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微信使用的风险隐患调查与分析

2018-10-24杨春婷

科学与财富 2018年26期
关键词:风险微信大学生

杨春婷

摘 要:采用网络问卷调查以及纸质问卷调查形式,以广东培正学院学生为例进行了大学微信使用的风险隐患现状的调查研究。其调查结果显示,正在使用微信的大学生占大多数。调查总人数为600人,其中73.28%的大學生存在有被欺骗过的经历,66.85%的大学生存在在微信上找兼职中介会索取一定的中介费,%的大学生陌生好友占微信好友的20-50%,喜欢设置支付密码与银行卡密码、微信登录密码相同等情况,从这些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微信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据调查显示占大多数的大学生没有意识到微信的使用存在着风险隐患,说明大学生对于微信使用的安全隐患不可小觑,应加强对微信使用隐患的宣传教育,建议大学生应进一步重视微信的使用。

关键词:大学生 ; 微信; 风险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这成为当今大学生在生活等方面的一大契机,从QQ到微信,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一大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交往、消费等方面更加便利,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人手拿一部手机已是常见的事。【1】大学生是微信群体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研究与大学生微信传播相关的信息安全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拥有更多可以自己分配的时间,自由率更高,在这一基础之上,微信的使用成为大学生之间交际、消费等各方面的一座重要桥梁,但是任何事都是两面性的,微信的使用也不例外,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有利的一面一定会有弊的一面,基于此,调查大学生对微信使用的风险隐患现状是势在必行的。我们针对此提出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在消费方面

第二:人际交往方面

第三:生活娱乐方面

第四::有无安全预防意识(个人信息安全)

本文将会从大学生对微信的使用用于哪一方面,是否遇到过“诈骗”以及是否意识到微信存在安全隐患等多个方面进行探求结果,并且将从大学生对当今微信使用的评价和建议中进行探索,从中揭露并分析当今微信使用存在的弊端,并且就此提出对应解决方案。

二、大学生对微信使用的情况及选择状况

本次共回收问卷调查600份,调查对象为广东培正学院在校大学生。其中调查对象多为大一大二学生,参与者男生比例占25.24%,女生占74.76%,这个数据符合广东培正学院男女3:7的比例。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星网络平台和纸质问卷调查进行,资料录入和统计分析等工作均由系统自动和人工信息整理共同完成。

(一)使用情况

经调查研究,使用微信超过2年的人数占81.8%。在消费方面:据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主要利用微信用于扫码支付的人数占30.83%,转账的人数占20.55%,使用微信外卖功能的占15.90%,其他的用于不同方面。微信支付主要依托于手机, 手机支付虽然给大众带来了便利, 但是对技术运用和密码保护方面的要求也提高了, 如果微信支付后台技术有漏洞后保管安全不到位则会导致用户财产存在安全隐患。在人际交往方面:陌生好友占微信好友超过20%Y一以上的人数占据28.19%,其中陌生人超过微信好友人数50%的人数占5.28%。会跟陌生人聊天但是不经常的人数占75.16%,其中经常会跟陌生人聊天的人数占4.01%。大多数陌生好友是通过好友介绍、摇一摇、漂流瓶等方式添加的。大学生在使用微信通过中介寻找兼职的这一功能中78.98%的中介会向他们索取一定的中介费并且他们也愿意交中介费。在有无安全意识防范方面:喜欢设置支付密码与银行卡密码、微信登录密码相同的人数占据了24.5%,喜欢将微信支付密码喜欢设置成生日,如1234等简单密码的人数占11.34%,习惯定期修改密码的人数占6.37%,使用微信后从不退出的人数占67.81%,会点击好友发送的投票、红包等链接的人数占48.97%。在有无安全意识方面:67.84%的学生曾经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有过被欺骗的经历,其中超过2次包括2次以上的人数占17.56%。在微信“诈骗”中,点赞诈骗的人数占19.19%,假公众号诈骗占人数的16.49%,二维码诈骗占人数的13.675%,情感诈骗占人数的6.62%,其余的为其它不同类型的诈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大学生会被欺骗呢?在“欺骗”这一项“受害”,其中被陌生好友欺骗占93.87%,他们会跟陌生的微信“好友”聊天,这里所谓的“好友”,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身边的人推送加的,因为他们觉得身边的人信用度高,应该不会欺骗自己。因而,大学生在与“好友”聊天的时候往往会吐露“心声”,甚至约网友见面,因此而遭到各种欺骗。另外,在朋友圈没有意识到自己泄露了个人信息,比如会定位自己当前的所在位置,会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会透露自己的姓名以及个人信息,这些小小的细节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对于微信的安全意识防范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薄弱的,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防范意识。

