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2018-11-09

关键词:毫针腰椎间盘针灸

倪 彬

(无锡市滨湖区河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 无锡 21406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向后突出,促使压迫神经根所致,临床以腰背痛、坐骨神经痛为表现,严重可并发血管损伤及周围神经损伤等疾病。在中医属于“痹证”范畴,临床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要是以针刺法、艾灸及温针灸等方法为主要治疗手段,但效果不一。近年来,据有关临床实验证实,采取温针灸治疗方式可以激发循经感传现象,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1]。为此,本文选取2在我中心进行诊治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分别采取针刺法、温针灸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接受治疗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上研究对象均经临床检查明确,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均排除存在严重心、肝脏器损害等其他异常疾病等。按就诊的前后顺序分成对照组38例(针灸治疗)和治疗组38例(温针灸治疗),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23~68岁,平均(23.12±1.3)岁;病程7~28 d,平均(7.13±1.5)d;治疗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28~72岁,平均(28.12±1.3)岁;病程7~31 d,平均(7.12±1.3)d;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包括首次发病患者28例、反复发作患者48例。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无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式

1.2.1 对照组

对本组患者均采用针刺疗法,嘱患者采取侧卧位,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取穴:肾俞、气海俞、次髎、秩边、环跳、阿是穴、委中、阳陵泉、悬钟,取1.5寸32号毫针,秩边、环跳取3寸30号毫针”刺入,取平补平泻法在腰臀部穴位进针后促使针感下传,1次/隔日,30 min/次,10次/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2]。

1.2.2 治疗组

对本组患者均采取温针灸疗法,取患者腰2~腰5、骶1夹脊穴、委中、环跳穴、秩边、承山、足三里、太冲。嘱患者采取合适体位后,常规消毒穴位,针对腰夹脊穴时采取1.5寸毫针垂直进针,捻转得气向臀部放射为佳,针刺环跳穴时采取3寸毫针刺入,使针感放射到足部为宜。其他穴位得气后,可用平补平泻法,刺入后针柄装约2.5 cm长的艾条,连续针灸3壮起针后,对针孔进行按压,1次/隔日,30 min/次,10次/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4]。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治疗后的循经感传现象总出现率;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情况。

1.4 疗效判定

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治疗后的诊断标准:经复查,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恢复或消失,则判定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则判定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治疗前无任何好转或加重,则判定为无效。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0软件进行分析,百分比为计数资料,x2检验,(±s)为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结果发现,治疗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治疗后出现的感传出现率为33(86.84)%,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进行比较,存在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循经感传现象出现率 [n(%)]

结果得出,治疗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37(97.36)%,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西医属于“腰痛”的常见病因之一,而在中医属于“痹症”范畴,中医认为与风寒侵袭、肾气亏虚以及外伤有直接关系。部分患者既无外伤又不存在过度劳损,主要是因为受湿寒所致,促使毛细血管收缩,进而对身体局部血液的循环造成滞淤,进而造成椎间盘的营养不足所致。有人在研究中证实了采取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通过针灸与艾灸的将热力输入人体穴位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有效抑制神经根水肿,同时提高了治疗疗效。

本次实验结果表明:治疗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治疗后出现的感传出现率为86.84%,其中包括全程感传18例、部分感转17例,总出现感传例数为35例,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感传出现率的57.89%,包括全程感传10例、部分感传12例,共出现感传例数为22例;治疗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6.31,其中有效32例、好转5例,共治愈37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的71.05%,包括有效19例、好转10例,共治愈29例,这与郑世维,李黔春等人在研究报告中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35%,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2.36%的结果一致。由此得出,采取温针灸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具有标本兼职,疏通经络,并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有效减少机体炎症反应,达到阵痛目的。

综上所述:应用温针灸联合针刺法,可有效提高了患者循经感传现象出现率,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治疗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毫针腰椎间盘针灸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眼轮匝肌毫针排刺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