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更新观念,与孩子一起成长

2018-10-27何晓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零花钱误区家长

教育学指出,家庭教育是基于血缘关系亲情的维系,利用家庭得天独厚的优势,主要是依靠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是父母细雨润无声般的渗透子女的心田,而实施一种爱的教育和生活的教育。家庭教育基本上属于一种养成教育。因此家庭教育的成败与否,更多的是与家庭的自然、人文条件,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教养理念、责任、态度和方法等内容有关。在本人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发现了在家庭教育中容易出现的3个误区,这些误区都严重影响家庭教育的正面效应。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更新观念,与孩子一起成长。

误区一“这孩子我管不了了,老师您帮忙多管管,只管教育他,不听话就打,我们家长绝对支持老师的教育。”

这一类的家长认为家长管养,学校管教,或者这些家长由于多种原因没有照顾好孩子,没有教育好孩子,以至于出现教育不了自己的孩子的情况,并且在问题出现后,家长还推卸责任,把教育的问题完全依赖于学校,这不仅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给学校教育增加了难度。

误区二“爹妈辛苦生养你,现在翅膀硬了,想飞了,什么事情都和爹妈对着干,完全不顾爹妈的感受。”

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习惯把孩子当作是延续,或者为了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去爱孩子,管孩子,换句话说,中国父母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希望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每一件事,结果适得其反,孩子越叛逆,父母越失望,家庭关系越僵化。孩子不是风筝,是有思想的人。

误区三“苹果手机都换了几个了,想要什么我们都满足,零用钱我们也没少给,可是成绩越来越差,脾气越来越臭,越来越不懂事。”

这一类的父母通常能掙很多钱,但是没有心灵上的交流,并且认为无条件的满足孩子的需求就是爱孩子,其实这样会使孩子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只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长大后缺乏上进心,父母一旦不再提供好的生活条件就会埋怨责怪父母.

以下是给爸爸妈妈的四个忠告:

一、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孩子的内在品质主要是受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影响形成的,学校主要是以学习社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场所。美国教育家斯特娜说过 ,孩子成长为天才,还是俗物,全部掌握在父母手里。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高度。学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也不能替代学校教育,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是各司其职的。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也就是说,家长有家长的责任,老师有老师的职责,家长与老师做到最好的配合,才能培养出更多人格完善、志存高远、德才兼备的孩子。很多教育大师都将家庭教育放在首位,像夸美纽斯就提出,家庭教育是母亲膝前教育。表明了:第一,家庭教育从小抓起;第二,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做基础,孩子接受学校教育会遇到很多坎。因为,一旦孩子进入学校以后,学校都要以它特有的模式,按既定目标,去进行有计划的、统一的再造性“加工”。这时家庭教育给予孩子在品质、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素养,就能够显现出特有的效能来了。

二、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孩子是什么?孩子不是玩具、附属品、机器……最简单的解释就是“人”,孩子是一个有思维的人,我们的父母总喜欢把自己的地位抬的高高的,总是摆出父母的权威,总是觉得自己走过的路比孩子吃过的盐还多。明显这是一种不尊重的态度,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试问这样一种不平等,你怎么能让孩子觉得平等?难怪大多数孩子其实都是屈从。很多父母觉得自己对孩子说的话孩子总是不听,父母就要摆出父母的架子,要求孩子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事,用强硬的手段压制孩子,把亲子关系僵化了,孩子很难心服口服。放低姿态,用平等平常心跟孩子对话,虽然父母给予了孩子生命,但并不代表父母就能主宰孩子的一切。所以想要和孩子成为朋友,前提是父母要放低姿态,无论是跟孩子说话还是讨论,都要记得平常平等的原则。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情,父母爱孩子是一种本能,懂孩子、理解孩子才是一种教育智慧。

三、娇生,但是不惯养

捷尔任基斯说,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他们的任性要求,他们长成就会堕落,成为意识薄弱,自私自利的人。父母溺爱孩子,宠溺孩子的心理当然可以理解,然而父母所谓的溺爱孩子,不过是父母的自我补偿,因为父母从未得到过溺爱,所以会倾尽所有,在孩子的身上补偿回来自己的遗憾,且不说他们有没有想过孩子在溺爱之下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们只是用着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孩子,这并没有错。你溺爱你的孩子,生活却不会惯着他。你舍不得教育孩子,社会有一天会替你教育。为了孩子的将来,作父母的有时还真的必须恨下心来理性一点,适当地宠爱孩子是应该,但不能过度,要把握其中的分寸,毫无原则的过度宠溺,对孩子有百害无一利,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不要等到孩子长大不成器了才后悔莫及。

四、Money is not everything

父母传给自己孩子的仅仅是物质财富,没有精神财富作依托,物质财富是一把“双刃剑”。孩子金钱观念的培养之所以重要,因为它不仅是财富能力的教育,更是一种品格教育和责任教育。需要明确的是,教育孩子不看重金钱的根本目的是减少攀比心和虚荣心,而不是让孩子不在乎金钱,大手大脚,更不是让孩子坐享其成,让孩子变成啃老。因此,一方面,家长要了解孩子的消费需要,再给孩子合适的零花钱。另一方面,家长要教孩子管理自己的零花钱。例如,每个孩子过年都有压岁钱,家长可以将其中一部分留给孩子,或者都留给孩子,但是要跟孩子一起计划如何花费,在尊重孩子意见的同时指导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零花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指导孩子的消费行为事实上,让孩子做家务或者做一些有益的劳动,自己挣零花钱。

曾经在一个网站上看到一位老先生自己是这么形容与子女的关系:亦父亦师亦友,其乐融融、其情切切、其心甜甜。我想这大概就是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吧,每一个孩子就如同含苞欲放的花朵一般,待我们悉心呵护、静静守望,直至茁壮成长。

作者简介:何晓(1988.9-),女,民族:布依族,籍贯:贵州都匀,研究方向:教育学。

猜你喜欢

零花钱误区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零花钱大作战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零花钱就是随便花的,咱别干涉
家长请吃药Ⅱ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零花钱
我的零花钱飞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