(二)选择状况

调查显示,使用微信超过2年的人数占81.8%,选择使用微信比选择使用QQ的人数占比例超出90.875,为什么大学生会更偏向选择微信呢?【2】截止到2016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随着微信技术的更新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一数据也将持续增长,影响不容小觑。经研究,相对于以往的交往工具而言,例如就QQ来说,微信在使用功能方面会更齐全,再者例如视频、朋友圈的内容仅共同好友可见,这在信息方面会比QQ更安全,另外微信可以用手机号注册、登录,而且更新换代速度更快,这无疑会成为很多大学生首选的一种工具。抢红包潮流的热度在不断发酵,微信红包的发放和领取已不仅限于春节,而是变成了人们的日常行为,故而其中所存在的风险问题也必将被无限放大。微信红包匿名收付款存在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风险;微信红包未严格客户身份识别存在被用于实施洗钱或恐怖融资活动的风险;微信红包沉淀巨额资金存在催生非法集资犯罪的风险;微信红包的隐蔽性存在催生贿赂犯罪的风险。

经过调查结果显示,78.28%的大学生认为,现在诈骗方式手段更新的花样更多,不仅是在现实生活中,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网上诈骗也越来越猖狂。 【3】同时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机会, 窃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目前各类手机病毒和木马程序层出不穷, 客户信息和支付密码泄密事件多不胜数, 甚至可通过获取用户二维码而实现资金转移。但是为什么大学生明明知道现如今的诈骗离我们很近,但是防范意识却不高呢?对于在使用微信过程中,为什么会接二连三地上当受骗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国内的互联网市场迅速发展,在当今这个严惩、大力打击诈骗犯罪的时代,除了依靠警方的努力远远不足够,最重要的是大学生本身的防范意识。

三、影响大学生缺少安全防范意识的因素

(1)性格特点,大学生相对而言,思想上还不是很成熟,对待、处理事情不够慎重,这可能会是一方面的原因,加之微信各种功能的“诱惑”,讓本不成熟的大学生陷入了陷阱。不少的大学生对于当今目接不暇的信息缺少认真核对的习惯,商业广告的泛滥可能使大学生迷失了方向,对于不同的信息缺少一种审视的态度。近年来,“校园贷”这一名词频频出现这各大新闻媒体上,因校园贷而出现令人悔恨的事情数不胜数。

(2)喜欢展现自我的,是大学生心理层面的一种表现,通过发朋友圈这一举动,他们心理上会有一种归属感,可能这是希望认识结交更多的新朋友的一种表现。当然不仅仅是大学生,相当一部分全体都喜欢发朋友圈,【4】}借助微信朋友圈这一轻熟人的舞台,人们以"晒""刷""赞"等"表演"方式拉近彼此之间的时空距离,但"数据化表演"中个人隐私的自我披露,以及他人的有意泄露需要引起关注,由此更需着力探讨"数据化节制"问题。

(3)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会有随波逐流的想法,从不同角度去剖析所得到的结果会不一样,一部分学生认为,如果不跟随大部队是一种落后的表现,那是不合时宜、不合群的做法。例如看到同学买新产品,自己也要购买新产品,要和身边的同学做同样的事情。

(4)攀比心理事使大学生陷入诈骗陷阱的重要因素之一。攀比心理是任何人都会有的,但是程度的轻重是不一样的,攀比心理强的同学碍于面子做着和自己身份不相符的事情,生产着自我快感并自我消费,这是攀比心理的表现。而当今微信上有大量的诱惑,等着这类大学生往里跳,毫无防备的大学生会因此而遭受各种不同的“诈骗”,不少的大学生利用微信这个平台,在不同的网站贷款,超前消费而因此负债累累,然而悲剧也不断发生。

