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随风潜入“课”润物细无声

2018-10-27邵双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渗透数学教学德育

邵双

【摘 要】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而有句话叫“百年教育德育为先”。在从事教育事业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和数学老师,因此经常会在数学课上教育学生,也会在班队活动课上渗透数学知识。因此我就在思考:如何把数学教学和德育教学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让孩子们在数学课题中不知不觉受到德育教育,又能在德育教学中恰当地引入数学知识,这个成为了我的探究目标。

【关键词】数学教学;渗透;德育

一、探究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切入点

(一)利用数学历史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教学是以教学数学知识为主,结合教学过程抓住德育因素有机自然、适时适量地进行渗透。以中国数学的光辉历史和杰出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著名的勾股定理是西周数学家商高最早提出来的称商高定理,刘徽首创“割圆术”科学地得圆周率,祖冲之对圆周率进行运算得出杰出成果3.1415926。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可以多给学生讲讲这方面的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能将这些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二)利用数学知识渗透德育教育

例如:教学“时、分、秒”时,在学生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学生数脉搏、读书、写字、跳绳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有多长,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从而适时地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教学“元、角、分”时,可教育学生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希望全班同学在平时的生活中都能做到勤俭节约,合理地使用人民币。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三)利用教师自身素养渗透德育

教师对学生的耳濡目染会引起学生很多的改变,老师自身对学生的感染,同样具有无形的德育渗透作用。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识记在心,因此老师不但在课堂上应为人师表,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谨言慎行,让学生耳濡目染,才能在学生中潜移默化,正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另外,上面所说的所有切入点,都需要教师的合理利用和引入才能有效地发挥出其中的作用。如何利用数学基本知识通过恰当地方法表现出来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时、分”的认识时,她是这样引入课题的:演示举世瞩目的中国“神舟五号”成功升空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五号”发射时间是几时?结束时,再演示“神舟五号”成功返回的画面,让学生说出“神舟五号”返回的时间是几时?教师通过联系生活中出现的振奋人心的大喜事来引出课题和收尾,这样既能及时让学生了解一些外界的信息,又能及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二、探究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飯来。那么在我们如今教学资源丰富的情况下,该如何去利用好这些“米”呢,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一)采取对比法。

就是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数学学科渗透德育,不光以教材为基础,还要适当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及德育活动,使之相得益彰。

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把我国以前和现在的题目进行比较 ,通过对比法让学生有所感触,如:教材中80年代一座年产钢600万吨的钢铁厂,需要25000个工人。可补充新资料:90年代生产同样的产量,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生产只需4000人,使学生懂得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介绍解放以来我国粮食产量依靠科学技术逐年增长,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对比,不仅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来生产有了迅速的发展,还可以了解到科学技术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进而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学生加深了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采取联系法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例如1:学习统计知识,可结合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下册统计“白色污染”,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又例如:在教学《比例尺》这部分内容时,练习中,我要求学生们找一张中国地图量一量:北京和台北之间的图上距离,算出实际距离。使孩子们了解北京到台北的实距距离与家乡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差不多远。我在此结合台湾的局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3:《变化的量》一课时,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能举一举身边有关联的两个量吗,其中一个量的变化会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

生1:我的年龄变化会引起我身高的变化。

师:说的很好,还有别的吗?

生2:年龄的变化会引起体重的变化。

(这时,老师发现有学生在自己随意地交头接耳。)

师:说的很正确,老师来举个例子,你们上课讲话的次数会引起老师生气的次数的变化。

这时,学生们马上安静了下来。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恰到好处地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应该尊师重教,上课应该尊重同学和老师的发言。

三、总结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到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德育的策略性,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们应该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使学生各方面和谐地发展。让我们带着阳光般灿烂的笑容走进课堂、走进春天,去播种期待、播种心灵、播种真情,去塑造明天的主人,托起未来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孔企平,马云鹏.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J].沈阳:小学数学教育.2003第2期

[4]金美琴.如何促进有效的数学交流[J].上海:小学数学教师.2003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渗透数学教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