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奇 丝绸之路 从中华腹地走向大千世界

2018-10-25慕乔

高中时代 2018年10期
关键词:班超阳关西域

慕乔

“丝绸之路”是一条横贯亚洲、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古代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它从中国古代长安出发,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总长达8700公里,从起点至终点直线的跨度距离近5000公里。

但是若以为这是一条连通中国与中亚乃至更为遥远的西方之路,其本质是为了丝绸贸易的话,未免偏狭。从汉至唐,它都是一条保证帝国疆土的交通线。驼铃声声,马蹄阵阵,当进出西域的梵音袅袅时,伴随其后的是守护一道道关驿、烽燧、城池的人们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

“凿空”西域 开启丝绸之路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概念。然而,在李希霍芬的地图里,丝路被想象为一条单一的路线。实际上,汉代凿空西域,开通了丝路南北道后,后世又不断开辟出新北道和其他一些道路,使丝路路网愈加繁密。

两千多年来,沿着这条路,各种人东出西进,书写了中西交流的历史。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成功申报了“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文化遗产。其中,中国境内共22处申遗点,涵盖宫殿、墓葬、石窟、关口、古城、烽燧等诸多古迹,它们就是两千多年历史留下的痕迹。

丝路上的精彩当然不局限于此。循着古人的足迹,自汉唐古都长安、洛阳出发,走出关中盆地,翻越陇山,穿过河西走廊,沿着天山南、北麓和昆仑山北麓的绿洲通道,一路向西。每一处节点,都有不同的自然奇观,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历史故事。

张骞与开辟丝绸之路这一东西文化交流的重大世界性历史事件密切关联,他首次打通丝路,给予了丝绸之路一个时间的起始点,被称为“凿空之旅”。公元前138年,本为皇帝侍从官的张骞,带着100多名随从,从长安城出发,开始了一次历时13年、行程8000多公里的外交探险。公元前126年,当浑身破衣烂衫的张骞回到长安城的时候,庞大的百人使团,只剩下孤零零的两个人。虽然战争盟友没有结成,但却让大汉王朝知晓了世界之大,西方还有许多闻所未闻的国家。一向神秘的西域,也成为了地图上一处处可以确认的标记。然而西汉后期,由于政治体系的改变和边境连年的战乱,令丝绸之路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被历史的风尘所掩盖,失去了昔日的光辉。

东汉建国后,国力日渐强盛,汉明帝派大将窦固率领军队出击北匈奴。此时,著名史学家班固的弟弟班超毅然投笔从戎,并在此后的三年中英勇作战,建功立业,以无与伦比的智慧和勇气为东汉扫清了边境之患。公元76年,汉朝曾欲撤回班超,然而在西域各国的极力挽留之下,班超最终还是留了下来。其后,班超继续戍守边关,多次击退了匈奴的进攻,又陆续平定了其余少数民族的入侵。在此期间,班超还派甘英出使西罗马,获得了许多有关中亚各国的宝贵资料。

十余年来,随着边境战火的平息,西域各国与汉朝恢复了友好邦交,纷纷派遣使者亲附东汉,一度销声匿迹的丝绸之路也得以重新开通,一时间,河西走廊经贸往来畅通无阻,西域南道繁荣再现,甚至出现了“大漠无兵阻,穷边有游客”的盛世和平景象。

雄关据要道 守护与接纳

“关”的本字是“關”,这个字形很形象,看起来就像是一扇门里,两个小人横持木棍,把守着大门不让通过。这就是关的本义,《说文》写道:“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关”,又称关口、关卡,顾名思义,就是承担出入要塞的作用。陆上设关,水上设津。关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周文王治理岐山之地的时候。春秋战国时,因各国之间互相征伐,被视为国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的关,普遍设置。

根据设置地点的不同,关可以分成两类,作用也不一样。一类是设在内地通道和区界上,用来镇压谋反作乱者;还有一类是设在边境上,防御外敌入侵,保卫国境,同时稽查过往行旅。

虽然诗人岑参说:“圣朝无外不须关。”但既是疆土壁垒,也是帝国门户的关,又怎能缺少。从丝路起点之一的洛阳城出发,古老的东西交通网络上,就坐落着数道守御丝路的雄关。无论是忠诚的使者还是来往的商旅,行在路上,总要穿越一道道关口,再留宿于一座座驿站。就在一关一驿,一出一入之间,东西文明碰撞交流。守护与接纳,并行不悖。

阳关是西行路上的必经之关,因王维的千古名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长留在人们心上,阳关不只是一道关,它是离愁,是思念,是西去的寄语,更是东归的期盼。汉武帝时,在帝国疆域最西边设玉门关和阳关,作为西部门户。自西汉以来,许多王朝都把这里作为军事重地派兵把守,多少将士曾在这里戌守征战;多少商贾、僧侶、使臣、游客曾在这里验证出关;又有多少文人骚客面对阳关,感叹万千,写下不朽诗篇。高僧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就是东入阳关返回长安的。

这道自汉王朝伊始的帝国西大门,安全坚固,却并不闭塞。一方面,它和玉门关、诸烽燧一起,遥相呼应,构建出严密的军事防护网。另一方面,它也对邻邦展现出帝国友善而开放的一面,静静迎送着国境线上往来的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使者、商贩、僧侣、移民。

都护在燕然 丝路的保卫机构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都者,总也;护者,监护也。都护府,是中原王朝为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而设立的一种军事管理机关。抚慰诸藩,辑宁外寇,在列敌环伺的边疆,都护府是一份有力的保证:稳固统治,保护丝路。

西汉从张骞通西域开始,到汉宣帝于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任命汉王朝派驻在西域的骑都尉郑吉为西域都护,在乌垒(新疆轮台县境内)建立都护府,统领西域诸国,终于完成了统一西域的大业。这是中央王朝在新疆地区设置行政机构的开始。

西域都护府的辖境包括自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天山南北,直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和帕米尔高原以内的范围,初期有三十六国,以后增加到五十国。西域都护府既是汉朝的军事驻防区,也是一个特殊的行政区。一方面它与内地的正式行政区不同,不设置郡、县,依然保留原来的国,汉朝一般不干预它们的内部事务,但掌握它们的兵力和人口等基本状况;另一方面,都护代表朝廷掌管这些国家的外交和军事权,可以调动它们的军队,决定它们的对外态度,必要时还可直接废立他们的君主,甚至取消某一个国。正因为如此,西域都护府也是汉朝疆域的一部分。西域都护的设置,使西域正式成为了汉朝版图。这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这表明,早在二千年前,包括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葱岭等地在内的新疆地区已成为我们伟大祖国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西域都护设立后,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不断传入西域诸国,极大地促进了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保障了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的畅通,在南、北两条通道上,商人使者往来频繁,大大地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猜你喜欢

班超阳关西域
张骞探西域
前面就是阳关
班超坐镇丝绸之路
阳关:虚实印象
阳关路
草原之晨?西域胡杨之魂?阿尔卑斯之晨
唐诗中的“阳关”
祖逖闻鸡起舞
班超投笔从戎
THE STONELIONS OF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