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贴”上去“动”起来“效”出来

2018-11-12陈士海刘国平

农民科技培训 2018年6期
关键词:盱眙县稻虾农广校

陈士海 刘国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在当前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如何发挥农民教育培训在产业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如何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能力,是摆在农民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承担单位面前的催人奋进、光荣艰巨的使命,必须做好做出成效。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农广校作为全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肩负提升脱贫带头人致富带富能力和务农贫困户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职能,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和农业主管部门悉心指导下,以稻虾综合种养和龙虾养殖技术培训为突破口,发挥自身优势,紧贴产业和扶贫要求,凝神聚力施策,采取多种形式为贫困村和贫困户开展农业职业技能和创业就业能力培训,形成了培育职业农民、助推产业发展、精准帮扶脱贫互促共赢的局面。

一、主动作为“贴”上去

一是紧贴文件精神。盱眙县农广校组织专兼职教师和农民教育培训讲师团成员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刻领会新时代下习总书记的“三农观”、扶贫脱贫基本方略、扶贫开发新理念。根据农业部等九部门《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和中央、省两级农广校《关于做好产业扶贫工作的通知》,切实提高认识,把产业扶贫作为份内职责、政治责任,将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与产业扶贫工作相结合,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攻坚的重点任务全力推进,为发展特色产业精准脱贫提供智力支持。

二是緊贴政府要求。开展阳光扶贫是江苏省委、省纪委布置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各级政府重抓民生实事。打好脱贫攻坚战,既需要党委政府凝神聚力、社会各界众志成城,也离不开强有力的制度保证。盱眙县委县政府出台《建立“阳光扶贫”系统,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意见》既体现了中央和省里的要求,又契合县域的扶贫工作特点,具有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盱眙县农广校认清形势,找准切入点,比照文件制度固化下来的扶贫工作特色创新做法,明确本单位职责,及时填报扶贫工作信息,按时撰写调研报告和民情日记,制定和落实好切实可行的“智力帮扶育农富民”实施方案。

三是紧贴产业发展。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扶贫的支撑。盱眙县农广校根据全县党员干部“三进三帮大走访”活动中由县扶贫办统计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摸底数据,结合盱眙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即优质稻米、特色水产、健康畜禽、高效园艺、生态药材、休闲观光,在领导支持、专家论证、群众认可的基础上,优选稻虾综合种养作为培植扶贫、脱贫、富民产业,强化农民教育培训,促进贫困村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高贫困户职业技能、生产水平和就业能力。

四是紧贴农民需求。针对贫困农民大多受教育程度低、科技致富能力弱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落后等阻碍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步伐的主要思想障碍,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根据成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职业活动的需要,对贫困户进行需求分析、归纳梳理、专业研判,分类分层、分区域分产业制定培训预案,以菜单形式反馈到村到户,征求意见,问需于民,问训于民,精准确定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场所、培训教师、培训服务,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是紧贴自身优势。通过省部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和地方性培训任务,充分利用农民教育培训平台,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力量、田间学校产业示范和现场教学作用以及广播、电视、网络课件、教材等各种媒体资源的远程教育优势,围绕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进村入户,重点面向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扶贫农业园区,探索建立校社合作、校企合作、校园合作的产业发展带头人培养模式,带动产业精准扶贫,使农广校作为智力、知识、技能、文化的供给方,与贫困村进行充分对接,实现精准培育扶贫脱贫。

二、创新培育“动”起来

俗话说“一穷三分懒”,长期生活在贫困地区过着贫困的日子,人的行为、思维、心理等有着或多或少惰性。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盱眙县农广校为使培训达到组织高效、务实管用、学员欢迎的效果,采用了专题讲座与现场教学、经验交流与专家点评、院地合作与校企联办、本地培训与异地培训、小组讨论与分组跟踪指导“五个相结合”培训形式,充分调动学员脑、心、眼、耳、口、手、腿等感官,在训中学,在学中看,在看中思,在思中议,在议中评,在评中导,在导中育,在育中训,想方设法让参训学员动起来。动才有活力,动才能更好地富有激情地活下去。

一是走出去“看”。组织稻虾综合种养技能培训学员在县内旧铺镇时集村千亩稻虾连作示范区、黄花塘镇小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稻虾共作示范区、铁佛镇铁佛村水草香虾稻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和现场教学;组织贫困村负责人和贫困户代表到安徽全椒县龙虾产业协会、全椒县赤镇龙虾经济合作社、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以及湖北武汉百汇生物公司、鄂州市泽林镇万亩湖小龙虾种业公司、鄂州市万亩湖万兴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等虾稻种养基地观摩学习和产业交流,学习现代农业发展成功经验、最新的种养殖技术与生产经营理念,将致富新思路“引进来”,做到“开阔视野学经验,他山之石为我鉴”。

二是请进来“讲”。每期培训班都邀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省淡水研究所、湖北省武汉市龙虾协会专家教授就稻虾综合种养技术进行专题讲座,指导学员科学种养。安徽全椒县龙虾产业协会会长、被称为全椒“虾王”的王如峰,更是满怀激情地介绍了稻虾连作“虾禾369”全椒模式,仔细讲解了他用十几年实践摸索出来的“三通、四选、五必需、六风险、七个早”稻田养虾经验,听得学员目不转睛,边记边点头。在师生互动环节,王如峰会长毫无保留地解答了学员提出的生产技术和产业发展问题,课后学员纷纷要名片以期保持联系。有一位学员是这样评价请来的授课教师,他们“讲的是技术课,说的是心里话,掏的是心窝子”,他们“传授的是真金白银,体现的是真情实感,表达的是真心祝愿”。

