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恒温在预防奥沙利铂引起的末梢神经毒性中的作用

2018-11-07马小芹何光照

中国临床护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暖手奥沙利毒性

罗 慧 马小芹 何光照

奥沙利铂(L-OHP)是第三代铂类抗肿瘤药物,广泛用于头颈部、结直肠及消化系统等部位的肿瘤治疗[1]。L-OHP的毒副作用主要是周围神经毒性,患者在用药期间或用药后短时间内,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对痛温触觉不敏感、遇冷会激发或加剧[2]。神经毒性暂无有效的治疗方式,且持续时间长, 症状严重时影响患者日常活动能力,造成患者恐慌,部分患者因此被迫停药,影响后续治疗,因此预防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对2016年1月-2017年5月收治的采用奥沙利铂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通过暖手宝预防末梢神经毒性,就其产生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60例,纳入标准:①经病理学诊断为胃癌、结直肠癌的患者;②首次使用L-HOP药物化疗,不含其他可能引起外周神经毒性的药物;③Kamofsky氏活动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超过60分;④预计生存期大于6个月;⑤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⑥已签署化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糖尿病患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②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者及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③原发性神经系统病变者;④化疗期间使用其他有可能引起末梢神经毒性病变的药物;⑤无完全行为能力或遵医行为差者;⑥不能按要求进行治疗或治疗中断者。将60例患者用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64.47±3.70)岁;其中胃恶性肿瘤患者5例、直肠恶性肿瘤患者10例、结肠恶性肿瘤患者1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63.33±4.82)岁;其中胃恶性肿瘤患者5例、直肠恶性肿瘤患者8例、结肠恶性肿瘤患者17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均使用L-HOP、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L-HOP按照85mg/(m2·d)加入500 mL的5%葡萄糖中,化疗第1天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时间要超过2 h;将2 400 mg/m2的5-氟尿嘧啶加入全自动注药泵,持续泵入46 h;每2周重复,共化疗4个周期。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干预,即指导患者在化疗期间进行四肢保暖,至少戴手套及穿袜子1周,禁食生冷食物,使用温水刷牙及洗漱;避免接触金属物体,包括床栏及输液架;气温较低时外出需戴帽子和口罩。

1.2.2 观察组

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增加恒温干预,具体操作为:静脉滴注L-HOP前30 min将患者四肢放在充好电的暖手宝里,直至L-HOP静脉滴注结束,暖手宝温度调至4档或5档(45℃左右)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倾听患者的主诉,并随时观察患者的依从性。每周期使用奥沙利铂化疗时都使用同样的方法干预,每日详细询问、观察、并记录周围神经毒性发生情况,持续至4个周期化疗结束。

1.3 疗效评定

观察患者化疗后感觉神经反应的程度并对其进行分级。根据Levi[3]专用感觉神经毒性分级评价标准进行判断:0级,无不良反应;1级,感觉障碍和或麻木(遇冷引起),1周内可完全消失;2级,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21 d内可完全消失;3级,感觉异常或感觉迟钝,21 d内不能完全消失;4级,感觉异常或迟钝伴有功能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4个化疗周期间,观察组患者神经毒性症状均轻于对照组。见表1~4。

表1 2组第1周期化疗后神经毒性比较 [例(%)]

注:Z=-2.924,P=0.003

表2 2组第2周期化疗后神经毒性程度比较 [例(%)]

注:Z=-2.360,P=0.018

表3 2组第3周期化疗后神经毒性程度比较 [例(%)]

注:Z=-3.008,P=0.003

表4 2组第4周期化疗后神经毒性程度比较 [例(%)]

注:Z=-2.133,P=0.033

3 讨论

奥沙利铂是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在治疗胃肠道肿瘤中应用效果较好,但在患者使用期间或使用后会产生神经毒性。Gramont等[4]研究表明,进展期结直肠恶性肿瘤使用奥沙利铂化疗时,神经毒性的发生率达68%。奥沙利铂所致的神经病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急性短暂性神经毒性,出现在最初几次用药期间或用药后短时间内,表现为四肢末端麻木、对痛温触觉不敏感、遇冷会激发或加剧;另一类是剂量限制性、延迟性的神经毒性,一般随着累积剂量的增加强度增强[5-6], 表现为四肢末端感觉麻木、迟钝、异常,甚至功能障碍。因此,在化疗期间减少患者神经毒性具有重要意义。

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与钠离子通道有关[7]。李新宇[8]用激光作为热光源可以减轻钠离子通道活性;因此可以认为通过温度可以抑制奥沙利铂产生神经毒性。冷刺激可诱发或加重其神经毒性,而热刺激可以舒缓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致痛物质的排出从而减轻或缓解疼痛[9]。李临英等[10]研究显示,温热还能改善周围神经的微循环和组织代谢,促进损伤的修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生神经毒性反应轻于对照组,表明恒温干预可以缓解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毒性。李慧莉等[11]使用热疗机对化疗环境进行加热,化疗患者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为16%,表明热疗可以降低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毒性反应;杨春娣[12]的实验结果表明,“温经散寒”可以缓解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这与本实验的研究理论与结果类似。

国外有研究发现还原型谷胱甘肽[13]、钙镁合剂[14]、硫辛酸[15]、氨磷汀[16]药物均可减轻奥沙利铂的急性和迟发性神经毒性,可作为预防用药,但上述药物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不良反应较多、价格昂贵、效果不明显等。临床上应用卡马西平对患者进行化疗神经毒性预防,虽观察有一定疗效,但缺乏强有力证据支持,未得到广泛应用。热疗操作流程复杂,且费用较高。暖手宝价格便宜,操作安全方便,能使患者外周神经毒性反应减轻,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保证化疗顺利开展。此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暖手奥沙利毒性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长时间停用奥沙利铂再次使用致过敏性休克1例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甲基苯丙胺神经毒性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黄芪注射液对奥沙利铂化疗所致神经毒性防治效果观察
丁俊晖与奥沙利文的亦敌亦友
充电暖手宝的正确使用方法
“暖经济”火热选错暖手宝隐患多
“暖经济”火热选错暖手宝隐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