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病人红细胞分布宽度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及意义

2018-11-05,,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18期
关键词:支数外周血红细胞

,,

冠心病是心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发病时多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憋气等,严重者会导致病人死亡。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呈现逐年增加及低龄化的趋势[1],已引起广泛关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反映外周血中红细胞异质性的参数,可反映红细胞体积大小不等的程度,其宽度越大,说明样本血液红细胞形状大小越不一致。近年来研究发现,RDW与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周围性血管疾病的预后关系密切[2-4],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C reaction protein,hs-CRP)作为一种重要的炎性指标,能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出现,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5]。本研究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RDW及hs-CRP水平,并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两者与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2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病人236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130例为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106例为心肌梗死组,所有病人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前降支、右主干、左主干或左旋支、后降支至少有1支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50%。不稳定型心绞痛纳入标准:①典型胸痛发生于入院前3周以内,最后1次胸痛发作于入院前1周以内;②无新的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和血清肌酸激酶升高。急性心肌梗死纳入标准:①持续性胸痛超过30 min,且经硝酸甘油舌下含化治疗仍不能缓解;②血清肌酸激酶等心肌损伤指标≥2倍正常值;③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④初次心肌梗死。排除严重心力衰竭、心肌病、恶性肿瘤、肝肾功能不全、终末期肾病、感染活动期、有输血史以及近3个月内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及激素类药物等病人。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原发病及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指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

1.2 冠状动脉造影及评分 以股动脉或桡动脉为穿刺路径,釆用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法,左冠状动脉投照大于4个体位,右冠状动脉投照大于2个体位,使冠状动脉各段能充分显影。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采用Gensini积分[6]。

1.3 RDW、hs-CRP水平及血脂相关指标检测 所有病人均于药物治疗前抽取静脉血,采用Sysmex XE-2100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RDW;采用超敏乳胶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hs-CRP。采用OLYMPUS 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脂相关指标。

2 结 果

2.1 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及RDW、hs-CRP水平比较 心肌梗死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及RDW、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心绞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及RDW、hs-CRP水平比较(±s)

2.2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人RDW、hs-CRP水平比较 3支病变组RDW、hs-CRP水平明显高于1支病变组及2支病变组(P<0.05);2支病变组RDW、hs-CRP水平明显高于1支病变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病人hs-CRP、RDW水平比较

2.3 RDW、hs-CRP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病人RDW、hs-CRP水平与Gensini评分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明显相关(P<0.05),RDW与hs-CRP呈正相关(r=0.498,P<0.05)。

3 讨 论

本研究中心肌梗死组的RDW、hs-CRP水平明显高于心绞痛组,提示RDW、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进一步分析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DW、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RDW、hs-CRP水平也增高,提示RDW、hs-CRP水平与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的关系,与其他研究[7]结果一致。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病人RDW、hs-CRP水平与Gensini评分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明显相关,说明RDW、hs-CRP可作为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重要的评估指标。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尚有待进行多病例深层次的进一步研究。

冠心病的发病基础主要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而目前多认为炎症反应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机制。RDW是反映外周血中红细胞异质性的参数,可反映红细胞体积的离散程度,是机体炎症水平的标志物。有研究认为,炎症反应导致RDW水平增高的机制是炎性因子通过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红细胞成熟的诱导,阻止其抗细胞凋亡和促进成熟,导致幼稚的红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致使红细胞大小异质性增加,进而表现为外周血水平的增高[8-9]。进一步的研究发现,RDW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呈正相关,是独立于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等变量的一项重要因素,对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一定预测价值,是冠心病危险分层中的一项敏感指标[10]。hs-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有急性炎症和严重创伤时,外周血浓度水平会明显升高。大量研究表明,hs-CRP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11]。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病人RDW、hs-CRP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RDW、hs-CRP水平与冠心病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

猜你喜欢

支数外周血红细胞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ACS患者血清FSTL-1、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γ、 MMP-9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外周血红细胞膜脂肪酸C20:1n9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心电图U波倒置深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的关联性分析
降低A牌号细支卷烟含梗签烟支数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
企业债与信用债市场下的担保增信
乌斯特让检验纱线支数测量更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