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公益课堂解“课后三点半”难题

2018-10-25||

教育家 2018年37期
关键词:开区文体公益

文 | 图 |

9月13日下午4时许,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南齿社区服务中心内传出钢琴声、孩子们的歌声。该社区的“三点半”公益课堂正在进行。

2018年两会期间,“三点半现象”成为最热门话题。父母朝九晚五上班,孩子三点半下课后如何安排成为难题。南昌经开区教育文化体育办公室(以下简称“教文体办”)近几年不断摸索,开设以各校在职教师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三点半”社区公益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校外学习与交流的公益托管平台,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

经开区教文体办副主任张丽红介绍,教文体办在2016年调研“课后三点半”问题时,发现学生放学后大多去了培训机构。在一个无资质的培训机构里,他们看到近百个孩子挤在二楼一个小房间里做作业,房间没有安全通道,一旦发生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课后三点半’问题非解决不可。”张丽红表示。经摸底调查,经开区全区下午三点半至五点无家长监管的学生大致有千余人,经开区教文体办探索在社区教育中心开设“三点半”公益课堂,服务这些学生。

经开区南齿社区“课后三点半”课堂

社区需为“三点半课堂”提供教学活动场地,并添置桌椅、图书等教学用设施设备。在南齿社区,孩子们上课用的钢琴、投影仪、桌凳均为社区提供。

经开区组建一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大中专院校、驻区单位以及社区居民共同构成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每个学校指派老师承包学区内所有社区教育活动,60余名学校在职教师和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根据各社区的实际和特色,安排符合各社区的特色课程。

为使社区教育“三点半课堂”工作形成长效机制,经开区采取奖励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争取了财政部门对社区教育的支持,每年安排专项经费,对授课教师给予些微课时费,每年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评优评先,并颁发证书和一定数量的奖金及奖品;经开区把该项工作列入对学校科学目标发展观的考核,以制度保证此项工作切实有效的开展,并对驻社区教师在评先评优、职称评审、岗位设置中予以一定程度的倾斜。

经开区高度重视“三点半课堂”的安全问题:为保证孩子在托管过程中的安全,社区干部每天确定参加公益课堂的人数,课程结束后,由社区干部从驻社区教师手中接回孩子。对开展公益课堂的活动场所,从卫生到安全都严格把关,排查可能存在危险的设施,社区教育指导中心也定期到社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目前,除去幼儿园,经开区18所中小学校都开设了“三点半课堂”。课堂以国学内容为主,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调整,如为处于不利环境或遇到成长困难的学生提供了个别心理辅导,全面辅导学困生、留守儿童学习,志愿者们到社区对学生开展讲座、故事会或主题班会等,使学生得到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文明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

社会对“三点半课堂”给予高度评价,一位家长说,“三点半课堂”既解决了下课后学生无家长监管、无安全保障等问题,更成为不少学生发展课外兴趣的乐园,让学生得到了教育和发展。

猜你喜欢

开区文体公益
经开区各级工会组织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徐州经开区打造“三个一”安全监管模式
吹响“冲锋号” 按下“快进键”——宁乡经开区深入开展“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大竞赛活动
论中国文体发生与早期发展的途径
公益
公益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公益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