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角下信息技术课堂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研究

2018-11-12慧,赵

数字通信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素养

魏 慧,赵 娟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济宁 272100)

2016年1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在这方面,上海市近年来推行的“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一套有价值、可推广的“上海经验”,以围绕课堂育人主渠道上的“课程思政”机制创新问题为主线,从理论的深度、实践的广度、机制的前瞻度三个“度”为出发点,实现“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体现了高校育人的本质要求。

(1)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2)信息技术课堂。信息技术课堂是突破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3)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良好的职业素养是企业必需的,是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是大学生进入企业的“金钥匙”。

1 现状

十八大以来,我国高校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但一些高职院校将职业性、技能性、实用性作为教学目标,在学生职业素养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如职业素养受重视程度总体不高、思政教育与信息技术课堂互融缺乏科学系统的设计、课堂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职业素养缺少合理的考评机制等问题。

英国是信息技术教育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信息技术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2002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部长莫丽斯重申:“信息技术,如果应用得当,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实现自身才华,为教师在学校教室或虚拟教室发展职业技能提供全新的机会。”

日本是当今世界上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之一,他们对信息技术能力定义为:主动地选择、运用信息和信息设备并积极地创新信息的基本素质。其中一个对信息运用能力的理解在于“参与社会的态度”,指理解社会生活中的信息、信息技术所起的作用及其影响和信息伦理的必要性,理解使用和信息的责任感,还包括主动参与创建理想信息社会的态度。

由此可见,国外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一些教学理念和方法,已经较早的融入了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2 “课程思政”与信息技术课堂深度融合的意义

(1)高校德育的时代要求。我国要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作为高校,为社会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责无旁贷。

(2)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旨在构建一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大思政”工作格局,通过对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全面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实现学生的体面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3)促进高校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过研究,深入发掘信息技术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形成“课程思政”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教学体系,为高校思政教育贯穿信息技术课堂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3 “课程思政”与信息技术课堂深度融合路径

3.1 丰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首先需要丰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把自我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高校应根据大学生职业素养权重确立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内容,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一套以大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的教学内容体系,形成具有弹性、能体现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3.2 改革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凸显时代精神和学院特色

基于当代高校大学生特点和一线操作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际,高校需要加大职业素养内容职教化、本土化和校本化改革力度,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通过教师提供精准的资源,利用信息技术课堂的优势,利用“线上线下融合”,做好以发展大学生职业素养为核心,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形成具有创新性、指导性和普遍性的教学内容体系,增强大学生职业素养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我院《计算机应用》课程为例,教师在讲解制作电子表格时,由于对货币数字没有使用规范的数字格式,可能会出现数字被随意篡改的情况,以这个案例为启发,引导学生规范书写,勿以恶小而为之,教育学生量变会引起质变的道理;在讲授图像处理时,以“新中装”为案例进行色彩与图案的设计,通过讲解何为“新中装”(其根为“中”,其魂为“礼”,其形为“新”,合此三者,谓之“新中装”)和中国典型代表颜色(青花瓷和中国红),让学生感受到“文化自信”的含意,既弘扬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又培养了他们的爱国情怀。

同时优化了教学评价,实现“校内统考+专业技能项目+素养考核”过程化的学生考核方式,将学生职业素养考核融入到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中,考核评价构成见下图。通过“课程思政”与信息技术课堂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考核评价构成图

3.3 试点研究提高实效性

以我院为例,首先选取了学前教育、机电一体化、会计电算化三个专业中的部分班级进行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试点研究。通过一个学期的摸索,从学生知识获取、职业素养提升、学生满意度调查等方面进行效果比对,学生在职业素养诸多方面有了明显提升。同时通过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力量的教师团队深入开展教学试点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重点形成了一批有创新性和指导性、切合我院实际且有普遍借鉴意义的优秀研究成果,力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上,指导和推进教师全员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实施。

3.4 在“总结-提炼-升华”中推进互融

高校要结合职业教育特色和优势,充分发挥在改革实施过程中效果的评价、总结和提炼。我院为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与信息技术课堂互融的实效性,建立了教学团队,通过开展相关课改方案和典型案例的交流研讨、集体探讨、教学现场观摩等多种形式,群策群力、循序渐进,不断加以总结,把获得的经验进行提炼,并最终在全院范围内实施“课程思政”,以期从中探索出一些教学规律,推动大学生职业教育的生活化,真正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4 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堂做为高校一个重要的学习阵地,应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堂,积极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相行,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素养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