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欧6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

2018-10-26

汽车与新动力 2018年5期
关键词:冷却器冷却系统元件

(上汽集团商用车技术中心,上海 200438)

0 概述

冷却系统是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重要辅助系统之一。发动机的冷却系统按冷却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水冷和风冷两大类。风冷发动机是采用高速空气流直接流过气缸盖和气缸体的外表面,对发动机进行冷却。水冷发动机则是利用冷却液吸收高温零部件的热量,然后经过循环系统,通过散热器将热量传给空气。在发动机概念设计阶段,需要对冷却系统各元件处流量需求进行初步定义,并确定冷却系统方案。这对发动机处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以及设计最优水泵排量有着重要意义。

1 冷却元件流量需求定义

1.1 发动机目标性能及基本设计参数

该发动机以满足欧6排放为目标,同时采用高、低压废气再循环(EGR)形式,每缸四气门,采用两级增压、双顶置凸轮轴、带液压挺柱的滚子摇臂及闭式曲轴箱通风,配备水-空中冷、变排量油泵和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发动机目标外特性见图1。

图1 发动机目标外特性示意图

1.2 冷却元件流量需求定义

在冷却系统方案设计前,需根据发动机设计目标,结合发动机开发经验,根据基本热力学理论对各冷却元件流量需求进行预估。

柴油发动机燃烧放热在工作循环中转化为以下几个部分:柴油机有效功、排气热损失、传入冷却介质的热量、机油热损失和其他热损失[1]。柴油机的热平衡方程为

Qt=Qe+Qw+Qo+Qr+Qres

(1)

式中,Qt为燃料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Qe为转化为有效功的热量,Qw为传入冷却介质的热量,Qo为机油带走的热量,Qr为排气带走的热量,Qres为余项损失。

根据柴油发动机热平衡试验数据显示,有用功约占燃油总发热量的20%~40%,废气带走的热量约占35%~45%,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包括机体缸盖散热、机油冷却器散热、中冷器散热)约占15%~25%,余项损失约占2%~10%。对于额定工况,有用功占38%,排气散热约占38%,冷却水带走热量约占21%,余项损失约占3%[2]。

由于该发动机水冷式中冷器计划应用于单独的冷却循环中,采用独立的散热器及电子水泵,因此传入发动机冷却循环的热量不包含此部分。根据热平衡试验数据并结合发动机开发经验,基于目标额定功率(P0)预设部分冷却元件冷却需求为:发动机机体冷却需求(εengine)为50%P0;发动机机体、缸盖总冷却需求(εhead)为60%εengine;机体冷却需求(εblock)为40%εengine;机油冷却器冷却需求(εoil)为10%P0。

对于高低压废气再循环(EGR)冷却器目标冷却需求,参照了同排量对标机型最大EGR率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

表1对标机型EGR冷却器气侧参数

项目高压EGR低压EGR气侧流量/(kg·h-1)37.164.9气侧压力/(mbar①)11.772.35进气温度/℃685.4589.5出气温度/℃135.4106.0

①为了符合作者本意,本文仍沿用部分非法定单位——编注。

参考表1中数据,结合冷却器供应商经验换热效率(η)范围一般为90%~96%,根据公式(2)

(2)

式中,Q为换热率,Cgas为气体比热,M为质量流量,Tin、Tout分别为气侧进、出口温度。预估高、低压EGR冷却器冷却需求分别为6.5 kW和10.0 kW。

对于散热器散热需求,冷却需求总和预设散热器热量为110 kW[3]。

考虑到各冷却元件的换热需求,根据公式(2)并结合供应商提供相关零件的性能参数,定义各元件目标冷却液流量。对于目标流量评价点转速、机体、缸盖、机油冷却器、散热器设定的最大功率时转速为3 600 r/min。对于EGR冷却器,高低压EGR冷却器分别定义在各自EGR率的最大工况点,对应的发动机转速分别为3 000 r/min和2 400 r/min。暖风流量需求由整车热管理提出。最终各元件流量需求如表2所示。

表2 发动机冷却循环冷却各元件流量目标

2 冷却系统方案设计

2.1 设计各方案

发动机冷却系统为保证车辆有更好的冷起动性能,采用机体和缸盖分流冷却形式,该冷却形式需额外采用一个机体节温器。基于目前状态,设计了几种冷却方案,如图2所示。

图2 各设计方案图

2.2 各冷却方案一维对比分析

为选择最优的冷却方案,使用软件为GT-Cool,采用一维CAE方式对各冷却系统方案进行评估。

对4个方案大循环状态及小循环机体节温器关闭状态,整个系统的压力和各自在转速3 600 r/min评价点的流量分布进行对比。

分析时水泵用定流量水源等效,首先需根据公式(3)预估整个系统的冷却水循环量Vw

(3)

