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分析

2018-11-09沈洁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7期
关键词:梁式纵筋楼层

沈洁

长沙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 长沙 410007

在现代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中,为满足功能要求,不得不设置转换层,而且虽然转换层结构种类较多,但目前以梁式转换层最为常用。在实际工作中,应保证转换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充分发挥应有作用效果。

1 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6000m2,地上共22层,设1层地下室。其中,地上1层至地上4层主要用于商业,地上1层楼层高度为5.0m,地上2层至地上4层楼层高度为4.0m,采用框筒体系。地上5层至地上20层主要用于住宅,楼层高度为3.0m,结构体系与商业用房相同。地上21层至顶层为机房与水箱,楼层高度为3.0m。为满足以上功能要求,需在地上1层和2层之间设置转换层,并兼做设备层使用。建筑不在抗震区。

2 转换层具体方案与分析

2.1 转换层方案

对于转换层结构,主要有如下几种:梁式转换层、桁架式转换层、板式转换层与箱形转换层。以上结构均能形成较大空间,并实现结构或者是轴线的顺利转变。对于梁式转换层,具有受力明确、结构设计简单、施工方便等优势,在实际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另外,转换梁上实际受力相对较小的位置还能设置洞口,可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为管线布置创造良好条件。基于此,本工程的转换层主要采用这种结构[1]。

在转换层中,高度为2.5m,上、下端和楼板直接相连,上、下层楼板的厚度分别为200mm和300mm,直接承托上部墙体;一般采用C40混凝土;截面尺寸采用以下公式计算:

式(1)中,Vmax表示转换梁支座截面最大剪力组合设计值; 表示为满足结构抗震设计要求的调整系数;fc表示混凝土结构轴心强度;b表示转换梁结构截面宽度,为900mm;h0表示转换梁结构有效高度,为2500mm。

2.2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需要采用相关软件进行。对转换梁而言,它属于杆件,可将其视作梁单元进行结构分析,将轴线确定在上层楼板。

为避免竖向刚度产生较大变化而出现薄弱层,在设计过程中应将上层和下层的刚度之比控制在2以内,并尽可能接近于1,即:

式(2)中,Gi表示第i层的剪变模量;Gi+1表示第i+1层的剪变模量i表示折算后的第层截面积;i+1表示折算后的第i+1层截面积;hi表示第i层的楼层高度;hi+1表示第i+1层的楼层高度。

基于此,对于转换层下部柱结构,其截面尺寸确定为1100mm×1100mm,墙厚确定为500mm和450mm,采用不低于C45的混凝土;对于转换层上部墙体,厚度确定为350mm,采用不低于C45的混凝土。采用式(2)可以计算出主轴上的上层和下层的刚度之比,即1.71与1.51。从计算结果中可以看出,前三个自振周期分别为:(1)x方向:1.537s、0.449s和0.224s;(2)y方向:1.717s、0.515s和0.275s。楼层间的相对侧移及顶点实际位移都能达到现行规范的具体要求。

3 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梁式转换层结构承托上部墙体,实际受力相对较大,对保证结构安全有重要作用,是必须引起重视的结构构件。结构跨度在8.05~9.00m范围内,高度为2.5m,跨度和高度之比为3.22~3.60,是典型的连续短梁。由于我国相关规范还未给出这种结构的承载力确定方法,因此,需对两跨连续短梁实施试验与分析研究[2]。

3.1 试验成果

在试验中采用的梁结构为按1/5比例缩小的模型,如图1所示,通过试验与分析可知:

图1 试验梁

(1)模型正截面上的平均应变与平截面假定相符。

(2)斜裂缝最先出现于加载点到中支座的内剪跨区段的梁腹中部,即为腹剪式斜裂缝,最终会变成临界斜裂缝。裂缝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裂缝分布情况

(3)纵筋在梁长度方向上的应变实际分布,与斜裂缝产生前,和弯矩图基本一致;而产生裂缝后,和弯矩图出现明显差别,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梁中存在应力重分布现象;当梁即将发生破坏时,纵筋在全长范围内处在受拉的实际状态。

(4)在试验梁被破坏后,于内剪跨区段中,从临界斜裂缝上穿过的箍筋处在受拉屈服状态,使剪压区中的混凝土被压疏。边支座上的外剪跨区到加载点之间的范围中,从临界斜裂缝中穿过的箍筋,其应变是屈服应变的一半左右,但混凝土未压疏。

(5)当试验梁被破坏时,从临界斜裂缝中穿过的水平方向上的腹筋,其拉应变一般是屈服应变的一半。由此可以看出,水平方向上的腹筋未发挥应有功能。

(6)从试验梁挠度检测结果可知,梁本身是具有良好抗弯刚度与强度的。

3.2 承载力计算

根据上述试验成果,需将正截面上的受弯承载力依然按照普通梁体结构进行计算;梁体上的受剪承载力一般由箍筋与混凝土共同承担,此外水平方向上的腹筋也承受一定程度的承载力,但贡献率不超过11%。在这种情况下,对于水平方向上的腹筋,通常可不予考虑,视作安全储备。受剪承载力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确定:

式(3)中,λ表示计算剪跨比;ft表示混凝土材料抗拉强度; 表示箍筋的抗拉强度; 表示配置在相同截面中箍筋所有分肢的总截面面积;s表示箍筋之间的距离;b表示转换梁结构截面宽度;h0表示转换梁结构有效高度[3]。

3.3 构造要求

通过对以上试验成果的分析,为保证转换梁结构在产生斜裂缝以后,所设置的纵筋可以起到应有的拉杆作用,并形成稳定的受力体系,对于底部纵筋,不允许在跨中进行截断或者是弯起,需要全部伸到支座当中,同时要有可靠的锚固;跨中周围的顶部纵筋不得过早的发生截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通长布置。

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截面尺寸相对较大,在梁高范围内应设置腹筋。对于水平方向上的腹筋,不仅能提供受弯与受剪承载力,而且还能有效抑制裂缝,对减小温度因素影响也有重要作用。此外,截面尺寸还和剪压比有关,应尽量符合式(1)具体要求。

整体结构中,梁式转换层至关重要,对保证结构安全有关键性的作用,结构正常使用时,要求不产生斜裂缝,其截面尺寸要达到以下要求:

式(4)中,Vs表示不考虑地震影响时的支座截面剪力短期效应组合值。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梁式转换层结构,具有受力明确的显著特点,结构设计较为简单。本工程所用转换梁是典型的连续短梁,无论是受力性能,还是承载力的计算,都和普通的梁结构有明显差异。

猜你喜欢

梁式纵筋楼层
利用楼层废水势能的发电装置
纵筋配筋率对无腹筋钢筋混凝土梁受剪性能的影响研究
纵筋锈蚀对钢筋混凝土梁抗剪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电梯的升与降
自动扶梯楼层板周边环境的安全防护
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一种混凝土框架节点内钢筋的(抗震)锚固的设计与应用
高层建筑工程的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分析
步进梁式加热炉炉压问题分析及处理方法
双塔连体高层梁式转换结构的模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