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励策略在中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8-10-27李伟东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抽奖意愿鸡蛋

李伟东

一、激励策略对中学生的重要性

“被人認可”是每个人内在的、深层的需要,认可表现为肯定、鼓励、信任,最直接的表现是表扬。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性本质中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詹姆斯还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赏识后,其能力是以前的3~4倍。

在中学阶段,孩子们进入了青春期,随着体内激素的分泌,他们会变得新奇、狂躁、焦虑、敏感、逆反,他们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他们希望得到关注,得到表扬,得到奖励。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调整内心的失败感或者挫折感。如果我们不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只是一味地给孩子施加压力,他们的情绪就容易暴躁,容易跟我们起冲突。有些青春期的孩子,甚至会采取一些几乎是自我毁灭的行为来消解或转移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压力。例如:离家逃学、打架斗殴、早恋叛逆、自伤自残等等。

二、全面激励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激励是一种常用的策略,例如,每当学期结束,学校都会给成绩好、表现好的学生发奖品、奖状。这是我们传统的激励手段,这是一种针对结果的激励,受激励的范围相对较小,是一种面向“精英”学生的激励。

其实,相对于极少数的“精英”学生而言,大多数的“平凡”学生更需要得到激励,他们大多数人付出的努力不见得比那些“精英”学生少,但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没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于是,他们收获的结果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批评和质疑,一个人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其内心必然是倍感压力,备受煎熬。

有一次,一位在我的课程中收到我自制作的奖状的学生喜极而泣,激动地对周围的同学说,我上学十几年了,这是我第一次收到奖状。可见,激励对于一位平凡的学生来说,更加难能可贵,也只有通过激励,才能让一个表现平凡的学生走向非凡。如果我们能通过激励使一群平凡的大众走向非凡,那么,我们就能创造一个奋发向上、你追我赶、万马奔腾的大好局面。

三、多维度激励策略

如前所述,大多数教育者都会对表现优异的孩子给与激励,而对于表现平平甚至是调皮捣蛋的孩子则没有激励的意愿和办法;也有的人会认为,对于调皮捣蛋的孩子,我们不进行批评教育,不给与惩罚,而是给与他们鼓励,那难道不是纵容他们犯错误吗?

其实,爱调皮捣蛋的孩子其实不是一直都是在调皮捣蛋,我们在他们表现稍微好一点的时候,给与他们表扬,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就拉近了自己和这些孩子的关系,使他们至少不会成为自己教育工作的对立面,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孩子“只要给点阳光就灿烂”,他们会主动帮我们做好工作。

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孩子,根据不同的情境,就应用了各种不同的激励策略。

(一)优秀奖、进步奖

这种奖励就是传统的对于认真学习的孩子的激励,比如,给前十名交作业的同学发奖,给学习有进步的同学发奖。

(二)抽奖、随机奖

我偶尔会碰到这样一些班级,整体气氛比较沉闷,调皮的孩子比较多。要把这种班级的学生激励起来,单靠传统的办法显然难以奏效。于是,我采用了抽奖的办法:运用计算机技术面对整个班级的学生抽奖,这样,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获奖的机会,即使是那些平时表现平平或表现较差的孩子也有同等的获奖机会。

通过这种办法,我不动声色地激励到了那些各方面都比较弱的孩子,让他们的眼睛里闪耀出希望的光芒。

(三)积极行动奖

让学生做一件极其简单的事情,比如,我让学生在课前去发现并捡起课堂里面的垃圾,只要他们任何一个人做了,就给与奖励。因为这件事情做起来极其简单,并且马上就能得到奖励,所以,学生们表现很踊跃。

(四)意愿奖

意愿奖是一种让学生想取就取的奖励。比如,课前,我在讲台上准备好几个熟鸡蛋,不做任何说明。学生走进课室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视而不见,这表明这些鸡蛋对于他们并没有什么吸引力;然而,也有学生会问,“教师,这鸡蛋是不是熟的?”“教师,请你给我吃一个鸡蛋,好不好?”,这部分是有意愿要吃鸡蛋的学生,只要给他们肯定的答复,他们就可以自取。这种方法看似漫无目的,但正是这种不具功利的行为,有效地识别了学生的需求和意愿,正对学生的胃口,悄悄地温暖了学生的心田。

四、激励的类型

(一)精神激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赞许的点头和亲切的话语等都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爱的鼓舞,一种情感的交融,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如果能够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表扬,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说“你真棒!”,效果就会好得多。

学科教师本身也可以以自己本人的名义给学生发奖状,象美术老师、信息技术老师能够用自己本身的学科优势设计出个性化的奖状,效果更好。

(二)物质激励

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和斯坦尼尔给激励下了定义:“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这其中的内涵就包含了物质激励。

《陶行知的四颗糖》就是恰到好处地使用物质激励学生的经典故事,如果我们能学好使用物质激励,那我们就更能够向名师靠拢。

总之,给学生多一点欣赏鼓励,多一点期待关注,多一点尊重、多以点宽容,多一点浓厚的人情味,就可以让学生个性的张扬在自尊、自信中快乐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抽奖意愿鸡蛋
开学大抽奖
大抽奖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认识鸡和鸡蛋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