式中,Δtw为冷却水在发动机循环内的允许温升,取6~12 ℃;rw为水的比重;cw为水的比热。

按照散热器散热量为110 kW,根据式(3)计算得出节温器全开大循环工况冷却水循环量约为260 L/min,小循环工况按经验减半为130 L/min,以此作为冷却系统水源输入带入各模型。对于各元件流阻特性,机体和缸盖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方法计算水套流阻,机油冷却器、高低压EGR冷却器、暖风、散热器等则采用零件供应商提供的性能参数。对于管路几何尺寸,结合实际发动机布置情况预估设置,直径根据4 m/s的流速限值结合零件接口尺寸定义。

4种方案在发动机转速3 600 r/min时,部分元件流量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可以看出,在大循环全开工况下,方案3和方案4整个冷却系统压降水平最小,且方案3在小循环机体节温器关闭工况时,冷却元件流量裕度更高,更易进行管路及水泵的优化,因此选择方案3作为冷却系统初步的设计方案。

表3 定流量输入下在发动机转速3 600 r/min时各方案压降及流量分布结果

2.3 水泵排量及管路直径定义

经对比分析采用方案3作为冷却系统布置形式,但具体水泵排量及管路尺寸需进行优化计算后方可定义。根据其定流量水源输入的计算结果可知,大循环全开状态下冷却系统水流量为260 L/min,系统压降为0.18 MPa,结合离心式水泵轴功率计算公式(4)

(4)

式中,H为泵的扬程;Q为泵的额定流量;ρ为介质密度;η为泵额定工况下的效率(η=ηm·ηh·ηv,其中ηm为机械效率;ηh为水力效率;ηv为容积效率);P为泵的轴功率。水泵优化流量范围为200~320 L/min(0.15 MPa)。泵的初始优化性能如表4所示。

表4 水泵初始优化性能定义

软件可据此根据经验公式(5)初步得出水泵部分的流量和扬程

(5)

由于计算结果中,各零件水流量均高于目标值,且各元件处流量相对于目标值的富裕量差异较大,因此在优化减小泵排量的同时可同步优化散热器、机油冷却器、高低压EGR冷却器所在管路的直径,范围在初步方案基础上适量变动,优化边界为各元件目标流量限值。由于变量较多,采用试验设计(DOE)方法[4]通过软件实现,优化变量如表5所示,分别计算在转速为1 500 r/min、2 400 r/min、3 000 r/min和3 600 r/min下的流量分布结果,共67 500个计算结果。因变量选取除各元件处流量外还应考虑水泵总功率,DOE筛选条件按表2定义。

通过计算结果可知,水泵的额定排量对水泵总功率影响最为显著,根据水泵总功耗最小这一原则筛选出的最优结果,水泵额定排量为235 L/min,各管路直径也依照该结果定义。

根据重新定义后的水泵性能及管路直径参数重新设置模型,计算出评价点流量满足目标值。

表5 DOE优化变量

3 试验验证

3.1 冷却系统试验台架

发动机设计完成后进行冷却系统试验,试验采用AVL自动化控制试验台,主要相关试验设备及仪器名称如表6所示,相关传感器布置如图3所示。

表6 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

图3 传感器布置位置示意图

试验中,主油道、油冷器前后及油底壳分别装有一个K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以监测发动机润滑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3.2 试验结果

试验中发动机运行状况良好,冷却及润滑系统温度都在正常范围内。将试验测得的外特性最大功率时,在3 600 r/min转速下各处流量分布与CAE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良好,试验结果对比见表7。

表7 试验与一维分析结果对比

试验测得其他评价点水流量如表8所示,可见流量分布满足计算要求,且发动机运行无异常,冷却系统设计合理。

表8 各评价点流量试验结果

4 结论

在发动机冷却系统前期设计阶段,一维CAE方法可以很好地进行方案筛选,结合DOE方法进行相关设计参数的定义,大大减少了设计及试验成本。

猜你喜欢

冷却器冷却系统元件
一种智能磁条传感器
1600t风电安装船海水冷却系统坐底改造设计
某乘用车冷却系统进风量仿真及优化
基于分离式热管构成的非能动安全壳冷却系统传热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船舶废气脱硫蒸发冷却器数值模拟
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分布排列和连接解析
如何读懂色环电阻
600MW发电机氢气冷却器在线清洗可行性研究与实施
Borg Warner公司研发的再循环废气冷却器
整体级联式增压空气冷却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