三是请上来“学”。产业发展,培训先行。根据调研摸底掌握的贫困户信息,把贫困村学员按照扶贫产业类型编成班次,在充分解决误工学习后顾之忧的基础上,分期分阶段分区域组织起来,让他们安心地到县农广校或相关农业院校接受封闭式免费培训,围绕农事季节和关键技术,按照生产管理技术、产业经营理念、农村政策法规、创业技巧能力建设等内容模块,强化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学习意识,养成接受培训的习惯,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提高学用科技能力水平。

四是沉下去“教”。组织教师、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贫困村,面向务农贫困户,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服务。围绕产业,通过“手把手、面对面”现场培训、田间学校、入户指导、远程技术服务等多样灵活的方式,广泛开展关键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新品种推广应用、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科技培训与技术服务,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贫困户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产业扶贫培训的精准性。

五是坐下来“思”。跟踪指导服务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农民创业就业和产业发展后劲的关键。盱眙县农广校把跟踪服务摆上重要位置,贯穿于农民教育培训始终,不仅要做好服务,更要通过服务让学员学会思考学会憧憬。讲师团成员分组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首先让学员描述自家情况,正视家庭贫困现状,激发改变命运动机;然后引导学员剖析具体贫困原因,思考初步脱贫计划,使其有主动脱贫的内心;最后再一起帮助论证完善脱贫方案,商討帮扶项目,解决技术上疑点,提供项目经营方面的新信息,引导学员更新产业发展理念,最大限度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

三、提升质量“效”出来

一是助推了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近年来由于“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的成功举办,“盱眙龙虾”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重要支柱,盱眙县委、县政府将“稻虾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工程。目前,全县有110万亩水稻,其中有60万亩适宜养殖龙虾。盱眙县农广校策应本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盱眙龙虾品牌打造,在适宜乡镇和贫困村陆续举办了虾稻综合种养技术培训班56期,培训学员35226名,并对全县1462名虾稻综合种养大户进行轮番集中培训,推动盱眙小龙虾养殖快速发展、养殖面积逐年扩大,2107年新增虾稻共生面积20.4万亩,稻虾综合种养户达到2623户,其中50亩以上规模种养户突破850户,带动发展明祖陵虾稻共生家庭农场集群区、盱眙碧绿园稻麦种植家庭农场、盱眙官滩航悦稻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等500亩以上连片虾稻综合种养殖基地达到98家,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近4000个。

二是提高了贫困学员增收致富水平。通过几年的连续培训和扶持,不仅使贫困学员掌握了种养殖一技之长,学到了经营管理经验,提高了科技文化素质和专业生产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转变了他们传统的种养殖观念,经营思路拓宽了、变“活”了,生活生产的信心足了,美好向往也越做越大了。通过农广校的引导和培植,有的学员在贫困村成为示范引领、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共同致富的“领头雁”,涌现出王朝文、胡凤义等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先进典型,更吸引了以李春林、范永刚等为代表的一批90后农二代,他们把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和品牌营销等经营理念用于生产实践,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促进产业扶贫工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是促进了贫困村产业转型升级。盱眙县农广校扶贫挂包穆店乡范楼村和团结村,两年来通过助推村部建设和引导产业结构转型,让村两委的凝聚力和公信力得到提升,让村民在产业发展中得到实惠。农广校捐赠农业农村类实用图书4000册,共建“农家书屋”、田间学校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知识宣传栏,安排专人管理服务,按照季度和季节、分专题和专项在村部定期举办培训班,学员在不离家不离土的情况下系统地接受农村政策、农业信息、种养技术、就业能力的培训,并通过引导和扶持有思想有能力的人,开发当地优势资源,发展稻虾、西瓜特色产业,激发该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实现就地脱贫,促进产业精准扶贫工作向更深层次迈进。

四是加快了贫困地区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目前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38.2%,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盱眙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广校还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农业职业技能和创业就业能力的教育培训力度,据统计,2015年底全县18个贫困村2.2个万贫困户在2016年、2017年内平均每年脱贫6500户,其中每户有1.5人参加过农广校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各类脱贫致富产业技术培训班,农广校为每个村定制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8~10人,都注册成立了家庭农场,成为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和“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五是锤炼了一支“一懂两爱”讲师团队伍。盱眙县成立了由农广校专兼职教师、农技推广人员、农业企业管理人员以及能工巧匠、乡土人才等组成的112名农民教育培训讲师团队伍。在职业农民培育和产业扶贫的实践中,他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忘初心,矢志育农,既要集中讲授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和就业创业技能,又要根据不同学员需求,进村入户,调研摸底,了解贫困村产业发展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现状,听取意见建议,研究存在问题,探寻解决路径,为参训学员提供针对性的跟踪指导服务。这些都充分展示了讲师团成员作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三农工作者所具备的过硬作风能力素质。就个人而言,能够锤炼作风、提升能力,丰富阅历、增长本领;就农广校而言,能够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自身建设和全面发展,增强有为才有位的争先意识和服务能力。

(作者单位: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盱眙分校)

猜你喜欢

盱眙县稻虾农广校
盱眙县“立体式”教育促应急科普知识“润万家”
科技示范推广?助力乡村振兴
盱眙县打造安全教育“一站式”新平台
美丽的『呼吸』
2019年第一季稻虾行情报告新鲜出炉,致敬奋战在一线的广大虾农们
发展稻虾产业,重振鱼米之乡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
农民培训在县级农广校的组织工作
稻虾共生高效种养关键技术
一腔后热血润后生——追忆盱眙县已故关工委主任刘古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