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新课堂成为素养提升的支点

2018-11-04陶香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8年44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核心学科

陶香

在新的国内外形势下,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三维目标、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等的聚焦强化和升级转型。核心素养囊括三大方面、六大素养和18个基本要点,关键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特别是学生创新能力和民主素养的培养,必须被大力强调,而新课改正是基于以上要求应运而生的。

所以说,要想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课改是素养提升的入口,课改下的新课堂是学生素养提升的“阿基米德点”。

一、夯实基础,强调规范,新课堂强基固本打基石

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姿规范、读写规范、基本表述与作答规范等,教师若在教学中注重在这些细节上养成学生好的習惯,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也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达到双赢的效果。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扎实学习基础的巩固,明晰清楚的细节规范要求,都为新课堂强基固本打下了扎实的基石,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这些都只是学生的基础素养,还未被纳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之列。核心素养作为关键少数的高级素养,不是“低级素养”,也不是“基础素养”,必须是跨学科的,高于学科知识的,是对于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与超越的综合素养。所以,新课堂必须从传统的抓知识、抓基础,转到新形势下的抓能力、抓发展。

二、转变角色,改变方式,新课堂自主灵动促提升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先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而学科知识是不能直接转化为素养的,简单的复制、记忆、理解和掌握是不能形成素养的。学科知识只是形成学科素养的载体,学科活动才是形成学科素养的渠道,为将知识转化为素养,传统的教学角色和方式必须彻底转变。只有教师转变了“教师为主”的角色,改变了“知识传输”的方式,才能在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时以学科素养为导向,充分体现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使学科教学过程成为学科素养的形成过程。

新课堂是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如果教师只是“知识的搬运工”,学生上课只是竖起耳朵听,拿起笔记写,打开练习做,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就没有思维的碰撞交流,学生被要求死记硬背和过量做题,这严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思维的发展规律。学生逐渐习惯被灌输的教学方式后,上课就是“张嘴等食”,不再思考也不会思考了,于是思维越来越机械僵化,学生的思维能力自然停滞衰落。

三、新课堂是从结果到过程的转变

数理化学科的课堂新授课与习题课一样,题海茫茫苦做舟,好像物理课与其他学科没有什么两样:不做实验,或以讲代做,因一旦检测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技能的缺陷便暴露无遗。但物理课的特点就在于“物”和“理”:“物”即事实证据,必须以实验为基础;“理”即理性思维,要以思维为中心。通过实验,创设情境,观察表象,通过理性思维抽象出具体的理论,再通过具体的原生态问题,得到建构和升华。如果把活生生的物理肢解为知识,而又把知识的获得归结为习题的训练,这样的物理是没有魅力的,这样的物理背离了物理学科的本质和特性,是不可能形成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重实验,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新课堂的教学中应重在掌握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去创造性地学习,善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创造平台,展现个性,新课堂与时俱进求突破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农村中小学的学生,能通过网络教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像“共享单车”“移动支付”“动车”等距离农村学生比较遥远的新事物,只有靠网络才能让学生有机会同步感知,利用网络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网络教学即进行思维可视化技术教学,该教学过程将原本不可见的思维路径、思维方法、思维规律运用图示或图示组合的方式呈现,从而实现增强记忆及加深理解的过程,其本质也就是隐性思维显性化的过程。这种教学适用于各个学科,极受学生欢迎。

总之,走进生活炼能力,学习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核心素养三大方面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参与能力,要求学生有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能力。知识从生活中来,学习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核心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超学科”来啦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