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理视域下的档案工作发展对策研究

2018-11-07李志娜

卷宗 2018年27期
关键词:主要特征基本内容档案工作

李志娜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完善,档案事业的发展由最初的管理模式逐渐向治理模式方向过渡,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进而推动了档案部门自身核心价值属性的拓展,并保障了其服务性、公共性和合法性。基于此,本文主要从治理视域出发,阐述了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价值取向和实现路径四方面的内容,以此为档案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治理视域;档案工作;发展对策;基本内容;主要特征;价值取向

近年来,随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下发和实施,一方面明确指出了现阶段我国档案治理的概念,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未来档案事业发展模式由最初的“管理”向“治理”方向的转型,由此提高了社会及人们对于档案治理工作的高度重视。

1 档案治理工作的基本内容

治理(Govemance)范式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打破了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固有管理模式,同时为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和创新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拓展了其服务性、公共性和合法性。与传统噶un里模式下的档案事业相比,治理视域下,相关机构提高了对政府、公民主体地位的认知,使其在档案事业的发展中极大地发挥了它的主体作用,,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简言之,档案治理可定义为,在一定的行动规则范围下,档案部门、政府组织、社会公民等对档案工作进行科学、合理、规范的协同合作管理,以期确保档案事业自身核心价值属性完善和延伸的同时,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的稳定发展。

档案治理工作的本质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处理档案事业利益的各项措施,即在治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明确档案事业中各种利益关系与利益冲突,规范其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期在后期的治理工作中,满足各主体的不同利益需求。

2 档案治理的主要特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国家有关机构提高了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为确保其事业可持续发展,档案部门实施了“国家治理”的方针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这项政策的提出打破了档案事业“收、管、用”等基础性的工作内容,并不断的深化和拓展其外延范围,使得档案行政部门的自身核心价值属性得到了延伸,即从最初的单一行政管理、档案室以及档案馆等基础业务工作逐渐向不同行业的各类专业工作、不同所有制组织的业务工作以及基层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领域渗透和延伸。

档案工作模式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各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故此为保障档案工作的服务性、公共性和合法性的正向发展,在工作中:首先,工作人员应摒弃传统档案工作单一的工作模式,跳出其相对狭小的视野范围,以全新的高度、角度去审视档案事业的内容;其次,实行多元化主体共同治理的手段,确保档案治理优势最大程度的发挥;最后,综合考虑当下现阶段的时代发展和档案事业改革的需求,将其融入档案治理的工作中,使其成为档案治理兴起的逻辑起点。

档案治理工作的显著标志其实就是国家机关主导、政府组织和社会公民共同参与。由此可知,治理视域下,档案工作不光仅仅有国家机关这一主体,政府组织和社会公民都是保障档案治理工作正向发展的重要基础,由此此项标志也是与传统档案事业管理模式的根本区别。除此之外,相较于传统的档案事业管理,治理视域下,档案工作的发展具有以下显著差异:其一,主体的转变。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仅仅只包括国家机关这一主体,单一性较为明显,而治理工作中,档案工作主要又国家机关、政府组织、社会公民共同管理,多元化特征显著;其二,权源的不同。传统的政府机关的管理工作需依托于国家的公权力,便捷性不足的同时,还会对管理工作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档案治理工作则依靠的是各个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上下互动关系明显,便捷性较强的同时,提高了治理工作的工作效率,还保障了平等性和多元性的共同发展;其三,方式的不同。治理视域下,档案治理工作的关键就在于改变传统的政府机关管理方式,故此,在处理方式上,与传统的档案管理相比,提升了社会的整体活动,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发展。

档案工作模式的转变,不单单只是理念、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同时从另一方面而言,也是对传统档案工作管理模式的超越。鉴于此,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相比,治理视域下,档案工作主要是为了实现“一方引领、多方合作、消除对立和推诿”的目的,故此,对于档案事业的发展而言,相关机构和工作人员应提高对其目的的重视程度,且在治理过程中明确在此过程中,档案工作并非是对传统档案事业管理方式的简单替代,而应将二者看作是一种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进而为后期档案事业治理的高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档案治理的价值取向

档案治理工作的根本价值目标其实简单来说主要是为了妥善地处理档案事业中各利益关系,即在治理过程中,各主体应规范和引导档案部门的治理工作,以此來规避转型过程中个突发问题的发生,对社会的稳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是为了解决当下社会发展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为后期档案事业管理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各类调查数据显示,当下我国档案治理工作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了档案治理多元化和法治化以及档案治理高效化和公平性两方面的内容。

