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波遥感”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018-11-02王利花

测绘通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实验课堂

王利花,路 鹏

(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225; 2. 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6)

微波遥感是工作波长在1 mm~1 m的遥感技术,即用非接触的手段获取目标信息的电磁技术,探测、接收被测物体在微波波段的电磁辐射和散射特性,以识别远距离目标。微波遥感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与光学遥感(可见光、红外、热红外)相比,具有全天候昼夜工作能力,可穿云透雾,不受气象条件和太阳辐射影响,能够提供不同于光学遥感的信息。随着众多搭载微波传感器的卫星发射和运行,微波遥感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海洋、大气、陆地、冰雪和军事等方面已有广泛应用[1-3]。

微波遥感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遥感教育的进步,目前国内已建成相对完善的本、硕、博学位遥感人才培养体系。众多高校在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开设了“微波遥感”课程(以下简称“微波遥感”),但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①灌输式教育。在教学设计中,根据固定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目标设计,然后才考虑学生的需求。反映在课堂教学上,是在研究教而非学。因此,学生不免处于一种茫然被动的状态。②教学内容与微波遥感新技术的发展脱节。尤其是近10年,微波遥感发展迅猛,大量搭载微波传感器的卫星发射升空(Sentinel-1、HJ-1C、GF-3等),新技术层出不穷。而教学内容更新速度过慢,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③缺乏针对性的实践训练,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综上,微波遥感涉及复杂的理论基础,难度较大的信号传输、接收和处理,但在对地观测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如何让教师和学生互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误解和冗余,提高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学相长,是一个值得不断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据此,在分析“微波遥感”教学过程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试图从以下3个方面探索“微波遥感”教学方法改革和实验教学体系:①以教学大纲为主线,结合国内外教材、专业期刊和学术会议等材料作为教学内容;②多种教学方式并行,重点开展启发式教学、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教学;③借助课堂和课外作业巩固微波遥感知识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力求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师灌输式学习或教师简单提问改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和运用,实现传道授业解惑和教学互长。

1 基础理论教学

依据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结合国内外多种教材[4-7]的内容编写教学大纲。以教学大纲为主,精选对本学科基础理论和技术形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中文期刊(《遥感学报》《地理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等)、英文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等)、国际会议文献(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Dragon Symposium等)和当今热点研究项目(http:∥www.esa.int、http:∥www.gsfc.nasa/gov/NASA_omepage.html、http:∥www.ccrs.nrcan.gc.ca/ccrs/homepge.html)等参考资料,构建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基本概论-核心理论-技术方法-实践应用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学生要掌握相关知识内容,不仅要在课堂上认真聆听,搭建知识体系,也必须在课堂外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参考资料,深入学习,加深理解。

1.1 多种教学方式并行

教师运用多媒体方法进行“微波遥感”教学时,需对教学内容烂熟于心,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将知识点划分为一般内容、重点和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设计,主要采用教师导航型教学模式[8],辅以慕课、微助教和教学平台等多种方式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如图1所示。

图1 教师导航型教学模式

举例如下:针对卫星运行轨道、姿态和扫描方式等,采用动画技术展示ENVISAT ASAR右侧视的升、降轨扫描方式,Radarsat SAR左侧视和右侧视对地观测技术,启发学生思考采用不同侧视方向对雷达影像成像的影响;图文并茂地展示SAR基本散射机制(如图2所示)和地物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针对微波遥感在海洋领域的探测,首先采用三维立体动画展示海水从底层到表层的运动状态,结合(准)同步SAR影像,揭示水下地形、海表动态是如何被SAR影像捕捉到,进而分析海洋参数在SAR影像上的成像机理和理论,探讨不同海洋现象的SAR影像特征,为微波遥感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针对微波遥感图像处理部分,结合学生熟悉的光学遥感影像,对比讲解SAR影像、微波辐射计影像的探测能力及特点,图文并茂地展示微波遥感的独特优势和典型应用。

图2 SAR基本散射机制

1.2 启发式教学

在“微波遥感”教学中,笔者以问题为驱动,设计讨论课,使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在参与中主动消化知识,深化理解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如图3所示。例如在讲述典型地物或现象在不同微波波段、不同极化方式、不同入射角的遥感影像上展现不同的后向散射特性时,以不同类型地物或现象的SAR影像作为导入,如图4所示,根据SAR影像的不同参数设置情境,引发学生思考SAR影像上地物或现象特征的原因,深化学生对SAR后向散射机制及理论的理解,引导学生学习新的理论知识。

图3 教师启发式教学模式

图4 杭州湾ENVISAT ASAR影像

1.3 研究性教学

(1) 科研和教学相结合:教师的科研工作通常都是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要将教师的科研服务于教学,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9-11]。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SAR反演海表流场、SAR监测水下地形及INSAR应用于大城市地表沉降等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深入,对理论应用于实践有更清晰的认识。

