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论集纳

2018-10-31

对外传播 2018年8期
关键词:中美关系共同体联合国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王义桅在2018年7月9日《人民日报》刊发的《同舟共济,精诚合作,齐心协力,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注入强大动力》一文中认为: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不断涌现,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各国面临许多共同威胁和挑战。尽管如此,从长远和本质来看,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安全稳定是人心所向,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在这样的世界形势和时代潮流下,国际社会呼唤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对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更加渴望。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建飞在《美国研究》2018年第2期发表的《新时代中国外交战略中的中美关系》一文中认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从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国际战略出发,需要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然而,在美国进入“新时代”时,对华战略中的消极因素却明显增强。如果结合中美关系已经转型为崛起大国与守成大国的关系,可以洞见,中美关系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更加复杂。与此同时,中美关系也存在不少机遇。中美关系还远未到美苏冷战的程度,盡管存在走向这一步的风险。对中国来说,从国家根本利益着眼,应当守住底线,即尽最大努力防止中美关系走向全面对抗;在此基础上抓住一切机会开展同美方的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夯实双边关系的基础。与此同时,中国要一如既往地推进实施既定的外交战略布局,以便为中美战略博弈构筑更为宽广的有利空间,同时也为中美关系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戴轶在《法学评论》2018年第4期刊发的《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联合国改革为视角》一文中认为:当前,许多人虽然认识到了人类社会中日益增强的相互依赖性,但在现实中却依然信奉国家利益论、权力论,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艰难而漫长的。但是,自民族国家体系形成以来,人类一直在探索道路走出权力博弈的恶性循环,国际秩序的构建因此总是带着人类的思想色彩。人类命运共同体融合了东西方智慧,为新型国际秩序的构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案,能够对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起引领作用。联合国是全球性国际秩序的集中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能够从联合国起步,但不会拘泥于联合国。而联合国要继续维持全球治理中心的地位,就必须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迈进。从现实主义的角度讲,中国崛起和国际权力格局的分散化、均衡化,使联合国改革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发展有了更大的可能性。中国应积极推进联合国改革,实现联合国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互构。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董媛媛、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硕士生田晨在《当代传播》2018年第3期发表的《社交媒体时代短视频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一文中认为:短视频作为社交媒体时代建构国家形象的新生力量,以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传播方式,使国家形象得以在更大范围传播,更好地吸引受众、感染受众、引导受众。我国急需在短视频领域建构国家形象系统化的部署,重点结合我国对外传播的战略布局,打通官方和民间舆论场,形成国家形象战略传播矩阵,让国家形象传播更加立体化、全面化、系统化。

@人大重阳【何亚非:中美“新冷战”并非杞人忧天】外交部前副部长何亚非近日撰文指出:中美贸易战的发生不以中国意志为转移。这来自以“美国例外论”为思想基础的孤立主义、保护主义、民粹主义,以及特朗普大喊“就业回归、边境回归、美国梦回归”的“美国第一”的核心诉求。中美是否会从贸易战发展为全面对抗的“新冷战”?这种担心并非完全杞人忧天。中国应该往最好处努力,同时做最坏的打算。不低估也不高估“冷战”可能性,深刻思考双方面临的国内外严峻挑战,积极沟通,深入磋商。(2018年7月11日15:59)

@社科在线:【范玉刚:建构文艺理论中国话语】中央党校教授范玉刚认为:新时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构要基于中国文艺和审美现实,进一步推动中国文艺书写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普通中国人的心理情感变化及其价值诉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观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天是世界的天,地是中国的地,只有眼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同时真诚直面当下中国人的生存现实,我们才能为人类文明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文艺才能为世界贡献特殊的声响和色彩,文艺才能说“中国话”,也才能说“世界语”。这样的中国理论才能有效阐释中国道路,才能推动建成新时代文艺高峰,为和谐世界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独特精神价值。(2018年7月14日18:13)

猜你喜欢

中美关系共同体联合国
爱的共同体
联合国秘书长访问基辅
联合国就乌克兰局势召开紧急会议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朝韩“打到”联合国
“冷战与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