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斯金纳强化理论指导下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对策

2018-10-27范喆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10期

范喆

【摘 要】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在各阶段都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反映出师生交流不顺利的问题和学生对英语课不感兴趣或畏惧的消极心理状况。因此,本文以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为依据,针对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总结出几点可行性的对策。

【关键词】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积极强化;消极强化;初中英语课堂沉默

一、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斯金纳是美国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强化理论是他学习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和基础。强化( reinforcement) 是斯金纳从巴甫洛夫那里借用来的一个概念,但是发生了变化,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指伴随于条件刺激物之后的无条件刺激的呈现;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是指伴随于行为之后且有助于该行为重复出现的概率增加的事件。即无论任何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刺激,只要在某个行为之后出现,并且令该行为再出现的概率增加,这一过程就叫做强化。

(一)强化与奖励

在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中,他强调了“强化”与“奖励”的内在联系。他认为习惯的形成需要积极的奖励,如果没有这种及时和必要的奖励,有机体是不可能形成某种习惯的。有机体在多次形成比较复杂的行为并将其巩固下来。

但是,斯金纳认为在“强化”和“奖励”之间必须作出区分。受到强化的行为一定是得到了加强,而受到奖励的行为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得到加强。对此,斯金纳这样解释说:我们称一种事物为强化物,是当它能够在现实中使某种行为得到加强时才这么称呼它,即我们是根据事物对行为的作用来定义强化物的。而奖励一词不包括强化一词所包含的加强作用,像奖品、 金钱、 荣誉之类的奖励,有时确实可以加强它们所奖励的行为,在这时它们可以被称为强化物。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奖励都可以使行为得以加强。而且斯金纳还指出奖励对行为的加强作用并不是立即表现出来,而有效的强化物对行为的加强作用则是立即表现出来的。另外,他认为奖励是对与愉快情景相联系的行为的主观解释,而强化则是一个中性术语,是要根据可观察和测量的事件来加以讨论的。

(二)正强化和负强化

斯金纳根据强化物的性质,把强化分为积极强化(possitive reinforcement)和消极强化(ne gative reinforcement)又称阳性强化和阴性强化或正强化和负强化。积极强化是指由于一刺激物在个体作出某种反应( 行为) 后出现从而增强了该行为( 反应) 发生的概率,该刺激物称为积极强化物。例如,当个体作出某一行为后,给予他食物、钱或者表扬,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受到积极强化,这些食物、钱或者表扬就是积极强化物。消极强化是指由于一刺激物在个体作出某种反应( 行为) 后而予以排除从而增强了该行为发生的概率,该刺激物称为消极强化物。

二、英语课堂沉默现象及原因

沉默通常發生在特定环境中的交际主体之间,而课堂沉默则是一种发生在课堂语境下的交际行为。课堂交际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因此对课堂沉默通常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英语课堂沉默既包括教师的沉默也包括学生的沉默,狭义的英语课堂沉默则单指课堂互动和交往中的学生沉默现象。本文主要是针对狭义的课堂沉默作出相应的对策。

(一)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交互过程,特别是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至关重要,但在课堂中笔者发现课堂上有个别学生总是会东张西望、做小动作甚至做出了一些干扰课堂活动的行为,但大部分学生扮演着听众的角色,只是安静的坐在座位上,不知道是在认真听讲、思考问题还是在开小差。有的学生整节课都没有抬过头或者与同桌低头闲聊。众所周知,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必要和重要的环节,是师生间重要的教学互动行为。课堂沉默的具体表现为老师在讲台上提出问题,学生对老师的提问保持沉默不语毫无回应、知而不答、拖延回答时间、退缩或者畏惧回答等行为,严重妨碍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有效获取和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

(二)课堂沉默原因

1.学生因素

在现实生活中,虽然大部分地区小学都开设了英语课,但是很多初中学生在入学时英语基础几乎为零,有的甚至已经给自己贴上“英语差”的标签。而初中的教材又是按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听说能力来编写的,对于有些西部地区学生难度较大。

2.教师因素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课堂里,教师往往都是课堂的中心,长期采用 “填鸭式”的教学。教师控制着整个教学课堂包括讨论的话题、内容和全过程。学生很少被给予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回答问题。教师的“满堂灌”无疑会让学生失去思考和表达的机会。学生尊重教师的权威,只是听和记,不去回答问题,更不会对教师讲授的内容产生质疑。这种模式的上课方式严重的束缚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应用,也导致了课堂沉默。

三、强化理论指导下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的对策

《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性质中提到: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回答问题,尽可能多的说英语,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思维能力尤为重要。因此如何应对课堂沉默现象,实现培养学生能力摆脱“哑巴式”英语教学,笔者在强化理论的指导下总结日常教学,获得了以下教学经验应对初中英语课堂沉默现象。

参考文献:

[1]Skinner B·F(1961), Teaching machines[J]. Scientific American. November. 90-102.

[2]Skinner B·F(1969), Contingencies of reinforcement: A theoretical analysis[M].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3]Jackson.(2002), Reticence in Second Language Case Discussion: Anxiety and Aspirations. 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73): 17-21.

[4]谢应宽(2003). B·F·斯金纳强化理论探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110-114

[5]彭宁红(2011).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与英语语言教学[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3):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