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视角下的中国农村碳金融发展思考

2018-10-30严天喜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14期
关键词:碳金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严天喜

摘要:如何推动新时期低碳经济发展,探索农村碳金融发展模式,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十九大赋予生态环保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从低碳经济视角下,如何推动中国农村碳金融的发展,对创新碳金融的发展模式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思考。

关键词:低碳经济;碳金融;农村;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39-8114(2018)14-0133-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8.14.03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bstract: Nowadays,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 low-carbon economy in the new era and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rural carbon finance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ut also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s of the party's Nineteenth Congress gave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cepts. In view of thi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how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ural carbon fin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w-carbon economy, and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carbon finance. Finally,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and reflections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rural carbon finance were proposed.

Key words: low-carbon economy; carbon finance; rural areas; development model

隨着各国政府对全球变暖问题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各国一致的选择,而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金融政策的支持。目前,许多西方国家的碳金融从法规、制度、交易市场到市场参与主体、中介等均已经初步建立完善的体系,而中国在这方面相对要落后不少,因此探讨如何完善中国的碳金融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世界各国在工业发展中带来的巨大环境污染,人们开始对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因此,本研究从低碳经济视角下,探索农村碳金融发展模式,旨在为新时期农村碳金融未来发展问题做些有益的研究。

1 碳金融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1.1 碳金融的概念界定

根据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中对碳金融所提出的相关信息,能够将其初步认定为,服务于《京都条约》限制CO2排放量以上的金融行为,包括直接投资行为、碳排量交易行为、银行对碳金融贷款行为等。而中国并未有统一的定论,本研究认为碳金融是基于对碳交易性行为所提供的相关服务,因主要指金融类服务,故将其经济行为称之碳金融。广义概念对碳经济行为并没有限定,因此任何与碳交易存有金融关系的行为,均可被称之为碳金融。

目前,由于中国仍旧是发展中国家,故而仅需要履行《京都条约》中的部分约定,满足清洁发展机制(CDM)即可。故而,在狭义的碳金融概念中,即仅以满足CDM要求而进行金融活动。

1.2 农村碳金融发展实践的理论基础

中国的碳交易市场还会进一步的扩大,能够在交易市场购买碳排基金相关的金融产品等。因此,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和环保项目,农村是一个非常适合的场所,并能取得相当利润。在低碳农业发展进程中,已经明显感受到金融支持产生的一系列影响[1]。比如,陕西杨凌示范区设置了一种多方参与为体系的多元融资机制。利用一系列创新金融服务为节水灌溉、三沼利用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和贷款贴息等,大力实施绿色信贷政策,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绿色企业优先获得贷款支持,享受最大的利率优惠政策,有效地扩展低碳农业的相关融资方法。湘西南龙山县的金融机构,对农村的沼气发展提供大力的帮助和扶持,使该县成为了低碳农业建设的代表县,实施了“公司+协会+网点+会员农户”的决策,大力发展该县城低碳生态农业,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当地农业得到了增收和增产。

2 中国农村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融资机制不健全

中国相关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方法比较单一,过度依靠银行对低碳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工作,与银行信贷资金的相关工作并不匹配。银行从自身角度出发,为保证投资收益通常会偏向于发放短期的流动资金贷款,并不能够很好地与低碳经济发展工作相匹配,并且极度缺乏金融创新型的相关产品。

虽然中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但与西方国家比较,中国碳交易市场在性质和运行过程以及最终效益上和发达国家有着巨大落差。中国交易合约并没有达到一定的标准,中国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十分匮乏,利益补偿机制并不完善,存在很多问题,如全球碳金融相关问题以及没有定价权的问题。

2.2 效益转化不明显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看,金融机构向低碳农业项目发放资金扶持,使整个项目得以正常的运营,最终效益是社会共享的。在整个付出过程中,金融机构能够取得的效益远远比不上社会收益,并且还要承担整个项目过程中的一系列风险。与此同时,该项目投入成本比较大,回收的周期比较长,直接致使农业的相关收益大于在一定周期内的相关收益,但其贷款要承担的风险却远远高于农业的相关贷款风险。从风险和收益的视角来看,低碳农业项目很难促进商业性金融机构向其贷款的行为。

