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起源的频发室性早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2018-10-30邱治芬范东晟尉希清张洪生谭洪勇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济宁右室起源

杨 坤 邱治芬 范东晟 尉希清 张洪生 谭洪勇

(1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济宁 272067;2山东省枣庄矿务局滕南医院,滕州 277606;3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宁 272029 )

室性早搏(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PVC)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发生于多年龄段的健康人及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据报道,室性早搏患病率约 6%,其中频发单形室性早搏好发于中青年患者,无性别差异[1-2]。最新研究显示,严重的室性早搏会引起心动过速心肌病(tachycardiomyopathy,TCM),其机制在于神经内分泌因子的激活和心脏重塑[3]。目前已经明确,室性早搏常见起源部位有右室流出道、肺动脉、二尖瓣、三尖瓣、左室流出道等[4]。本文观察了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和左心室室性早搏其神经内分泌因子及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及不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并成功行射频消融术的频发室性早搏患者105例,男42例,女63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动态心电图提示24h室早次数≥10,000次;停用抗心律失常药5个半衰期以上;射频消融靶点提示室早起源于右室流出道或左心室。排除标准:器质性心脏病(如先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肝肾功能不全,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影响测量指标的原发病;合并有其他严重疾病;合并有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未签署知情同意书。

根据消融成功的靶点部位将入选患者分为RVOT组和LV组。RVOT组60例,男27例,女33例。LV组45例,男19例,女2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男女比例、不良生活习惯、合并症以及室性早搏频次的基线资料(P均>0.05)。见表1。

表1 RVOT组和LV组患者比较

1.2 方法

1.2.1NT pro-BNP测定 射频消融术前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

1.2.2术前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检测 由专业的心脏超声医师行标准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在窦性心律下测得。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NT pro-BNP的比较

LV组血清NT pro-BNP(768.1±163.6)pg/ml明显高于RVOT组(618.8±185.1)pg/ml,t=-2.260,P< 0.05。见图1。

2.2 LVEDD和LVEF的变化

LV组LVEDD(54.3±5.7)mm明显大于RVOT组(47.6±4.4)mm,t=-0.221,P< 0.05。LV组EF(59.1±4.9)%明显低于RVOT组(65.8±3.6)%,t=4.200,P< 0.01。见图2、3。

图2 两组患者LVEDD的变化

图3 两组患者LVEF的变化

4 讨论

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也可见于多年龄段的健康人,曾被认为是良性病变,不会对心脏结构和功能产生明显影响[5]。近年来相关研究[6]否定了此观点,认为室性早搏会对于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产生影响,这种影响随着室性早搏负荷的增加而逐渐加重[7],尤其对于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者更明显[8]。目前观点认为,频发室性早搏,特别是心室低位起源的室性早搏,首先引起心脏血液动力学的异常变化,从而导致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异常活化,进而引起心脏的形态学改变,导致心脏重塑,继而产生心动过速心肌病[8 ]。

室性早搏的治疗首先是控制原发病,再基于危险程度分级,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高危的室性早搏可以给予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治疗。相关报道指出,射频消融治疗后,患者心脏的结构会逐渐趋于正常,左室的射血分数会有明显改善[9-11]。本文结果显示LV组血清NT pro-BNP较RVOT组水平高,且LVEDD明显大于RVOT组,而LVEF明显低于RVOT组。因此临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室性早搏频次和体表心电图的室性早搏特点,评估频发室性早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加强对这部分患者的宣教。评估频发室性早搏对心脏结构和功能影响的可靠指标是室性早搏的起源点高低和有无血清神经内分泌因子的活化[12-13]。因此,对于起源位置较低位的室性早搏患者要及早干预,去除诱因,积极寻找并治疗潜在的原发病,同时适当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或射频消融治疗,预防继发的心肌重塑和心功能损害[14]。

猜你喜欢

济宁右室起源
济宁华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儿童右室流出道微静脉性血管瘤1例
圣诞节的起源
奥运会的起源
山东济宁卷
济宁玉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肺动脉高压右室圆周应变
万物起源
万物起源
路过济宁(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