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供给侧是道德体验活动的路标

2018-11-12许红杰

江西教育C 2018年7期
关键词:德性学校德育供给

许红杰

道德体验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路径,受到了普遍关注。以人为本的学校德育,应立足于儿童的立场,尊重儿童生命成长规律,从儿童生命现实状态、境遇和发展需要出发,让儿童感受生命的尊严感、幸福感和成长感,从而实现对学生生命成长的关怀和引领,这样才能使德性成为学生精神生命的支柱和灵魂。

第一,生命供给侧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线。把生命供给侧作为道德体验活动的内容和主线,有利于整合优化学校德育的内容和目标,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引领学生追求更高的道德价值境界。

第二,生命供给侧是唤起学生自然本性和德性发展的源动力。把对学生的生命需求作为一种德育理念和出发点,主张将生命供给侧融入德育形态,唤醒潜在的道德需要,实现外在的价值与学生内在的本性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精神生命提升和德性滋养。

第三,落实生命供给侧是提高道德体验活动实效性的关键。道德体验活动的开展旨在使学生身临其境(包括真实和想象之境)并能获得一定的道德经验和内在体验。它不是成人的简单说教,而是儿童精神生命成长的活动场,是让道德教育自然地融入儿童生命成长的河流的渠道。

明确生命供给侧,构建基于生命需求的道德体验活动的理论框架是班主任老师的必修课,是提升道德体验活动实施的关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道德体验活动的主题要与成长话题相关

基于生命关怀的道德体验活动主题要与学生成长中重要的话题息息相关,如:低年级通过“一年级生活开始啦”主题活动,引领孩子顺利实现幼小过渡;中年级通过开展“我的好朋友”主题活动,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友情缺乏带来的幸福感缺失;高年级的“学习,快乐的成长体验”等活动帮助孩子们正确认识学习生活,学会承担责任等。也可以根据发生的情况,开展生命关爱行动等等。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学生生活是整合的,既有道德成长元素,又有内在心理发展成分,只有贴近生活的体验,才能触发最深刻的感受。

二、道德体验活动的过程要以儿童意义为重

教育意义是道德体验活动的出发点,而儿童意义则是活动体验的最终归宿。活动参与的主体是儿童,他们喜欢的、觉得有意思的内容才会激起主动参与的意识并引发丰富的内心体验,背离了儿童意义的活动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积极创设丰富生动、真实和富有针对性的道德学习和道德实践活动的情境,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地自觉参与其中,专注扮演自己的角色,从而实现道德教育与学生内在生命成长得到有效的整合。

三、道德体验活动过程应关注学生的感受

道德体验活动要以唤醒和培育学生的德性为核心目标,如生命尊严感、道德价值感和道德选择判断能力等为主要体验目标。每一个道德体验活动的策划都会有预期的教育效果假想,但最终决定效果的往往不在于我们教育了学生什么,而在于学生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所以要想实现教育目的与学生内在感受的有机融合,必须把生命关怀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和主线渗透在道德体验活动之中。使每个参与道德体验活动的孩子都能感受到生命关爱的温暖和成长的快乐,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幸福,实现精神生命的自我体验和成长。

四、道德體验活动评价应致力于积极价值引领

德育活动最终目的是实现价值观的培养,而德育体验活动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价值观的转变。基于生命关怀的道德体验活动,应摒弃学校教育传统的一元价值观(非黑即白,非好即坏),彻底摆脱学生行为符合学校规范的就表扬,没有达到要求的就简单批评的否定式评价习惯。适当忽视儿童生命成长中必然存在的缺点,使用阳光强化的方法,致力于挖掘人性中最美好的地方,从而顺应人的价值观在不断追求中改变和提升的客观规律。

五、道德体验共同体建设是落实生命供给侧的终极保障

作为道德体验活动的设计者,教师要从学生生命成长的视角提出道德体验活动的主题和内容,而不是站在教育者的立场提出教育主题;作为道德体验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注重创设积极的道德体验活动情境,以敏锐的目光关注儿童独特的体验,并加以适时点拨,不断触及和唤醒学生内在的生命意识;作为活动的共同参与者,教师要真诚地展现完整的自己,在互动交往中分享彼此的见解,在情感共振过程中深化德性体验,使道德体验活动成为一种充满德性的共同生活,真正提高道德体验活动的实效性。

我们把生命供给侧作为有效道德体验活动的路标,试图改变陈旧的德育活动模式,在小学德育活动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理念,使德育活动真正成为儿童生命成长的平台。同时,使德育活动滋润学生心灵,促进学生德性的养成,并以此突破德育实施瓶颈,提升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和高品位。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猜你喜欢

德性学校德育供给
柳亚子书法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农村初中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究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