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产学研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18-11-12罗恩韬张少波唐雅媛

山东工业技术 2018年19期
关键词:学科建设新工科

罗恩韬 张少波 唐雅媛

摘 要:“新工科”背景下的大数据专业建设方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为应用型大学学科发展提供了新的专业发展方向。本文通过研究大数据专业的教学改革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师生协同创新与产业成果转化几个方面,探索了地方应用型大学大数据学科学科建设的实践之路,为其他地方应用型大学大数据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大数据专业;学科建设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19.205

0 引言

2017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为我国在大数据领域的未来发展绘制了宏伟的蓝图,开启了我国大数据发展的新时代。推动大数据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相关人才的支撑,当前大数据发展最大的瓶颈在于大数据人才的紧缺。而国内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大数据人才的重任,应该尽快形成成熟完善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系列教材、课程师资和实训平台的建设等,这也是各大高校共同关注的热点[1]。

1 大数据专业建设背景

在“双一流,新工科”的建设背景下,国内的大数据专业“产学研”与“协同创新”机制建设也提上日程[2]。面对新的形势,应用技术型大学所培养的大数据专业人才要想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及职业教育发展的双重需要,关键的措施之一就是必须要改善和加强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建设的力度[3,4]。

因此,在“新工科”、新专业、新形式下,加强对大数据专业人才的培养就显得尤为必要。如何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大数据专业人才是大数据专业建设成败的关键。因此,建立“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专业多方协同创新的“产学研”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普通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和建设地方“双一流”大学重要源动力和发展方向。

2 “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内容

2.1 “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机制研究

以课程改革为导向,以大数据专业创新技术发展引领改革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工程人才知识体系,建立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和教材资源;以专业需求变革教学方法,创新工程教育方式与手段[5,6];探索大数据专业新工科自主发展、自我激励机制;加强省内、国内、国外的联系,以内外资源创造教改条件,打造工程教育开放融合新生态,以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推动大数据专业建设;以国际前沿标准设立大数据专业建设标准,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扩大我院的在国内、省内的影响力,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并跑领跑”。

2.2 “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以人才发展为导向,建立强调专业特色。制订大数据专业教师博士师资队伍建设规划[7];按照依托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的原则,建立一支规模适中、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大数据专业高水平师资队伍,强化教学、科研、服务地方为导向,在申请项目、评聘考核评价及薪酬分配方面给予强力支持;启动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做好高层次人才培养、推荐和引进工作,优化大数据专业人才发展环境。

2.3 “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专业师生协同创新与产业成果转化机制研究

以项目创新为导向,探索大数据专业多方协同育人创新机制研究模式,继续加强师资培养力度,引领教师、学生自主实践与项目协同创新[8]。加快与计算机技术公司、生产企业、科研机构进行协同育人平台建设,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企业、学校的“产学研”项目,促进专业教师与其他公司、企业的项目协同创新能力。加强专任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辅助人员的多途径、多方向的创新能力,以学生为导向,鼓励学生多元化创新创业。扎根地方,鼓励大数据专业教师联合技术公司、科研结构一起申报发明专利、研究课题、并做好成果转化等。

3 “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方案

3.1 重视资源合作共享,学科融合,促进教师成长

充分重视大数据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的特点,明确以大數据、信息化带动教学现代化的教学改革思路,扎实推进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改革[9],“撬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全方位改革。充分开展Coursera,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己有的资源,以“分享”,“协同”,“共赢”理念,构建学科融合。通过组织跨学科的教学研讨等方式,促进校内适应教学特点的大数据专业教师和其他专业教师的共同成长。大数据专业教师则可以利用学科渗透的机会,将主攻技能与辅助技能统一起来,发展多元化大数据分析、挖掘、应用专业技能。定期鼓励大数据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10,11],敦促教师不断进步,从而不断提高整体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

3.2 鼓励大数据专业教师课程与项目创新,实现教学与前沿紧密结合

鼓励大数据专业教师实施项目实训与协同创新。目前我院已成功与北京无限互联、北京千峰、深圳凌阳、北京慧科等10多家知名企业搭建协同创新发展平台,成立校企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企业专家指导委员会,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企业教育实践基地。始终面向地方大数据产业发展需求,实现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能力融合统一;课堂教学、课外教学、校外教学融合统一;积极挖掘本地资源,深入落实对接本地华为大数据中心的合作工作,推进产学研成果转化的一体化联动。

3.3 引进行业专家,实现教师与行业的一体化联动

通过多渠道的交流方式,聘请国内外知名计算机专家进入应用技术型大学进行教学指导和教学实践。同时拟通过行业专家举办的讲座培训、项目探讨,建立大数据专业教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专业教师与行业的一体化联动,从而加快大数据专业教师的人才培养。继续推动院士、长江、杰青、优青专家学者专家到本校进行科研讲座,提高教师的科研学术能力和科研转化能力。帮助教师形成核心研究方向和核心团队。

4 结语

本文在“新工科”背景下,从大数据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大数据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大数据专业师生协同创新与产业成果转化机制研究三个方面分析应用型大学大数据专业学科建设现状,提出了地方应用型大学大数据专业建设必须围绕教师学生协同创新、重视资源合作、引进行业专家、实现教师与行业的一体化联动几个方面来建设大数据专业,抢占“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专业建设和的战略制高点,希望该研究对其他兄弟高校的大数据专业建设有一定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S].教高司函〔2017〕6号.

[2]李正良,廖瑞金,董凌燕.新工科专业建设:内涵、路径与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02).

[3]徐完平.大数据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思考[J].福建电脑,2017,33(09):169.

[4]朱扬勇,熊贇.大数据人才培养的基础条件初探[J].大数据, 2016,2(05):107-114.

[5]金艳红.大数据背景下教师数据素养提升路径探析[J].文教资料,2016(15):136-137.

[6]朱琳.关于高校大数据专业教学模式初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13(05):125-127.

[7]游琪.“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下的高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信息通信,2016(05):283-285.

[8]潘期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创新教学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04):143-144.

[9]庄沈.互联网大数据思维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初探——以《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课程教學为例[J].中国新通信,2016, 18(11):84.

[10]崔少国,龙建武.协同创新模式下大数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福建电脑,2016,32(02).

[11]苗春雨,陈丽娜,叶安新等.面向协同创新理念的IT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计算机教育,2016(03).

“本文或本教材专著得到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高厅函〔2018〕17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湘教通〔2016〕276号),湖南省普通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湘教通〔2016〕436号)资助。”

作者简介:罗恩韬(1978-),男,湖南永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安全。

*为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新工科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技术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依托学科信息管理平台,促进高校学科建设管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建设实践与发展探讨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