3.1 档案治理注重工作过程中的多元化和法治化

为确保档案治理工作的服务性、公共性和合理性,提高对档案治理工作过程中多元化和法治化的重视,是其保障治理过程正向发展的重要基础。究其原因,是因为档案工作的多元化和法治化是档案治理工作的依据和规则,只有确保其运行制度和法律制度的规范性、合理性,才能为后续各项治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故此,在治理视域下,档案部门应:其一,健全和完善治理过程中,档案法律制度和档案工作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其二,将法治化的思维方式和治理模式运用到日常的治理过程中,以下来提高档案工作的立法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公正司法能力和有效监督能力;其三,工作人员应加快档案治理方式的法治化转型,进而保障其治理目标的实现。除此之外,相较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现阶段档案治理工作打破了传统的档案治理目标,开创了档案事业变革的新格局,进而在一定成程度上创建除了适应当下时代发展变化的档案事业管理运行的新秩序。

3.2 档案治理注重工作过程中的高效化和公平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于各企业的工作效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由于网络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故此档案管理的效率较低,对社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而后经过几十年来科研工作者的不断研发,信息化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极大地提高档案治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加快了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职责的转变,即档案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由最初单一的“管理”,逐渐“管理和服务”相协调的方向转变。

为保障档案治理工作的公平性,“社会责任感”和“公共服务”是确保档案治理过程的重要基础,故此在治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应提高对此两者的高度重视,保证档案治理作用发挥的同时,为人民群众信息和知识的获取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做到真正地为人们服务。

4 档案工作发展的对策研究

档案工作的治理其实简单来说,主要包括了三项内容,即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故此为探究治理视域下,档案工作的发展对策,应对各项治理进行深度剖析,以此找到适合现阶段发展的治理工作对策。究其原因是因为在治理过程中,不同的治理主体、治理体制、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构成了不同的治理体系,而不同治理体系之间的治理目标和治理任务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故此为了保障治理视域下,档案事业的高效发展,各治理体系的创建应从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进而保障其自身核心价值属性拓展的同时,提升档案治理的各项能力,实现档案治理的目标。故此,在多元主体、多个层级、多项环节、多种因素共同管理的情况下,如何保障档案治理的服务性、合理性和法治性,是当下各企业的重点和难点,又或者说,档案治理工作中,“治理什么、如何治理、治理到什么程度”,是其企业的核心发展方向:

4.1 明确各治理主体之间的权责关系,并适时的进行调整

档案治理过程中,主体的多元化是其区别于传统档案管理的标志,故此为保障档案治理工作的高效性,在进行档案管理之前,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分权,是其重要基础,具体分权措施如下:其一,将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档案行政部门与档案馆政事进行分隔,而后针对档案馆存在的某些不足,对其权责进行重新的界定,以期在后续的治理过程中,彰显其业务自身的自主性、专业性和服务性;其二,档案的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向各类社会组织进行权利的转移,并预估后续治理过程中各突发问题的发生,以期降低企业治理成本的同时,提高社会力量对档案事业的积极影响;其三,档案部门可适当地向社会主义市场进行放权处理。

4.2 档案治理的现实路径

档案治理的主体由最初单一的国家机关到现阶段的多项主体,这种主体的转变并非表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权利正在逐渐的弱化,在治理过程中,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仍是治理工作的主导,故此,为保障档案工作组织、编制、职能、工作程序的制度化和社会档案管理的有序化,现阶段,在治理视域下,档案工作的发展分为了如下三条

路径。

其一,以实现公共服务功能为核心。档案治理过程中,各主体应该采取如下发展对策,即一方面是在治理过程中,应以三个体系建设为目标,进而提升档案公共政策的制定能力,而另一方面则是立足档案工作,将社会与市场的力量引入治理过程中,形成一种局馆主导,多元参与的新格局,以期满足不同主体的不同的需求,最大程度的发挥各主体的作用价值。

其二,以合作治理为主要方式。档案治理过程中,依法治理虽然相较于依权治理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治理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长此以往,对于档案工作的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故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档案治理应该以法治建设为根基,坚持档案治理的开放性原则,即采取合作治理的方式,加强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从而确保各主体利益保障的同时,能够把一切

对治理有益的因素吸纳到治理过程中来,实现档案管理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其三,以政府主导为主要方向。档案治理过程中,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仍是档案事业管理的行政主体,在其治理过程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但这种主导应该建立在新时代的发展下,即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该综合考虑当下的时代特色与档案事业的改革需求,在傳统的管理方式上进行改变与完善,理清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责任清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权责清晰。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保障档案治理工作的顺利转型,国家有关机构应该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意见》中对于档案工作整体发展规划——“以法治建设为根基、以实现公共服务功能为核心、以理论研究为意义、以合作治理为主要方式。”的实现,进而为推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耀桐,刘祺.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分析[J].理论探索.2014(01):111-115.

[2]陈辉. 论开放档案馆[J].上海档案. 1996(04):136-141.

[3]李淑萍.档案工作发展对策的思考[J].档案管理,2009,(4):83-84.

[4]张宏静.新时期高校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兰台世界,2013,(35):97-98.

[5]林晓娟.浅析保密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技术,2017,(7):179-180.

猜你喜欢

主要特征基本内容档案工作
探讨谨慎性原则在经济管理会计核算中的应用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商业模式分析
浅谈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路径
探析全程管理视角下如何贯彻落实“344”制度
试析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