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及饮食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2018-11-06李庆春勾晓玉张维平朱先平

当代医学 2018年30期
关键词:控制组饮食胰岛素

李庆春,勾晓玉,张维平,朱先平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课题之一[1-2]。糖尿病作为一种多因素引发、多系统受损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需要终身治疗、综合管理。有研究表明,改变生活方式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预防或减缓并发症的发生[2],为提高综合疗效,患者在用药的基础上进行适度运动及科学饮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药物、运动、饮食这三因素有机结合,将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本研究选取本院近3年来采用不同生活方式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综合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本院健康教育大课堂接受过健康教育的部分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或(和)既往有明确的糖尿病病史者;②同时能够坚持正规治疗1年及以上;③接受本院免费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检测1次,并自愿接受本院问卷调查,同时留下基本信息。符合正规治疗标准的患者共386例,其中男198例,女188例,男女比例为1∶1.053,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57.85±7.84)岁。

1.2 方法

1.2.1 分组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按是否坚持运动及控制饮食情况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对照组:坚持正规治疗,本组患者既不控制饮食,也不运动;控制饮食组:在坚持正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结合饮食控制,但不配合运动;运动组:在坚持正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配合适当运动,但不控制饮食;控制饮食+运动组:在坚持正规治疗的基础,既控制饮食,又配合适当运动。

1.2.2 判断标准 糖尿病正规治疗标准:以1年内持续服用常规药物或(和)注射胰岛素作为正规治疗指标;规律运动标准:以1年内坚持每周运动至少3次,每次持续1小时以上为规律运动标准,运动方式以走路、慢跑、游泳、跳舞、健身操、健身器械为主;合理饮食标准:以1年内坚持主动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能够坚持根据体质量及劳动强度安排饮食为合理饮食

1.2.3 观测指标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患者在1年内是否发生过严重并发症(以低血糖昏迷、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及乳酸酸中毒为主);调查1年内因糖尿病而住院的天数;监测血压1次;检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各1次。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组结果 对照组121人,运动组96人,饮食控制组85人,运动+饮食控制组84人。

2.2 各组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血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运动组、饮食控制组及运动+饮食控制组综合疗效显著(P<0.05);运动组与饮食控制组比较综合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运动组及饮食控制组比较,运动+饮食控制组综合疗效更显著(P<0.05);各组患者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病因极为复杂的、影响全身多个系统的、需终生治疗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严重并发症会引起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对糖尿病的治疗是一项长期的、综合的系统工程[1-2]。能量摄入过多或体力活动不足是公认的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坚持合理饮食,同时结合适度规律运动,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本研究结果显示,正规治疗、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三驾马车缺一不可,经过综合治疗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住院天数下降,收缩压下降,能够使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趋于正常水平。糖尿病治疗所涉及用药、饮食、运动、教育、自我监测血糖和血糖管理等诸多环节[3],而用药、饮食、运动却是重中之重[4]。

表1 各观测指标结果(x±s)

糖尿病患者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适度运动有利于控制血糖、降低血压、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心态[5-6],本研究结果充分印证了这一结论。适度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运动,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可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有助于恢复心理平衡,消除焦虑,振作精神,增强信心,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和力量,运动方式以舒缓的形式为宜,可选择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健身操、骑自行车等,由于运动使患者体质增强和心态好转,二者相得益彰,对防治糖尿病十分有利。其机制可能与运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关,体育锻炼可使肌肉摄取葡萄糖增加,使胰岛素受体数量相对增加、结合力上升,同时体育锻炼还可以使肌肉组织内葡萄糖转运蛋白含量增加,糖份的利用率提高;运动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预防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肥胖、糖耐量损害、痛风等在内的代谢综合征的发生[7];运动可以改善血脂代谢,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组织细胞内脂蛋白脂酶活性,使肌肉组织更多地利用脂肪酸,使极低密度脂蛋白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改善高甘油三酯血症,这些改变有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8-9];运动有益于调节体质量,运动疗法可使合并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减轻,与饮食控制相结合,可进一步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的用量。

合理饮食对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影响非常重要[10],它排在三驾马车的首位,血糖主要来源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产物,而碳水化合物来源于饮食,因此饮食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血糖的水平。本研究中饮食控制组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值基本趋于正常水平,这一结果也说明了合理饮食在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糖尿病患者饮食最基本的原则是根据个体的活动量、体质量、以及血糖值,来估计一天所需要的总热量,科学合理地制定每一天的饮食方案,也就是在控制总量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营养支持[11]。糖尿病饮食治疗措施与其他措施的配合尤为重要,比如患者使用的药物不同、胰岛素使用不同、运动方式不同、劳动强度不同、并发症情况不同,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措施就不一样[12-14]。

科学治疗、合理饮食、适度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措施。正规治疗、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这三驾马车在治疗糖尿病过程中综合应用将形成合力,发挥协同作用。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科学治疗是关键,但一定要遵守以下原则:①避免盲目自行调整用药,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根据血糖、饮食及运动现状调整用药;②合理科学安排饮食结构,规律进食,必要时可由专业营养师设计具体饮食品种及用量,避免暴饮暴食、过度节食、饮食不规律等行为发生;③坚持适度规律运动,不宜在空腹或餐前运动,更要避免超过个体承受能力的剧烈运动,适量运动,贵在坚持,必须做到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糖尿病防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医生、患者及家属通力合作、科学应对、积极努力、正确面对,而科学治疗、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三者缺一不可,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共同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控制组饮食胰岛素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给商品起名字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马来西亚华文小学识字教学的字理识字研究
何为清淡饮食
健康饮食
多模态听力教学模式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影响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