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研究

2018-11-09王春英

关键词:西妥阻滞剂胆道

王春英

(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河北 唐山 064000)

从胆道肿瘤的发病率来看,其在肝胆系统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仅次于肝细胞癌,并且在近年来,胆道肿瘤的发病率进一步上升。在对胆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胆道肿瘤病症时,大部分患者已经进入了晚期。针对于晚期胆道肿瘤治疗过程中,吉西他滨联合顺帕方案是晚期胆道肿瘤治疗的标准方案。随着医学界对胆道肿瘤治疗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靶向治疗成为了新的研究方向。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肿瘤过程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滞剂、血管生长因子受体阻滞剂等在晚期胆道肿瘤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本文在对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肿瘤问题分析过程中,结合临床试验,对相关结果进行了阐述。现报告如下。

1 关于表皮因子受体的研究

1.1 EGFR阻滞剂

EGFR阻滞剂主要包括了尼洛替尼、拉帕替尼两种。尼洛替尼是一种口服的EGFR阻滞剂。根据研究文献资料来看,尼洛替尼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中应用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在最近发布的文献资料中显示,借助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加尼洛替尼对比不加尼洛替尼对晚期胆道肿瘤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添加尼洛替尼治疗晚期胆道肿瘤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其效果更加明显。拉帕替尼是一种小分子4-苯氨基喹唑啉类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从目前的临床试验来看,在利用拉帕替尼进行晚期胆道肿瘤靶向治疗过程中,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78%,乏力情况发生的几率为67%。在对晚期胆道肿瘤治疗过程中,EGFR抑制剂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其在延长患者生存率方面,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

1.2 EGFR单克隆抗体

EGFR单克隆抗体药物中,西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直接作用的EGFR单克隆抗体。在对其应用过程中,发现其在治疗晚期胆道肿瘤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疗效和安全性。Rubovszky等人在研究中,将西妥西单抗与吉西他滨、卡倍他滨等药物进行结合,对晚期胆道肿瘤进行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研究中,纳入患者34例,客观反映率为17.6%。虽然西妥昔单抗在实际治疗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对照试验中,西妥昔单抗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疗效,这与化疗联合外科切除、病例选择有着一定的关联性。除了西妥西单抗之外,帕尼单抗的应用,主要从细胞外作用于EGFR单克隆抗体。在对帕尼单抗应用研究过程中,借助于吉西他滨、伊立替康联合帕尼单抗进行晚期胆道肿瘤的治疗,并针对于客观反映率、生存率,对帕尼单抗的疗效进行了分析。

2 结 果(见表1)

表1 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胆道肿瘤的临床试验结果统计

3 讨 论

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胆道肿瘤过程中,对靶向药物的选择,对晚期胆道肿瘤治疗起到了较大的影响。在这一过程中,对EGFR阻滞剂选择上,尼洛替尼、西妥西单抗、帕尼单抗药物联合治疗中,在客观反映率以及存活率方面,发挥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从整体情况来看,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胆道肿瘤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从而做好针对性的解决和应对。关于分子靶向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进行晚期胆道肿瘤治疗过程中,由于胆道肿瘤存在着异质性的特征,胆管癌和胆囊癌的分子表达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导致在分子靶向药物选择时,需要做好针对性的应对,从而保证分子靶向治疗能够发挥其预期效果。

(2)EGFR治疗过程中,其受到了信号传导的影响,这导致基因变异会对靶向治疗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于这一情况,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肿瘤时,需要对基因变异情况予以考虑,并做好有效应对。

(3)分子靶向治疗晚期胆道肿瘤过程中,其客观反映率以及存活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试验的结果反映,治疗效果不佳,这与化疗联合外科切除、病例特点有着密切的关联性。

由此可见,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晚期胆道肿瘤过程中,要结合具体的病例特点,能够做好针对性的应对,以提升治疗效果,发挥分子靶向治疗的作用。

猜你喜欢

西妥阻滞剂胆道
非编码RNA与转移性结直肠癌西妥昔单抗耐药关系的研究进展
FOLFIRI联合西妥昔单抗或贝伐珠单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随机临床试验FIRE-3的最终生存及符合方案分析
EPHA2抗体对结直肠癌西妥昔单抗耐药的逆转作用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α1受体阻滞剂在输尿管结石中的研究进展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心率、心律、β受体阻滞剂及心力衰竭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