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向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

2018-11-09李月清

中国石油企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化学工业经济体制动能

喷玉临珠兴盛世,扬眉吐气贯长虹。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国由封闭型石油和化学工业国家向开放型世界石油和化学工业大国跨越的40年,是产业结构由简单初级向体系化、高端化、差异化、绿色化持续优化升级的40年,是发展动力由传统要素投入型驱动向科技创新型驱动加快转变的40年,是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推动经济体制由僵化向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40年。

40年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体制改革硕果累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日益增强。全行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深入推进行业宏观管理、企业制度、价格机制、投融资体制、科技人才管理等一系列、全方位、系统性的体制机制改革。政府对行业的管理也逐步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转变为微观经济主体充满活力、宏观调控科学有效的市场经济管理模式。行业普遍建立起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一批又一批具有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经营机制的石油和化工企业发展壮大起来,真正成为了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

成就令人瞩目,但是任务依然艰巨,要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还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当前,国内外形势稳中有变,“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等给全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要加快向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跨越,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下大力气、集中力量在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绿色发展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石油工业改革和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从国际看,石油供求关系总体偏紧,围绕石油资源的竞争更加激烈,石油价格将继续在较高水平震荡。从国内看,今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70%,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对外依存度将呈逐年加大的趋势,保障我国石油的安全供应已成为更加突出的战略问题。

创新是企业破除瓶颈制约的关键,也是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三大石油企业相继将创新纳入公司总体战略,把创新摆在公司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实现从主要依靠投资和要素驱动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概略梳理一下十八大以来三大石油公司改革历程不难发现,从宏观到微观,从蓝图到实施,从抽象到具体,从轮廓到细节,改革步伐循序渐进,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贴近企业,越来越贴近社会和公众。

石油石化企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核心是构建以产业升级为本体、新产业培育和传统生产装置改造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这首先是“无中生有”,培育壮大新产业新动能。历史经验表明,每次新旧动能转换都是基于科技发明、进步及应用。技术进步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造就新的经营和生产模式,进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其次是“有中生新”,改造提升传统工艺激活旧动能。比如炼化企业,就是要坚持老企业整体统筹、新项目结构优化,打造一批特色化、规模化的一流企业和一批竞争优势突出的拳头产品,推动炼化企业逐步从“燃料型”向“材料型”转型,推动烯烃生产原料向多元化、低成本转型,推动化工产品向高端转型。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动能和新动能是相对而言的。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传统产业和工艺都是处于主导地位,而且新兴工艺技术不是空中楼阁,如果没有传统生产方式和技术的根和枝作支撑,是发展不起来的。因此,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不能把传统工艺和新兴产业对立起来。就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而言,应把更多精力放在传统工艺升级上,通过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改造传统生产方式,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发展之路。

国强民富乾坤转,破浪扬帆好顺风。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华秋实,改革开放使石油和化学工业40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让我们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地推进新时代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为建设石油和化学工业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化学工业经济体制动能
大连天宝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化学工业出版社铸造专业图书推荐
新动能,源自创新力
化学工业出版社铸造专业图书推荐
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经济稳健发展
探索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光辉历程
为构建开放创新新高地增添动能
“金企对接”转换旧动能
澎湃新动能
化学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