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有学生娃跟着《指南》吃出健康

2018-10-31

健康博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供餐宝塔营养素

□文/本刊记者方冰青

受访专家/赵栋浙江省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健康所

考虑到交通安全和时间因素,许多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在学校吃午餐,至于就读住宿制学校的孩子,一日三餐都需要在学校解决。因此学校的供餐安全和营养理所当然成为了家长们关心的问题。现在不少学校都会提前公布一周的食堂菜谱,那么,现有的学生餐是否能提供均衡的营养、满足儿童青少年的营养需求呢?

2017年8月,国家卫计委针对学生餐发布了行业标准《学生餐营养指南》(下称《指南》)(标准编号:WS/T554-2017),自 2018 年2月1日起开始施行。《指南》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等8八个单位共同起草,规定了6岁~17岁的中小学生一日三餐的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配餐原则等。该标准主要是针对为中小学生供餐的学校食堂或供餐单位。

表1学生每天能量和营养素供给量

表2学生每天食物种类及数量

此外,《指南》还对三餐比例、、三早、午、晚餐的食物种类和数量等作了详细的说明。针对指南,就家长们关心的孩子学校的营养餐问题,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健康所的赵栋医师。

Q:本报记者 A:赵栋

Q:6~17岁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指南》为何将这一阶段的孩子分成四个阶段?

A:6~到17岁的学龄儿童生长发育迅速,充足的营养是他们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的物质基础。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状况和生长发育情况,《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把6~17岁学生分成了四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学生在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及维生素的需求量都有所不同。

Q:与中国居民膳食宝塔相比,《指南》中"蛋类"一栏,相较于膳食宝塔 推 荐 的 40~50克 ,12~14、15~17岁两个阶段的推荐量都是75克;膳食宝塔"奶及奶制品"的推荐量膳食宝塔是300克,而《指南》是200~250克,这是为什么?

A:《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指南》是一个理想的饮食模式,《指南》是考虑到实际的供餐模式。尤其针对不同地区,经济水平也不一样。考虑到营养素的均衡性和现实的条件,作为优质蛋白质的来源,《学生餐指南》是降低了价格较高的奶类、肉类的推荐,提高了蛋类和豆制品的摄入量。虽然做了调整,但是能达到推荐量,各种营养素同样能达到人体的需求。

Q:与我国居民整体情况一样,学生群体也面临着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的双重挑战,2017去年5月首部《中国儿童肥胖报告》发布,我国儿童肥胖率不断攀升,针对肥胖的儿童,在饮食上有哪些尤其需要注意的地方?

A:儿童肥胖受遗传、环境和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良膳食结构、减少身体活动及不健康饮食行为会增加肥胖的发生风险。针对肥胖儿童,在饮食方面应改善膳食结构,摒弃不良的饮食行为。例如:增加谷薯类、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减少畜禽肉类,尤其是肥肉的摄入。家长或儿童可以通过《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合理选择零食,并且《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指南》指出对于高盐、高糖、高脂肪的零食选择最好每周不超过1次。少喝或者不喝含糖饮料。

此外,据赵栋介绍,2017年4月"营养校园"试点工作正式在浙江省师范大学附属义乌实验学校启动,随着工作的开展,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数据和成果,为实现校园学生营养健康产出有益的经验。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物不仅滋养着我们的生命,也承载着我们原始而深厚的感情。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普及让"营养"成为大众耳熟能详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饮食健康,但如今食物种类的丰富也超出了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难免使人眼花缭乱、难以取舍。科学的指导是孩子成长的助力剂,因此《指南》也可以用于指导家庭的膳食营养。家有学生娃,不妨参考《指南》的内容搭配饮食,以保证孩子的营养均衡,让日常的一餐一饭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供餐宝塔营养素
红船开新宇,宝塔耀中华
老年人护眼七大营养素
食物中的“有色”营养素
因人而异合理补充营养素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学校校外供餐管理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 发文加强学校校外供餐管理工作
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加强学校校外供餐管理工作的通知》
高速动车组厨房布置及设计原则探究
揭秘“食品级”肌肤营养素
文化宝塔 魅力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