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乡结合部“问题学生”的现状与对策

2018-10-27张锋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10期

张锋

【摘 要】当下,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结合部范围也随之扩大。这一区域大多是些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生活压力大,疏于管教,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异常突出。本文通过从家庭、学校、社会对“问题学生”形成原因的分析及作为教师能够采取的对策进行粗略探讨。

【关键词】社会经济;城市化;城乡结合部;教育问题;對策

一、城乡结合部学生的现状

(一)学校层面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民进城买房,乡村学校生源减少,而民工子弟学生恰好以暂住者身份就学。校舍简陋,多媒体设备更新换代不及时,学生实验仪器达不到中心城区标准,教师大多抱着养老的心态来此地教书。“今年来,明年走”是常有的事,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校长也倍感无奈,更别提教学任务了。

(二)学生层面

城乡结合部学生从千里之外随父母亲走来,背井离乡,面对陌生的环境,氛围,一步所知的外部世界。面对如火如荼的工地和鳞次栉比的高楼,他们没有主人翁的意识,有的只是过客式的居住环境。面对学习,他们没有参考书,笔记本电脑,有的只是老师和爸妈教的乖乖听话。他们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老家的教材和这里的不一样,为什么老师没有家乡的和蔼可亲了,为什么对同学们都没有昔日同伴的归属感?他们只能默默忍受这一切,可能待一年,也可能很多年,或许明天爸妈就换到其他地方工作了也不一定。但唯一不变的,是借读生、外地人、民工子女的身份。

(三)环境层面

在义务教育基础阶段,学校和老师都比较喜欢习惯好、成绩好、讲文明、懂礼貌的学生。毋庸讳言,城乡结合部的学生成了另类,厌学、自卑成了常态。在这么一个整体氛围都处于当地教育下等的环境中,学生想要出类拔萃,难度可想而知。每天放学后在昏暗的灯光下,堆满杂物的桌面,断断续续的叫喊声和电视机声中完成作业。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自制力差,对未来没有概念,易受当下环境的影响。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对老师的教导不当回事,草草完成作业后,看电视,玩游戏,上网。父母的听之任之随之,长此以往,松散的习惯一旦养成,想要改变难上加难。

(四)社交层面

西班牙著名诗人塞万提斯有句名言:“看你的朋友,就可以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如果身边的朋友都是来自异乡的民工子女,其个人习惯、行为存在问题,耳熏目染下,最后大家都变成了“另类的学生”。

(五)家庭教育层面

伴随着改革开放下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丰收,部分家长觉得现在手头宽裕了,好的情况下一个月能挣万把块钱,渐渐从土地解脱出来,融入到城市社会中去。也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始关注孩子的发展,可是缺乏对孩子教育最起码的常识。他们认为对孩子好,就是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而缺乏对孩子精神世界的关注,或者说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关注。对孩子听之任之,久而久之就变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了,难有一个正常学生该有的包容与善心。或者稍微做错事就大声责骂,拳打脚踢,语言粗鲁,棍棒相加,这样的教育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是一种伤害,很容易在他们心里种下仇恨的恶果。

二、城乡结合部学生的对策

(一)政府的扶助

首先,应完善城乡结合部初、中、高级教师的配备比例,并留有一定的高级岗位空缺,以待优秀人才。在县管校聘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优秀教师的流动,在领导及教师代表打分和末尾淘汰制的基础上,实行大比例的城与乡直接的流动。其次,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周围的违规摊点,游戏厅、台球厅、发廊、歌舞厅等场所严重影响到中小学生的正常学习,一些丑恶的现象更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温床,政府应大力整治,限制其在学校周边发展。最后,保障教育设施的投入,让城乡孩子也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整洁美观的图书室里,规范现代化的实验室里,过着本该属于他们的童年。

(二)学校、教师的责任心

青少年无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对知识的渴望非常迫切,如果不能及时对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他们就有可能不加选择地去学习那些腐朽没落的东西,从而使他们的知识结构、道德取向、行为模式、价值观形成等打上坏的烙印。[1]教师对后进的学生不能轻视,严禁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更不能以言语讽刺。对于屡教不改的,不能任由其发展,学校应无条件介入,建立个人档案,适时跟踪,记录,对其发展做到了如指掌,并加以干预,以求达到改观的目的。

(三)家庭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任何行为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作为家长,首先强调自己的责任,不是往学校一送了之,对于孩子的发展,应时刻关注,多与班主任、任课教师沟通孩子的近况,关心孩子的交友圈,他的作业完成情况及个人的思想动态。其次,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最后,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要随意出脏字,更不要棍棒随身,多以讲道理谈心为主,让孩子在良好的文明礼仪环境中成长。帮助孩子树立起正确的道德观、思想观和价值观。孩子在学校如果遇到不快乐的事情,回到家里,父母能做得就是:尽量了解事情的起因和经过,以及孩子为什么不开心。父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态度,因为孩子出生时是一张白纸,白纸上画的画是否快乐,要看父母给予孩子的生长环境是否积极。[2]

(四)学校、社区、家庭相互促进

问题学生的出现,不能单单依靠某个群体去解决,要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相互协调,相互督促,帮扶。学校、家庭要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老师需定期跟家长通报孩子在校表现,包括学生成绩、行为态度,不能只报忧不报喜。家长也应及时与老师沟通其在家的状况。同时,社区与家庭的交流也必不可少,对于严重体罚,非正常教育的要敢于干预,协助政府管理好问题家庭。同时,社区应加强宣传,防止未成年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做到与家庭在同一角度下关怀关爱城乡结合部的学生。

古语有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泥,与之俱黑。”学生的成长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休戚相关。问题学生的出现,也必然说明我们的教育、社会、家庭出了问题。随着城乡结合部的面积扩大化,问题学生的增多,这一难题已到了避无可避的程度。只有正视这一问题,通过多部门,多群体相互合作方能使学生的身心最大可能地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艳辉.”问题少年”矫治体系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61-62.

[2]胡李雨.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