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管理专业高职与普通高校“3+2”联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2018-11-01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分段实训物流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传统本科教育理论性比较强,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弱。高职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岗位的实践动手能力,但宏观思维和管理能力不强;这都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一些脱节。 “3+2”分段培养就是吸取另种教育模式的优点,培养既有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和较高职业素养,同时又具有宏观思维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打通高职向本科过度的立交桥,整合高职和本科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层次和质量,实现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根据湖北省教育厅精神,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与武汉轻工大学就物流管理专业实施“3+2”分段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试点项目。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课程体系研究是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其中实践能力的培养又是项目研究的重中之重。虽然很多专家对该项目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所研究,但系统性、整体性有待加强。

1 “3+2”高职—本科分段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分析

广义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吃苦抗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但是目前大部分学校对学生社团活动、教科研项目实践、社会调查、志愿服务、自主创业等方面并不是很重视,师资和资金投入非常少。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力有限,这些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如何将物流管理的理念和职业素养融合到学生平时的活动中,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

“3 +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是一个系统。但我们很多联合培养方案的高职段实践教学体系和本科段实践教学体系割裂成各自独立的系统,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因此,我们需要将原有的高职、本科专业实践课程进行重新设置,课程内容有序调整,而且重点突出专业课程的实践技能。另外教学理念和监控体系还不完善,实践应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缺乏,实验、实训、实习条件有限,企业用工需求的不确定性,学生顶岗实习很难有保证等问题也需要解决。

2 物流管理专业“3+2”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定位

在“3+2”试点项目中,三年高职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技能,将学生培养成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两年本科阶段着眼于学生服务社会能力和物流管理专业技术的提升,要求比高职人才有更宽的理论基础和更强的解决问题能力,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扎实的管理学理论基础,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方法和现代物流技术,能在企业物流相关部门或物流企业从事计划、经营、组织、协调、策划等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3 物流管理专业“3+2”联合培养“四段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实践教学目标、内容、组织、教学条件等。其中,教学模式、实训条件、师资力量是实践教学体系最重要的三个要素。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物流管理专业“3+2”分段培养进行实践教学体系论述。

3.1 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紧密相关,并且服务于人才培养的定位。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构建了递进关系的“四段式”实践教学模式,主要由职业素质与创新创业训练、专业技能专项实训、专业技能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四大模块构成(见表1)。实践教学体系的四大模块在学生提升方面分段递进,同时有一定的交叉融合。职业素质与创新创业训练主要包括心里健康与素质拓展、素质教学与创新创业活动等项目,主要训练学生具备基本的职业素养,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职场抗压能力;专业技能专项实训包括计算机应用实训、仓储与配送实习、物流信息技术实习、市场营销实习、商务策划实训、配送中心设计课程设计、企业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物流工程与应用课程设计,主要对本专业面向的几个重要环节和技能进行针对性训练;专业技能综合实训包括专业综合训练、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主要通过学生到相关企业和实务部门参与专项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能力,进一步强化专业技能;顶岗实习主要包括生产实习和轮岗实习,学生在校读书期间到企业真实岗位上实习,引导学生适应岗位并融入素质、知识,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职业能力。

表1 物流管理“四段式”实践教学模式

3.2 实践教学条件

实践教学条件主要指在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提供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设施设备、实践教学软件等条件。首先,学校要不断加大校内教学投入,购买、更新教学设备,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和武汉轻工大学合作培养的“3+2”物流管理专业逐步建设了现代物流配送中心(主要用于仓储与配送实习)、物流沙盘实训室(主要用于商务策划实训和市场营销实习)、物流信息实训室(主要用于物流信息技术实习和计算机应用实训)、物流课程设计实训室(主要用于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撰写和资料查询),为校内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有利保障。其次学校要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校外企业实训基地。建立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资源共享机制。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与武汉轻工大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近年来不断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与苏宁易购、德邦物流、九州通、百世物流等20多家知名物流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为生产实习、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提供了稳定平台。

3.3 师资力量

实践教学的师资由校外和校内两部分组成。一是注重吸收行业的优秀人才参与实践教学体系和相关制度的制定和优化,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的论证和建设等项目,融合企业职业培训于实践教学。邀请行业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承担部分实训课程的指导。二是整合高职与本科的师资条件,做到优势互补。高职老师一般动手能力较强,企业工作经验比较丰富,职业氛围的营造能力较高。本科院校学生的理论研究和总结优势比较明显,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工作格局。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老师承担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仓储配送、计算机基础操作、商务谈判和市场营销实习等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武汉轻工大学承担各个课程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撰写。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也主要是企业指导老师承担。另外两个院校特别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多次组织老师下企业挂职锻炼和外出培训,努力打造真正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4 保障措施和建议

4.1 学校和领导重视并建立项目领导小组,保障项目实施

“3+2”分段培养对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来说都是一个试点,如果学校和领导不重视,很容易落入本学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来说“3+2”本科培养对学校招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它可以带动学校整体招生质量的提高,也是对高职院校品牌和的认可。很多高职院校仅仅把“3+2”分段培养作为招生的手段,没有在培养的战略上和教学的战术上重视。对本科院校来说仅仅把它当做“专升本”的一个项目而已,并没有给予很大的重视。所以建议双方合作院校从领导层面给予高度重视并建立项目领导小组来推进项目改革和实施。

4.2 建立课程实践教学保障体系

建立优选校内专业实践教师和校外企业指导老师为基础的教师保障体系,建立专业实践教学设备采购,维护保养,实训设备专人管理为基础的实训设备保障体系。校外实践基地由专门负责校企合作的职能部门和专业教师负责,做好与企业就实践时间和内容的沟通。

4.3 实践教学的督查、反馈、诊改体系的建立

建立企业、学校、社会等多方评价机制,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制度化。成立教学质量监督委员会,对教学常规工作和专项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班主任和专业负责人定期召开班会或学生座谈会,搜集学生反馈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定期召开会议通报问题并指定专人落实,形成质量诊断和改进的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循环。

4.4 合作院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3+2”分段培养需要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通力合作,做到资源优势互补。由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学

校在教学理念、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方面有很大差异,需要双方定期召开座谈会进行真诚的交流和沟通。在高职学习阶段,本科院校的领导和老师经常跟学生座谈互动,条件允许的情况让所有学生提前到本科学院参观交流。在本科学习阶段,高职学校教师经常到本科院校看望学生并听取学生的建议,为后续培养吸取经验。

5 结 语

“3 +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协同培养,需要企业和学校的深度融合。物流管理专业“四段式”实践教学模式只是一个初步的探索和总结,目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与之配套的系列教学资源和机制正处于不断完善和改进中,我们将密切关注“3 +2”分段培养的动向并借鉴其他院校的宝贵经验,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猜你喜欢

分段实训物流
一类连续和不连续分段线性系统的周期解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分段计算时间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3米2分段大力士“大”在哪儿?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