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评《富顺县志》

2018-11-07崔闪闪

卷宗 2018年27期
关键词:体例体裁

摘 要:清光绪八年(1882年)出版的《富顺县志》是由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时任富顺县知县的段玉裁先生主持撰修的地方志。通过认真阅读该志书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全面的了解原富顺县面貌;如何正确地评价该志书也关乎到今后富顺县志的编纂、体例系志书的编纂形式和组织法则。体裁系按照志书表达的内容和性质而裁定的各种表现形式。本文主要基于志书的体裁、体例与文体对《富顺县志》(1882年)进行简要的评述。

关键词:富顺县志;体裁;体例

1 凡例

“凡”就是要略,“例”就是规则,发凡起例就是解释全书的要旨和体例,可以说是地方志编纂的基本原则。“定凡例、分事任、广搜访、详参订”成为指导历代志家俢志的重要方志编修理论。地方志的范例是对志书的宗旨、内容、体裁、结构以及编写中一些基本问题的规定和说明。一部志书最终的编纂模式、体现什么特点,主要表现在凡例的规定上。而段志《富顺县志》这部书发凡起例,精简严律,搜集史料、考据史实、加注按语更是事必躬亲,有理有据。

2 体例

2.1 基本框架——横分门类,纵述始末

《富顺县志》秉承了地方志的基本框架,即横分门类,纵述始末。段志共为五卷,二十五列目。富顺县志目录:卷首、原序;卷一:建置、疆域、城池、治署、山川上;卷二:山川下、古迹、田赋、户口、盐政、里镇、风俗、防汛、坊表、坟墓、学校;卷三:坛庙、官师、宦迹;卷四:科第、乡贤上;卷五:乡贤下、孝义、文苑、列女、祥异、外纪。而乾隆二十五年熊葵向所著《富顺县志》多达二十卷,四十五列目。即:图考、沿革、疆域、城池、治署、学校、坛遗、祀典、里巷、坊表、铺递、分驻、防汛、乡图(市镇坊坝)、山川、户口、田赋、盐政、积贮、官师、宦迹、治行、科甲、成均、荐辟、封荫、忠义、孝行、节烈、高义、文苑、武功、敦行、隐逸、流寓、水利、桥渡、坟墓、风俗、土产、寺观、仙逝、古迹、祥异、杂记、艺文。熊志与段志相比分类繁琐,次序混乱,而段志分类清晰简练、体例简严,名目清晰,便于按类查考。而且各行各业无一遗漏,达到了反应县情的目的。

2.2 结构形式——平目体为主

地方志的结构形式常见的主要有平目体、纲目体和章节体三种。平目体是将志书的内容分为若干类,各类目相互独立,平行排列,它的优点是结构简洁,眉目清晰,层次较少。这种结构在宋元以前应用较为普遍,直至清代中叶较为流行。《富顺县志》采用的就是平目体,一目了然便于阅读。

2.3 章节设置——突出人文特点

段志的基本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地理沿革,主要包括富顺县的行政区划沿革、疆域范围、城市兴废、行政官署以及山川河道、文物古迹。

2)经济方面,主要包括田赋、人口、里镇、盐政、防汛治理等。

3)文化方面,主要包括民风民俗、学校教育、坟墓寺观等。

4)政治方面,主要包括科举及第、仕官小吏、列女节妇、忠臣孝义等。

章节设置突出富顺县人杰地灵,建制沿革引用《华阳国志》沿革清楚,对经济文化方面着墨较多,但光绪八年《富顺县志》中多人作序,未免太过繁琐。记述富顺县的方方面面,较为完备,但个人认为,经济方面记述过于单一,对盐政着墨较多,其他生产记录较少。

3 体裁

方志的体裁是指方志的表现形式。方志的体裁基本来源于司马迁《史记》的八书和班固《汉书》的十志,发展总趋势和中国正史基本一致。方志一般采用记、志、述、传、图、表、录等体裁。本文主要针对《富顺县志》中的传、录、图三方面加以讨论。