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农村是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机构共同存在的情形[2]。整个机制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农村金融的很多性质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三农”资金仍旧有很大的缺口,低碳农业是全新的生产模式。从中国国情来看属于刚开始发展,投入比较大、回收时间长以及要承担较大的风险等,商业银行抱着“惜贷”的态度。

3 低碳经济视角下推动中国农村碳金融发展的举措

3.1 优化产品结构,促进碳金融的效益转化

将农村金融和碳金融的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利用碳汇交易的方法来引起国外资金的注意,进一步扩展全新的农村资金渠道,让农村资金的授信方式和种类有全新的内容[3]。

1)培养农业保险市场和相关农产品期货市场。把低碳订单农业很好地开发出来,让农产品期货市场有一个更大的发展舞台,让农产品期货的种类更加丰富,不断鼓励相关企业进入农产品期货市场中。根据相关政策吸引商业保险公司也进到市场中,大力发展套期保值相关业务,让低碳订单农业和跟单农业保险的方式不断地进行扩展,让农村的保险市场进一步地向前发展[4]。

2)大力发行农业碳债券,打开低碳经济的大门。这种债券性质本身就是债券,是为了有效地补充农村相关资金的缺失而发行的,是严格按照一定标准,遵循相关体系的运行标准发行的一种债券,不但能够让交易双方的需求得到满足,也对政府的相关政策起到一定的呼应作用。

3)不断开发农村碳相关金融产品[5]。在碳金融市场中的相关衍生品极其匮乏,针对目前中国农村碳排资源以及碳减排市场,开发出一系列让双方都能获益的相关衍生品[6],在農村碳金融工作中是一条全新的道路。

3.2 构建交易平台,规范碳金融发展的融资

1)设置协调统一的交易平台。目前,中国没有相对完善的碳交易市场,每个地方都是各自运营和发展的,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因此,中国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一个协调统一的交易平台和市场,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实际需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对相关的种类和内容进行不断完善和丰富,在此基础之上,加快扩展规模,让相关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配置,形成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低碳经济和节约型的社会。

2)不断丰富低碳融资的渠道和种类。持续发展农村金融体系,需要不断扩展相关渠道,积极地开发相关融资的渠道。在发展过程中,利用好活跃在市场中的中小企业,按照政策的要求,不断地进行发展和创新。

3)建立和完善低碳经济相匹配的管理机制。金融机构应该反思自身机制,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正确执行环境信用的相关风险评估工作。在进行信贷投资的评估过程中,要客观衡量对方的相关风险,在问题发生之前及时扼杀在摇篮之中,建立完善的防范体系,把相关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配置。

3.3 完善法律法规,整合农村碳金融市场资源

目前,碳金融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来进行管束,对于相关的参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和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开展相关工作,定然会发生很多问题,产生很多阻碍,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关参与者的兴趣,所以,在这个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方面需要有一个完善的过程,在法律健全的情况下,给参与者信心后才能大力发展这个领域。

综上所述,加快推动农村碳金融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首先要加强法律法规层面的建设,从司法实践上确保农村碳金融的合法性,为监督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同时还要从技术平台以及管理层面进行强化,探索农村碳金融发展的新模式,为推动农村碳金融发展的良性循环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佘松涛.农村金融城乡一体化问题分析[J].时代金融,2015(10):74.

[2] 庞硕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1(17):236.

[3] 贺 亮,韩 鹏.在农村市场化建设中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发展研究——构建供给与需求、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平衡[J].农村金融研究,2017(9):52-56.

[4] 邵琳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发展研究[J].经贸实践,2017(21):100-101.

[5] 旷红梅.农业产业化与农村金融改革协同发展研究——以全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田东县为例[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4(2):25-29.

[6] 韩心灵.安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J].金融纵横,2011(7):53-56.

猜你喜欢

碳金融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的理论的基础及经济学价值研究
基于新能源视角江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与特色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低碳经济发展思路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