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生活数学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018-10-27武亚哲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经验情境生活

武亚哲

一、创设情境,引发学习需要

数学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并且逻辑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一般记忆力较好,有较强的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较差。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课堂教学中,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通过问题情境的提出,使学生有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法”这节课时,创设“逛超市”情境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逛过超市吗?谁来说一说逛超市的经历和体会?

指一个名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师:这个周六,明明和妈妈一起到大福源买玩具,妈妈挑了一个标价25元的玩具,明明挑了一个在5元至9元之间的玩具,可以怎么买?请同桌合作选一选,看看有哪些不同的买法;再算一算,共花了多少钱?

以往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多采用让学生摆小棒总结出计算方法,然而學生对为什么要学这一类的加法,学习这类加法做什么、有什么用途等,都不是很清楚。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我巧妙设置了与学生生活经历接近,学生感兴趣的购物情境导入新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设计活动,满足成长体验

在体验性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认知方面的知识,而且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实践方面的知识。作为老师要树立“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观念,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是活动,活动的过程即是学生参与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精心设计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切身体验,让他们在活动中主动、活泼地发展,在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不断成长。

三、联系生活,引导主动学习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就是脱离实际。”小学数学中的大部分学习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基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他们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到亲切、有兴趣。

例如: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进行年龄的比较、身高的比较、轻重的比较,要准确的说出结果,就需要我们动手量一量、称一称、算一算,这些都离不开数学。又如:在教学《搭配》这一课时,出示学生平时 爱吃的营养套餐

星期一菜谱

荤菜:牛肉丸子、爆羊肉

素菜:白菜、冬瓜、油麦菜

1份盒饭只能1个荤菜和1个素菜

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生1:我把肉丸子和白菜搭成1盒,我又把冬瓜和肉丸子搭成1盒,还把白菜和爆羊肉搭成1盒……

生2:我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请看这是我写的,牛白、牛冬、牛油、羊白、羊冬、羊油,这样就是6种

师(启发大家思考):这里有没有遗漏或重复的?你们是怎样判断的?

(设问击中要害,顿时大家的思维由“无序”到“有序”,上了一个台阶。)

生3:我通过画图知道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

白 白

牛 冬 羊 冬

油 油

生4:我也通过画图找到了6种搭配方法

牛 牛 牛

白 冬 油

羊 羊 羊

生5:我画的比他们更简洁

1 1

A 2 B 2

3 3

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走向生活。

四、利用生活问题,激发学习自信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形成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数学的初步经验,教学中,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经历将生活经历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例如应用题训练是指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再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

总之,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处理,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有机的将生活经验提炼为数学活动经验,从而积累了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

猜你喜欢

经验情境生活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