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引入研究

2018-11-07闫博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年21期
关键词:辅导员高职院校

闫博

摘要:高职院校主要负责职业教育工作,对学生的专业理论与实践能力,以及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进行全面培养,从而为学生就业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高职院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培养职业人才的载体。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在既有基础上,积极完善和优化,以“辅导员+成长导师制”模式,促进学生在学校接受职业教育的同时,对自身进行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据此,本文主要对高职院校“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引入做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引入研究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1-0137-02

1 高职院校“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实行要求

1.1 确立统一的管理制度

辅导员是高职院校教师中与学生直接接触时间相对较长的,因此,辅导员在关心和帮助学生学习、生活的基础上,还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对此,高职院校在聘请成长导师的时候,应要求其具备扎实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管理学生时,兼具教学和管理经验,从单一化的辅导员机制,向“辅导员+成长导师制”模式积极转变,从而实现双向化管理。另外,高职院校还应该构建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辅导员和导师的具体责任与身份,这其中,还应该适当增加详细的工作内容与相关要求,细化工作流程,在实行“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时,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需要定期沟通与交流,以此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

1.2 确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在实行“辅导员+成长导师制”之后,既需要统一的、完善的管理制度,还应具备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即实时监督和考察教师工作的开展情况,在绩效考核过程中,鼓励教师采取正确的态度,对工作方式方法进行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的学生教育管理能力。“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将考核和奖惩措施相联系,其中主要包括领导与组织考核、奖惩措施的合理性、考核方法的实施等等,其与教师的评优评先工作密切相关,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的积极性与创新型,确保在实施“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时,可以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在实践过程中,找到具体的根源,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从而确保“辅导员+成长导师制”的进一步落实。

2高职院校“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引入的必要性

2.1 “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弥补了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和社会阅历不足

目前,虽然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在根据相关规定要求,为学生配置辅导员,以此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但是,在选拔辅导员时,学校为了满足需求量,经常会利用直接引进大学毕业生的方式方法,扩充辅导员的队伍,其中主要以大学毕业本科生为主,而且根本不顾及专业,只需要通过学校考核即可。这样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大学毕业生不具备充分的社会经验和专业管理经验的不足,他们的经验大部分都是来源于自己辅导员的身上,并没有直接的经验,这就导致其在进行管理工作时,方式方法太过单一,甚至在和学生发生矛盾的时候,管理工作根本起不到作用,缺乏有效性。而对于导师而言,其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素养,因此,实现辅导员与导师的有机结合,可以获得学生的青睐,通过各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正确引导学生把发挥学习动力和发展方向放到培养目标和自我发展上,从而弥补辅导员在专业管理方面的不足。

2.2 “辅导员+成长导师制”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高职院校的生源是以高中生为主,大多数学生因为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再加上学习经历大不相同,导致其文化素养和高等院校学生之间出现明显差距。培养高素质和高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是目前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从教育和管理改革两方面出发。现阶段,高职院校主要采取的学生管理模式就是分割學生教育和学生管理,学生只能够在接受教育时,获得理论知识,在实习的时候,势必会遇见各种问题,其主要是由学生管理不足所造成的。在高职院校引进“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时,可以有机结合辅导员管理工作与导师专业教育工作,在弥补辅导员专业不足和管理工作不到位的同时,促使学生日常生产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专业的、系统的管理与教育培养,从而为未来的发展树立更好的自信心,进而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3高职院校“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实施的策略

3.1明确导师与辅导员的职责

就辅导员+成长导师制的关系而言,为了这一学生管理模式,应明确导师与辅导员的职责。在新常态下,辅导员工作职责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变化,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主要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这就要求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大学生的课业十分繁重,就业竞争异常激烈,辅导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动态进行积极关注,并对学生进行完善的就业指导工作,有效缓解学生就业压力,从而促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专业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其中,辅助职业主要就是党团工作指导与教学科研,辅导员在党团建设工作过程中,承担着桥梁作用,不仅要参与骨干学生的选拔,还要正确引导学生开展党员活动。一般情况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既是思想道德的引导者,又是科研人员,在这样的双重身份下,辅导员的责任和压力会明显增大。

导师主要职责划分为四方面,其一,负责专业教学和学风建设,高职院校主要实行的是学分制,导师不仅要进行教学,还需要树立良好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调动,从而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其二,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大学生在就业时,导师需要正确引导,对当下的就业形势进行详细分析,并引导学生正确择业。其三,科研活动与实习培训,在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导师还应积极进行科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岗位。其四,思想素质指导,在专业教学时,积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3.2 加强辅导员与导师队伍建设

全面扩展辅导员选拔渠道,邀请各个行业的专业人才,担任辅导员工作,其既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还具备多元化的人生经历。高职院校应适当降低导师的选拔标准,不能太过注重学历与职称,在双师型教学模式的影响下,还需要重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导师可以真正意义上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有效缓解教学压力,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引进一些具有本科学历的教师,并派遣具备丰富经验的老教师给予指导,从而扩大青年教师队伍,实现辅导员与成长导师制的结合。高职院校还需要进一步注重辅导员与成长导师的培训,在上岗前,对其进行思想素质和责任心培养,鼓励辅导员去辅修心理学,以此在与学生交流时,不会产生障碍。

3.3 完善“辅导员+成长导师制”的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防止辅导员制与成长导师制之间出现矛盾,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健全辅导员+成长导师制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考核力度,进行全面监督与评价,适当采取有效的奖惩措施。考核体系内容与主体要体现出一定的多元化特性,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态度、方法、效果等,考核主体则应是学生、领导、同事之间等。高职院校在实施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之后,应定期检验和考核实施的具体效果,尤其学生的成绩与心理变化,辅导员与导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服务,如果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的实施效果,出现新常态,教师则应以平常心正确对待,不断去改善自身,进一步适应新形势,并根据实时变化,适当调节管理模式。

3.4 进一步建立辅导员与成长导师之间的雙向交流机制

辅导员和导师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的,相辅相成的,因此,应积极构建双向交流机制。导师与辅导员之间要学会去共享一些信息,通过共享信息,导师与辅导员之间可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思想动态,以此有助于促使学生实现健康成长,并进一步完善管理工作。另外,辅导员与导师之间的交流应保持时常性与及时性,在进行学生管理时,构建双向交流机制的关键就在于保持及时性与经常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学生教育工作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一定的文化理论知识,奠定坚实的理论技术,还需要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还应积极参加实践训练,真正意义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职院校辅导员承担着双重责任,因此,采取“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其不仅会积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还会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 才晓茹.高职院校引入“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1):92-93.

[2] 邢玉菲,王磊.高职院校“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引入的思考[J].山西青年,2017(15).

[3] 邵超.高职院校引入“辅导员+成长导师制”学生管理模式的思考[J].未来英才,2017(16).

[4] 曾朝锋.高职院校“导师+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5):144-145.

【通联编辑:光文玲】

猜你喜欢

辅导员高职院校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