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下“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建设研究

2018-11-02罗俊娥雷明梁云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动感校本体育教师

罗俊娥 雷明 梁云

1. 前言

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1]。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是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综合表现,最能体现体育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具体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2]。

健美操融体操、音乐、舞蹈为一体,以动感的音乐,优美的动作、减肥塑形为特点的有氧运动项目。本文中校本课程指根据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引导下,根据学校自身条件自主开发的学校课程。“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强调音乐和动作的时尚动感,符合广大中学生的心理个性特点。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佛山市顺德区伦教翁祐中学“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学校相关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有关核心素养健美操校本课程建设的文章,了解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展现状以及健美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应用成果,最后对有关资料进行数据统计为本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访问佛山市顺德区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开展现状,并听取相关领域专家建议,设计学校领导问卷、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为研究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2.2.3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整理后的数据归纳总结、分析与处理,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研究目的

通过对翁祐中学开发“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进一步建立翁祐中学“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创新、创编能力,养成健康的锻炼方式以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同时为丰富中小学体育课程以及建立学校特色项目提供绵薄之力。

3.2 研究意义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的发布进一步强调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加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体育课程更加丰富多彩。本论文结合学校情况开发“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不仅是丰富了校园文化课程,建立学校特色,而且为其他兄弟学校的课程改革提供可参考建议。

4. 分析与讨论

4.1 基于核心素养下“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必要性

4.1.1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在当今世界教育发展总趋势的推动下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明确提出,各学科要从自身出发,构建具有学科特点的核心素养体系。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文件指出加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后课程改革新的风向标。

4.1.2 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部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目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传统单一的体育项目已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健美操在上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因其音乐动感、动作简单、健身塑型等特点迅速得到了广大学生的青睐。“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要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4.1.3 建立学校特色项目的需求

翁祐中学教学模式一直走在教育改革的前言,“五四性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实行7年之余,且效果显著得到家长、兄弟学校以及教育部门的高度认可。我校坚持课堂是育人的核心载体的宗旨,从课程体系、重点学科的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全方位实践探究,真正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目前我校开展的校本特色有“快乐足球”“艺术动漫”“五线梦合唱团”等。“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实施探究符合学情、校情,更为广大师生所喜爱,所以“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建设成为学校建立特色项目的现实所需。

4.2 基于核心素养下“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可行性

4.2.1 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学校领导作为课程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对课程的开展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样学校领导对课程的管理政策也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情况。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设计《学校领导调查问卷》,对学校课程管理相关8位领导进行问卷调查。

表1 学校领导对“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

表2 学校领导对教师外出进行专业学习的态度

以上两题统计结果均为非常支持,从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出学校领导对“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支持力度,以及学校领导对课程开发的态度,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为课程的建设提供很大帮助。

4.2.2 “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展的教师基础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师队伍是学科发展的关键环节[3]. 体育教师作为课程开发和执行者是课程开发最基本的条件,同时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决定“动感健美操”能否顺利开展的最直接因素。翁祐中学体育教师有专业的健美操教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期间学习健美操方向的技术和理论。教师个人有着丰富的教学、比赛和带队经验,能够担当“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主要负责人。

体育教师团队的团队力量也是影响校本课程开展的重要因素。翁祐中学共9位体育教师,7名教师教龄均在20年以上,团队平均教龄为16年,团队整体教学经验丰富。从表3中可以看出“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开展得到学校全体体育教师的大力支持,这为校本课程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

表3 体育教师对“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开发的态度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文件指出加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后课程改革新的风向标。体育教师问卷中对顺德区伦教街道40名体育教师关于“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价值进行调查(多选题),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90%(36人)的认为“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80%(30人)的认为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73%(29人)的认为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58%(23人)的认为有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由此可见“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建设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4.2.3 学生喜爱程度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没有学生也就没有课程的存在,学生对课程的喜爱程度直接影响课程的发展。为了了解学生对健美操项目的态度,在校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如下:

表4 学生对健美操项目的态度

表5 学生对开展健美操校本课程的态度

由以上两表可以看出:对健美操项目非常喜欢和非常支持开设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学生占一半以上,且加上比较喜欢和比较支持的学生均占据75%以上,只有少数学生不太喜欢(支持)或者不喜欢(支持)。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还是非常浓厚的,这为“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开设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4.2.4 “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价值

4.2.4.1 健美操的健身价值

健美操注重力与美的结合,要求练习者有一定的力量控制以及动作弹性。同时健美操动作对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有非常显著的意义。长期练习健美操有益于肌肉、关节、骨骼匀称和谐发展,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塑造健美的体型[4]。

健美操是一项审美类项目,是伴随动感的音乐展示身体健康美的过程。经常参加健美操锻炼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力。另外健美操的音乐动感有节奏,可以促进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使大脑皮层兴奋增强,从而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的活动能力[5]。因此练习健美操具有消除疲劳、缓解精神压力、增加自信心等积极心理作用。

4.2.4.2 健美操的健心价值

健美操项目实施性较强:场地无限制,教学成本低,成果效益大。首先,健美操课程对场地基本没有限制。健美操的教学场地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学成本相对其他运动项目节省很多。此外,健美操在学校活动中的可以发挥很大作用。作为校园表演项目,丰富校园活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表现力,自信心;作为校园特色课间操,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参加比赛,培养健美操特长生。

4.2.5 翁祐中学硬件设施

翁祐中学作为“东部教育集团”的领头学校,教育基础设施较为齐全,有专业标准的舞蹈室:木地板、把杆、镜子、电教设备等,且可以作为“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教学场地使用。宽敞明亮的舞蹈室为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5. 基于核心素养下“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课程规划

5.1 基于核心素养下“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与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凝练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3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引领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化[6]。“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建设的总目标是:建立翁祐中学“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丰富课堂内容,建立校园特色。具体目标就是建立学生对健美操的正确认识,培养学生创新、创编能力,养成健康的锻炼方式以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5.2 基于核心素养下“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课程内容和计划

根据初中生学生身心发育特点以及结合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比较喜欢中性风格的成套教学,同时也可以反映当今中学生喜欢潮流,个性,追求与众不同的心理特征。校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介绍健美操起源发展以及动作名称、锻炼原理等。第二部分为基础部分:健美操基本步伐、基本手位、动作组合、大众操化组合等。第三部分为拓展部分:根据学生的爱好教授多种风格的套路。如街舞风格、爵士风格、以及学生自编套路等。具体教学计划如下:

表6 “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5.3 基于核心素养下“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课程评价

基于核心素养下“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课程评价更加注重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也包括同学的评价、个人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从知识、情感、态度等方面综合评价。具体评价为:整体评价=平时表现20%+同学评价10%+自我评价10%+最终考核50%。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翁祐中学“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建设无论从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要求、学生个性发展的迫切需求和翁祐中学特色项目的实际考虑等都有一定的必要性。

6.1.2 翁祐中学“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建设从学校领导支持力度、体育教师师资基础、学生青睐程度以及课程本身的育人价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可行性。

6.1.3 翁祐中学“动感健美操”校本课程的建设可以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计划、课程评价等方面着手准备。

6.2 建议

6.2.1 学校应加大力度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多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更新教师观念。

6.2.2 学校应进一步搭建平台,将健美操运用到大课间、校园会、达人秀舞台等,培养浓厚的校园健美操氛围。

猜你喜欢

动感校本体育教师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动感“燃烧卡路里”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