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育成中国留学生软肋

2018-11-12陈洋彭泽锋

环球时报 2018-11-12
关键词:学业留学生环球时报

本报记者 陈洋 彭泽锋

近日,一则《22岁中国女留学生裸死于纽约公寓浴缸中》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据《纽约邮报》称,死者为22岁的华裔学生黄颖(音译),刚毕业于伯克利学院。案件发生后,警方怀疑女生死于吸毒过量,或与其前男友有关。这起事件也让中国留学生的情感问题进一步受到关注。

情感教育缺失致惨剧频发

近年来,中国留学生受感情困扰酿成悲剧时有发生且时间跨度较长。在2004年肯塔基大学留学生张某杀死女友,并于弃尸后自杀;2009年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朱某杀死女同学;2016年日本留学的江歌被室友男友杀害;上月多伦多大学士嘉堡分校一名中国留学生因情感问题,被朋友发现在家中上吊自杀,其父母从国内赶来处理后事时才发现,儿子原来为情不能自拔,节衣缩食却花5000多加元只为买名牌包送给心仪女生以挽回感情,遭拒后选择轻生。日本大学副教授日吉秀松对《环球时报》表示,在中国等亚洲国家过于强调智力开发,往往忽略了情感教育。这对于要离开家人前往异国他乡求学的孩子们而言无疑是最大的软肋。

“情感问题并不仅仅是感情问题,它包括社交、友情、爱情、婚姻等。”在美国从事家庭关系研究的朴韩娜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许多中国学生在出国前有太多的学业和考试压力,加上家长普遍反对孩子在初高中阶段谈恋爱,忽视对孩子情感方面的培养。“我接触的许多中国学生在情感方面都表现得不太成熟。许多人在大学毕业前都没谈过恋爱,也不清楚该如何与异性相处。对于身处异乡的留学生而言,在缺少家人的关心并远离舒适圈的环境下,能管理好自己的情感或许比学业成就更重要。”

“在赴英留学前,不管是国际班的老师还是中介培训机构都没有任何跟情感教育或性教育相关的课程,这方面真的是一片空白。”在英国曼城大学读本科的张力(音)对《环球时报》表示,身边许多中国同学在处对象过程中都有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有女生因为怀孕而终止学业,提前回国。留学生在情感方面都是踩着教训前行,如果在出国前能够接受更系统的教育,我想这会不会让留学生的求学之路变得更顺利?”

日本:情感教育从娃娃抓起

在日本,情感教育虽然也面临着与中国相似的问题,但在学校还是有不少与情绪培养和引导相关的课程与活动。其中有许多细节值得中国教育者参考。

据日吉秀松教授介绍,日本的情感教育可以说是从幼儿时期开始的,如富山县小矢部有一个保育园的保育方针包括:一、培养对人的爱和信赖感;二、通过各式体验培养丰富的感性和创造性;三、在集体生活中,培养基本的生活习惯以及社交能力。日本小学的情感教育也不遑多让。不少学校透过“屋顶表白大会”等活动向学生展现出一个宽容的教育环境——对少男少女间纯真的好感给予最大的尊重。

“懂得分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这会帮助他们在未来即使遇到情感问题也不会慌张。”日吉秀松表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通过情感教育建立相互尊重、互相理解的人际关系对在外求学的学子至关重要。

此外,“性教育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日本,性教育在小学四年级到高中的课程中都有涉及。在日吉秀松看来,性知识的普及帮助人们在日常交往中避免误会,有助于关系的良性发展。

美国:完整体系+鼓励尝试

在美国,各州的教育部门均有不同的情感及性教育指导方针,大部分州在七到十三年级均有性教育,相关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包括认识感情关系、避孕的方法以及预防艾滋病等。这与美国家长在这方面的支持态度密不可分。

据美国性资讯与性教育联合会的调查显示,有93%的受访美国成年人支持在高中推行性教育,支持在初中推行的则有84%。此外,92%的美国青少年在受访时称,他们希望能和父母谈论“性”和情感话题。“美国的中学教育旨在为学生创造全面发展的环境——学业、社交、感情体验都不能少。”在美国加州生活多年的李女士告诉《环球时报》:“女儿在初中和闺蜜互相串门过夜,在高中毕业收到心仪男生的舞会邀请,我都非常鼓励她去融入这样的文化。多一些和同学间的感情经历会帮助她在未来妥善处理情感问题。”

“美国家庭和学校在学生的情感和两性教育方面有相似的重视度。”在美国长大的朴韩娜表示,从初中开始父母就告诉她,如果有喜欢的男生可以带回家一起吃饭聚会。“感觉跟父母谈论感情问题并不会尴尬,相反会有一种安全感。与典型的亚洲父母不同,美国家长非常清楚自己并不是最适合的导师,也不是最专业的导师,过度的干涉和压制孩子在情感上的需求反而不利于孩子成长。所以,在情感教育方面,学校和家长更鼓励学生在具备足够知识的前提下,要有尝试的勇气,很多事情经历过,才能更好地成长,不惧风浪。”▲

猜你喜欢

学业留学生环球时报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35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订《环球时报》 看2010年的世界
本报五一期间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