(2) 课堂分享:每2学时利用5 min时间让学生分享和微波遥感研究相关的当今研究热点,课堂上5 min的分享时间需要学生课下查阅一定量的文献资料,并进一步消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制作PPT并在课堂上讲解才能完成。该分享活动既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理解和自我总结的能力,同时又锻炼了演讲能力,实现了良好的互动,能够产生知识的发散和传递效应,使得其他同学在旁听、参与中主动学习微波遥感理论和应用,扩大了知识面。

(3) 定期开展学术报告,组织“微波遥感”课题组的老师在“微波遥感”课程进行过程中每月开展1次学术报告,主要涉及新发射的卫星,搭载的新型传感器,数据处理的新技术和方法,数据共享政策等最新微波遥感技术的发展,通过开展学术报告使学生能够了解和跟踪热点问题、最新事件及微波遥感的应用领域,使教学内容能够跟得上新技术的发展,具有前沿性。

2 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是课堂理论效果的加强[12-16]。微波影像的下载、读取、处理及应用是实验教学的目的。实验教学要注重实验数据的使用,选择合适的微波遥感影像,基于微波遥感理论完成图像预处理和具体应用,使学生能够学为所用。

2.1 实验项目设计

根据“微波遥感”课程体系,结合微波遥感数据源信息和现有软件及开发环境,构建了8个专题实验项目,同时考虑基础性和创新性。基础性项目主要涉及微波遥感数据的下载、读取、图像预处理及目视解译,创新性项目突出微波遥感的新技术及应用,主要包括基于SAR的水边线信息提取,光学影像和SAR影像融合,极化SAR地物分类,INSAR干涉测量及SAR立体三维重建技术。实验项目完成方式包括个人完成和分组通力合作完成。

2.2 实验数据集和实验指导书

根据上述8个实验项目,利用科研项目及遥感数据源开放平台收集相关实验数据集,建立了一批实验数据,主要是星载SAR影像,包括欧洲空间局的ERS-1/2、ENVISAT ASAR和Sentinel-1 SAR,加拿大的Radarsat-1/2 SAR,德国的TerraSAR,我国的HJ-1C SAR和GF-3 SAR等,涉及不同波段(C、L波段)、不同空间分辨率(百米级到米级)、不同极化方式(HH、VV、HV和VH)、不同入射角的遥感数据。

依据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编写了“微波遥感”实验教学大纲及实验指导书,每个项目均详细介绍实验目的、要求、数据、平台和模块,有详细的实验步骤、结果和分析。

2.3 实验课堂及实验项目分发

实验课堂的教学改传统的教师演示,学生练习为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围绕实验项目,采用教师、学生和小组相结合,贯穿到整个实验环节中,主要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实际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实验报告、小组讨论和专题报告等形式检验实验课堂的教学效果。

借助学校的网络存储和教学平台,将构建的实验教学材料进行共享,方便学生下载学习,进而实现自主学习,完成实验任务。对于数据量较大的实验内容,借助云盘等专用网络共享软件进行实验数据的分发。

3 教学评价

3.1 布置大作业,撰写小论文

课堂作业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助教完成,教师上传习题,学生同步打开手机在线做题,迅速生成结果判断对错,方便教师快速查询,决定是否再次讲解对应知识点。课后作业主要结合微波遥感。

教学实际中以基本教学模块为单元,布置综合性作业,比如阐述微波遥感在海表动力参数反演方面的研究进展,要求学生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大量查阅相关文献,以论文的形式完成作业。为了达到让学生了解当今国际研究前沿和英文专业词汇,挑选有代表性的英文论文,要求学生翻译,使得学生可以一方面了解研究进展,另一方面学习专业词汇的英文表达。

课堂和课外作业的实施,尤其是课外作业,既能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较早地掌握查阅文献、撰写论文、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可为未来毕业论文的撰写提供基础。

3.2 考核方式

考试不是目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主动消化、反思,在独立解析中解构打散,搭出自己的思维框架,进而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改变传统课程结束后闭卷考核的单一形式。将最终成绩划分为课堂作业成绩、课后作业论文成绩、课后作业文献翻译成绩、课堂内容分享成绩,实验成绩和闭卷成绩,多角度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闭卷考试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程度,避免死记硬背的考查方式;加大主观分析题内容,提高学生思考、分析能力,达到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同时,辅以各种遥感、GIS技能大赛,比如ESRI开发大赛、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挑战杯”和创新创业大赛,以加分数作为鼓励,引导学生参赛。

4 结 语

近几年来,通过实行“微波遥感”课程教学改革,结合考核方式的转变,在微波遥感应用过程中提高了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尤其体现在毕业论文的选题上,更多学生想从事微波遥感领域的探索和学习,并较好地完成了毕业论文,实现了微波遥感应用于实际的对地观测。

让教师的科研服务于教学工作,定期开展学术报告,同时安排学生分享微波遥感的相关研究,通过4年的教学实践运行,发现此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了解当今国际研究前沿内容,让“微波遥感”课程和课堂更加具有生命力。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实验课堂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做个怪怪长实验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