(1)传,即记载人物传运用的体裁。人物传主要记载对当地社会发展影响较大的人物,记述较为详细,是人物志的主体。在写法上,人物传应先简单记述人物生平,然后记述其主要事迹,做到既全面反映传主一生的概况,又突出重点。凡例中对人物传的要求是:“坚持‘生不立传的原则,收录对富顺县历史进程影响、贡献较大的已故者,以传、录、表记述,传、录依生年排列,表依卒年排列”《富顺县志》的人物传,收录在卷四乡贤上和卷五乡贤下。

(2)图,即地图、统计图、照片等,不单独立卷,也是一部地方志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方志的起源之一,在历代志书中均有广泛运用,是方志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和体裁形式特征之一。图生动直观,形象而综括,能配合文字记述,起到丰富志书内容、提高志书价值、美化志书版面、增强志书可读性的作用。

遗憾的是,《富顺县志》在各卷各章节之下并没有插入任何插图,这是该志的缺失之处。对于各卷目,如果能辅以插图,则能起到更好的记录和说明的作用。如卷一、卷二、卷三中的文物胜迹,包括了“古遗迹”、“古墓葬”、“古建筑”、“碑刻及崖壁宋刻”等方面的内容,对于重要的文物胜迹则十分有必要配以插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另外,图为“无言之史”。富顺县的许多古迹由于几经拆毁修建或其他原因,今已不复见,若能以插图的形式在志书中得以收录,则其存史之功巨大。比如富順“井盐”闻名全国,段志中关于盐井的记载,仅百余字就把盐井的构造、井上机械装置和生产过程记述下来,但是并没有插图,不利于后人理解。

(3)录,即附录。指志书卷末附载的资料或文献辑录,作为志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志书中主要起存史的作用,同时还能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正文,便于查考,增加志书的使用价值。附录主要收录专志不宜容纳而又确有保存必要的资源,如地方重要文献、旧志序及修志始末、诗文词赋。《富顺县志》作后序及收录了段玉裁的部分在富顺名胜古迹处所作的诗文词赋,保留了段玉裁先生的文学作品,虽未全部收录,但所作皆为富顺县山川美景,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4 志体

志体即编修地方志所采用的文体。地方志不是文学作品,志体也应有别于文学体裁。文艺作品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寓言等,可以采取衬托、渲染、抒情、虚构、夸张等手法,使用变化较多的语法形式,塑造艺术形象,从情感上打洞读者。而地方志属于实用文籍,以真实为生命,不允许虚构和夸张,也不允许所谓的“合理想象”。它要求实事求是,秉笔直书。在语言风格上,方志著述要求严谨、准确、朴实、简洁、客观。这是我们衡量一部地方志文体的标准。从全志内容上看,《富顺县志》基本秉承了这一志体原则。即便在自然环境的部分,也主要以平铺直叙客观陈述为主,并没有运用太多的文学手法来描绘富顺县山水。

志体也有别于史体。志书与史书二者同源异流,有联系,但也有很大区别。史书可评可论,论从史出,以论带史,史论结合。修志则需述而不论,不要求夹叙夹议,寓褒贬于记述之中。这一问题很容易在地方志的人物志中出现,尤其是对于有传之人,往往加以褒贬。难得的是,《富顺县志》对于志书中收录的所有人物仅仅是平铺直叙,介绍其生年卒月及生平事迹等,并未对任何一人加以褒贬。

5 结语

光绪八年年版的《富顺县志》弥补了富顺县(今自贡市富顺县)之前编纂的缺失和不足,无论从体例、体裁还是内容等方面来看,对它的评价是极高的。段志也被四川俢志者公认为可以取法的志书。从成书结果来看,基本达到了一般地方志类文献存史、资政、教化的目的,也为富顺县以后的地方志修纂提供了借鉴。志书中的内容至今仍为人称道,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参考文献

[1]钟树梁,《段玉裁与富顺县志》[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第4期

[2]熊向葵.富顺县志.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3]四川省富顺县志编纂委员会.富顺县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3.

[4]四川省泸县志办公室.泸县志.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

崔闪闪(1990-),女,汉族,河南,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文化与旅游经济。

猜你喜欢

体例体裁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注释体例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三)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来稿体例
来稿体例
基于话语共同体的商务英语体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