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市城市发展质量空间计量分析

2018-11-02任家锋马卫春任程程

测绘通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巢湖市四区肥西县

任家锋,马卫春,任程程

(1. 安徽省基础测绘信息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1; 2. 安徽省智慧城市与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1)

合肥是安徽省会城市,属国家科技部第一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当前,合肥市正不断向“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目标与方向发展,各领域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阶段,但随之也产生了一些“城市病”问题,例如:雾霾严重、社会服务资源分布不平衡等。因此,科学、客观地评价合肥市各区县发展质量显得非常必要。通常对各区县发展质量评价研究,主要聚焦于城市发展质量内涵的探讨及指标体系的构建[1]、综合测度[2]及空间差异[3]等;城市化协调性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性、人口、经济和空间协调[4]、城市化质量与速度[5]的协调等,而对城市发展质量与其各维度协调性的空间关联鲜有论及。

因此,本文拟运用空间分析、熵权法和优劣解距离法,开展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合肥市城市发展质量及协调性研究,以期为合肥市城镇规划和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合肥位于北纬30°56′—32°33′、东经116°40′—117°58′之间,居安徽中部、江淮之间,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现辖肥东、肥西、长丰、庐江4个县,一个县级巢湖市,以及瑶海、庐阳、蜀山、包河4个区。全市总面积1.14×104km2,约占全省面积的8.2%。

2 评价体系的构建

城市发展质量是经济发展质量、社会发展质量、生态环境质量及居民生活质量的统一。经济发展质量强调城市资源禀赋水平、经济综合实力、经济效益水平、农业投入产出、土地利用效率等内生产力;社会发展质量表征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服务社会以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满足社会需求的能力,主要体现城市公共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和保障能力;生态环境质量主要体现环境质量和生态保护水平;居民生活质量突出人口发展水平和人居环境等能力。构成各区县发展质量的各个方面只有动态均衡、协调发展,才能推进城市带健康、有序发展[6]。

根据城市发展质量内涵,结合合肥城市发展特征,依据《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估体系》(2014年版)、《安徽省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建科〔2017〕156号)及其他相关学术文献,遵循指标选取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数据可获取性原则,制定了3个层次的指标体系,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4个维度、15个二级指标、90个三级指标,构建城市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原始数据来源于2016年《合肥市统计年鉴》经济社会统计资料、安徽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空间数据成果。

构建评价体系时,首先,基于国情普查空间数据,开展合肥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包括基础土地利用分析和集约度分析,从90个三级指标中,依照权重的大小,挑出30个作为参与后期模型计算的三级指标参数(见表1);其次,采用优劣解距离法评价合肥市各区县发展质量,获得综合评价分数,依据结果,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提出合肥市各区县城市发展特点、优势,分析城市发展和土地利用协调性,城市中心四区与周边四县一市发展对比,为国土规划、城市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表1 合肥市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续表1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依据上述研究方法,基于收集整理后的数据成果,对合肥市四区四县一市的发展质量综合指数进行实证分析。

3.1 合肥市各区县发展质量综合指数评价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合肥市各城市发展质量综合值区间为[0.261,0.592],区县间发展差异较大,其中包河区城市发展水平最高,庐江县最低,如图1所示。总体来看,四区的发展高于四县一市。包河区城市发展质量水平最高,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居民环境发展较为均衡。

表2 四区四县一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图1 合肥市四区四县一市发展质量综合水平专题图

3.2 合肥市各区县发展质量分项评价结果

上述从总体上对每个行政单元进行了分析,客观地反映出城市发展质量、速度等,也符合实际情况。但是每个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不同的,同时所具有的优势或劣势也不同,因此从二级指标分析具体的发展质量,二级指标评价结果见表3。

表3 合肥市四区发展质量分项评价结果

续表3

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值分析,2015年合肥九区县的综合值区间为[0.227,0.702],发展差异明显。市四区和其余5市县差距十分明显,如图2所示。分析原因,包河区经济发展评价结果最优,优秀企业、高新产业聚集,高校和科研院校林立,滨湖新区的建设,紧邻合肥经济开发区等优势,保证了包河区经济综合实力连续多年位居安徽省44个城区之首,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第二位是庐阳区,作为老城区,其经济实力仍十分强劲,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最低为庐江县,由于庐江县距离合肥市区较远,经济影响力稍弱,产业为传统产业,即:农业和采矿业,经济综合实力较弱,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促进其经济发展。

