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摄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8-11-06李天华刘婷

山东青年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

李天华 刘婷

摘 要: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摄影技术已经被数字技术所取代,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若从事设计相关工作时,不可避免地要使用相机获取设计素材,同时对图片进行编辑处理等,图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设计作品的艺术价值。因此《摄影基础》这门课程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就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其本身所具有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征对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新媒体;高职;艺术与设计;摄影基础

一、《摄影基础》课程定位

《摄影基础》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以培养学艺术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图片编辑能力为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训练,使學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达到独立从事设计、摄影及相关工作的从业要求,成为符合新媒体和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复合型摄影人才,摄影与设计间的紧密融合以及现代数字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该课程具有教学内容多、技术更新快、实践性强、涉及面广等特点。因此,要上好这门课,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需要教师对该课程进行反思和改革。

二、《摄影基础》课程现状分析

(一)教学大纲与社会需求不符

教学大纲是课程建设的根本,也是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开发的准则。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摄影基础》的教学大纲制定过程中,缺乏对行业需求的广泛调研,行业人员并没有真正参与教学大纲的制定,导致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1]。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摄影基础课程的教学以教室为中心,理论讲解的课时远远大于实践操作的课时,另外,课程内容极少得到更新,缺乏研究性和前沿性的知识,导致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没有太大的用途,从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知识面狭窄,适应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不足。

(三)考核手段单一,教学质量无保障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虽然也以最终拍摄的摄影作品作为考核的依据,但学生拍完上交作业后,老师没有任何反馈,根据上交实践作业的质量进行打分,老师对学生上交的作品没有点评,学生们也意识不到自身的不足,这样不利于学生摄影水平的提升,另外,成绩的得出还可以通过摄影展的方式进行统一展示打分,邀请系里专业课老师现场观摩打分,学生之间互相打分,最终得出平均分,通过这种方式能激励学生们创作的热情,成绩也公平公正[2]。

三、《摄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全面修订教学大纲

对接行业企业,全面修订摄影基础教学大纲,围绕“知识、能力、素质”解构,区分课程性质、建立摄影基础课程标准,引进企业资源,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有序开发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理念上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摄影学习需求,尤其是在新媒体时代下,数字摄影取代传统摄影已是大势所趋,学生的摄影学习需求也日趋多样化,要转变过去单纯进行理论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留给学生更多思考和动手的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摄影专业学习视野的不断拓展,实现个人摄影专业素质的提升。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进修深造

切实提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摄影课程的教学质量,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因此,学校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进修,发挥青年优秀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督促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不断增强自身的教学能力,让学校的摄影教学达到先进标准。另外,学校既要鼓励现有教师“走出去”进行培训,还要注重“引进来”优秀的教师,要不断充实师资队伍力量,确保有一支高水平的摄影教师队伍,以促进摄影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3]。

(三)创新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采用以能力和素质考核为中心,实行目标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单幅作品、专题作品展览、现场打分考核,并对考核的结果进行分析与反馈。关注学生平时学习过程,要对学生个人平时学习态度、实训表现,知识理解与掌握情况、能力培养与提高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核,不断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推进项目教学,教师根据学生们的团队意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小组综合成绩评定。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业界项目、大赛项目进行实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课程考核时会将学生参加校级以上摄影竞赛情况等作为加分项予以奖励。

(四)校企合作,大力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摄影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技能,要想实现摄影人才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必须施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方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要充分发挥摄影实训室实践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促进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丰富的社会资源和实际项目,学生通过开展有效的实习活动,提升实践能力,从而促使学校的教育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杨杰.职业院校摄影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学理论.2015(4)

[2]陈曦.艺术类摄影基础教学改革分析.美术教育研究.2017(12)

[3]胡毅田.高校摄影基础课教学改革方向探索.现代装饰.2013(4)

(作者单位:兴安职业技术学院 美术系, 内蒙古 兴安盟 137400)

猜你喜欢

新媒体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