(5)系统简单,资金安全存隐患。据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同学,喜欢将支付密码设置成简单的数字,例如生日数字,且银行卡密码与微信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相同。【5】微信银行资金安全有风险。第一,微信银行支付功能开通过程简单,无需现场核实身份,且支付系统粗糙,与网银、手机银行支付相比缺少配套验证方式,资金安全系数较低;第二,微信银行缺少独立程序,保护措施不完善,登陆微信关注官方账号即可使用微信银行,但近年来恶意手机软件和病毒数量激增,微信银行容易受到外来攻击,造成资金损失;第三,微信银行公众账号数目繁多,客户难辨真假,客户不慎添加非官方户不慎添加非官方账号后也会为客户资金安全埋下隐患。

四.如何防范风险

(1)校方。学校可以开展不同关于防范微信诈骗的讲座,加强学生对于微信使用安全的防范意识。校方加大对微信安全使用方面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从根本上让学生意识到微信存在的风险隐患。

(2)辅导员。定时给班级同学开展关于加强微信使用的安全隐患的班会,树立良好的班风,辅导员可以组织班干部定时监督班级同学,以达到防范于未然的效果。另外让班干部以身作则,在班级宣传微信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风险带来的后果。

(3)当地警察局。定时来学校开展相关性讲座。教育学生不在朋友圈随意发表言论,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在朋友圈透露自己的姓名,以及不定位自己当前所在位置,注意个人信息安全。教育学生不随意点击不明红包,不轻易相信网站上的来历不明信息,不浏览网络不良信息。不可怀有攀比心理,不校园贷,不在微信上超前消费,不轻易相信中奖信息。警方可以将近期发生的一系列相关网络诈骗案件和同学分享,教育学生应该对微信使用的安全隐患意识。

提大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

大学生应了解微信银行存在风险,提高防范意识。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对微信银行客户实行注册登记制度,并加强消费者金融教育。客户应了解微信银行存在风险,提高防范意识。一方面,商业银行应对微信银行客户实行注册登记制度,并加强消费者金融教育。谨慎点开陌生链接和扫描未知二维码,在通过微信银行进行资金支付时要认准“安全支付”等字样。同时,客户应时刻注意密码的设置和手机的保管,保证微信账号和手机的安全,杜绝信息泄露风险。用户还应将微信银行和网点银行等综合使用,切忌因追求数字化而放弃其他渠道的服务,从基本层面防范风险。

五.结语

经过上述的调查研究可以表明,微信使用仍然存在不少的安全隐患,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表明大学生对于微信的安全隐患意识有待加强。微信的使用群体在不断地扩散,一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与推广,使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了微信使用的好处之中,另一方面,在微信使用的背后风险是无处不在的,一不小心可能会调入陷阱。对于大学生这个使用微信的庞大群体,应该意识到微信潜在的风险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不轻易相信微信上的言论,也不随意发表言论,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不贪小便宜,在微信上购物认真核对信息等。时代在进步,微信的使用在发展,风险也必然存在,但是我相信只要大学生做好相应的防范,一定会减小风险的突发率,将个人损失降到最小。其实经过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情况中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所以大学生对于微信使用方面的加强防范意识是一定的。

总而言之,大学生应该要把微信使用的优点与缺点辩证的去看待,做到防范于未然地去使用微信的各项功能。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微信传播与个人信息安全的调查研究——以西安某高校为例张南韩珂马海燕.西安石油大学 2017-04-25来源:新闻研究导刊

[2]微信的治安风险分析及应对研究2017-04-07

周洪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分类号:D631.4;G206

[3]黄浩.<<微信支付对金融消费者的影响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7

[4]大数据时代微信朋友圈的隐私边界及管理规制——基于传播隐私管理的理论视角

王波伟李秋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渭南师范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分类号:G206来源:情报理论与实践

[5]何虹、沈惠钦.发展微信银行业务应注意风险隐患.[J].中国信用卡,2014(2):40-41

猜你喜欢

风险微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微信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微信
微信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