图2 合肥市经济发展水平专题图

从社会服务水平分析,由图3可以看出,市四区与郊区县市存在明显差距,依据指标分析,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一是优质的教育资源集中在市区,如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郊区县几乎没有;二是医疗水平,优质的医疗机构集中在市区,其医疗设备、人员、投入等显著优于郊区县;三是交通设施完善,尤其是高速公路和铁路,大多在市区汇集,而其他郊区县除了合肥新桥机场在肥西县以外,高铁站、高速公路较少,且客流货运量较低;四是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气、社会保障等,市区的完善程度高于郊区。综上优势,市区的社会服务质量高于郊区县质量。

从生态环境指数分析,合肥市九区县的生态环境综合值处于[0.368,0.588]间,市区不再处于优势地位,如图4所示。综合分析,巢湖市最优,由于巢湖市草地、林地、水面、湿地、绿化草地、绿化林地和造林面积高于其他地区,故生态环境处于优势。第二位为庐阳区,其环境质量较高,即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的来源较少,这主要得益于该区工业能耗、工业污染和农业投入均值较低,企业多为高新技术企业,农业相关产业很少。

图3 合肥市社会服务水平专题图

图4 合肥生态环境指数分析结果统计

生态保护评价结果中,巢湖的优势十分明显,其自然环境具有很大的优势,水资源、绿化林地草地等均处于前列,因此生态水平最好,其他地区生态保护水平较为一致,差别不大。

从居民生活指数分析,合肥市九区县的居民生活综合值处于[0.197,0.448]间,如图5所示,市区中瑶海区略低于其余三区,分析原因,主要是人均绿化面积、水面面积和湿地面积处于劣势,但差距并不是非常大,由于市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保保障金等指标要好于郊区,因此相对还是较优。在郊区县中巢湖市和肥西县居民生活质量位于前列,依据指标分析,主要得益于人均居住面积及生活的周围的生态环境良好,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居民的生活质量多为个人感受,本文研究量化到人均居住面积、居住环境相关的要素和人均收入,处于郊区县的居民可能拥有较大的住宅面积和较好的生存空间与环境,故巢湖市和肥西县居民生活质量较高。

图5 合肥市居民生活水平专题图

4 结 语

根据合肥市城市发展质量评价结果分析,市四区在经济发展、社会服务水平、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上综合评价结果优于郊区县,具有明显的差距,并且市区之间差距较小,因此在城市功能分区上,首先将市四区和郊区县进行划分。

市四区功能分区:城市发展质量综合值、经济发展、社会服务和生态环境评价前两位均为庐阳区和包河区,在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结果中庐阳区、包河区、蜀山区排在前列,整个市区的城市发展质量相对均衡,并且通过指标对比分析没有明显的短板。

四县一市中,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结果巢湖市和肥西县居前两位;经济发展评价中肥西县和长丰县居前两位,与肥东县和巢湖市差距不大;社会服务评价中肥西县最高,长丰县略差,其他县市差别较小;生态环境评价中巢湖居首,优势十分明显,远高于其他区县,其余差别相对较小;居民生活评价中肥西县和巢湖市远高于其他县。总体分析肥西县和巢湖市优势十分明显,肥西县发展较为均衡,经济发展和宜居条件具有明显优势,巢湖市生态环境具有天然优势,因此在功能分区中,结合区县的实际发展情况,可以将肥西县和巢湖市功能定位为生态旅游宜居区,主要功能为建设生态旅游、生态宜居区,重点保护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经济。肥东县、长丰县和庐江县,相比市四区和巢湖市、肥西县,没有明显优势,肥东县综合发展水平略高于长丰县和庐江县,但是三级指标中没有体现出绝对的优势,基于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视角,将3个县功能定位为经济快速提升区,主要功能为依据现有的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经济。

以上区县的功能及定位是依据城市发展质量评价结果,结合实际情况,从经济发展视角出发提出来的,具有一定局限性,但其功能定位基本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属国情普查成果应用与城市发展质量评价的探索性研究,为合肥市经济发展和城市规划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巢湖市四区肥西县
我的妹妹唐果果
校园春色
巢湖市夏种夏管植保无人机大显身手
中心四区 买少见少,地价赶超房价
中心四区人气代表:中海学仕里——广钢板块少见小户型多房产品
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校园文化 硕果飘香
热烈祝贺安徽省巢湖市老年大学建校五周年
全力打造“四区”,建设美丽幸福新崇义
肥西县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村高中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