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清海城塔山书院考略

2018-10-23陈宁

学理论·下 2018年6期
关键词:塔山书院教育

陈宁

摘 要:海城塔山书院的创办是清末海城教育史上的大事。本文通过对方志、檔案等史料进行梳理,对塔山书院的创办年代、经费来源、管理制度、停办原因等方面进行说明,以此来揭示塔山书院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塔山;书院;教育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6-0140-02

海城塔山书院始建于清咸丰初年,后因庚子之乱而停办。“光绪三十二年,知县管凤酥,就书院旧址,设立初级、高级两等小学堂。民国四年,改为中路小学校”[1]。共存50余年。作为清末海城地区影响较大的书院,本文通过对塔山书院的分析,试图阐述塔山书院的创立兴废更迭以及影响。

一、塔山书院建立的背景

(一)清代盛京地区教育情况

盛京地区作为满族的发祥地,清朝的龙兴之地,清朝统治者在加强政治经济军事统治措施的同时,在文化教育方面也尤为重视。认为盛京地区是“祖宗发祥之地,而于振兴教育,培养人才尤亟亟焉”,于是,“学校蔚兴,彬彬称盛矣”[2]。盛京地区的学校教育相对于明朝尤为兴盛。顺治五年(1648年),清朝开始在东北地区设置儒学。并于康熙四年(1665年)盛京各府、州、县开始独立设学,并且不断增加盛京地区儒学额数。东北地区除设儒学外,还设有社学、义学作为儒学的补充,使盛京地区的学校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对于官学之外的书院制度,清朝为了防止汉族士人利用书院讲学的方式宣传反清复明思想,一度对书院严厉管制。顺治九年,清政府对士子严加约束,向天下学宫颁行卧碑,并且下令“各提学官督率教官、生儒,务将平日所习经书义理着实讲求,躬行实践,不许别创书院,群聚徒党及号召地方游食无行之徒,空谈废业”[2]。因此在政治高压的环境下,书院的发展也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据白新良的《中国书院发展史》[3]中统计,有清一代,盛京地区书院共计25所,清前期仅建7所书院,在这样的环境中,盛京地区的书院呈现了畸形发展的趋势,作为盛京重镇的海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文化的繁荣,咸丰初年,海城教育史上才出现了海城第二个书院——海城书院。但是,因为规模较小,存在时间较短,影响也十分有限。

(二)塔山书院的创建

海城塔山书院前身即莲沼书院,由于战乱和财政危机一度荒废。道光十五年,清政府对全国废弃的书院有了明确的治理规定:“道光十五年谕:御史豫泰奏请整饬学校以励人材一摺。著直省各督抚严饬地方官。其书院房宇租田。随时妥为修理查辩。不得任意倾圮。及斗胥人等蒙混侵蚀。肄业生童。必须严加甄别。不得瞻徇情面。滥行去取。延请院长。必须精择品学兼优之士。不得徇情滥荐。同治二年议准。近来军务省分各府州县。竟将书院公项。籍端挪移。以致肄业无人。月课废弛。嗣后由各督抚严饬各属。于事平之后。将书院膏火一项。凡从前置有公项田亩者。作速清理。其有原存经费无存者。亦当设法辩理。使士子等聚处观摩。庶举业不致久荒。而人心可以底定”[4]。到了咸丰初年,海城知县张鼎镛遵照朝廷的规定,改建书院。“旧书院在海城旧城南门外。原设学田一千亩,徽银六十两。咸丰初年,知县张鼎镛移建书院于厝石山巅,名曰塔山书院”[2]。至此,海城塔山书院建立。

二、塔山书院的经费和管理

塔山书院作为海城地区重要的讲学机构,书院的经费和管理,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一)塔山书院的经费

塔山书院的经费来源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书院继承旧有书院的学田和徽银。“旧书院在海城旧城南门外。原设学田一千亩,徽银六十两”[2]。二是海城地区官绅的支持。“张鼎镛,字芷生,道光丙午举人,咸丰七年,官本县甫接篆即修整他山书院,月试生童,两次拔尤给奖文风,因以丕振”[5]。到了光绪三年,知县贺又重修他山书院,由于所需经费需求巨大“又拨温香湖地,三千八百余亩作学田,资恤寒”[2]。而这些田产又以学田的方式,招佃经营,由书院收地租以作经费。三是来自当地满茧税和帮斗的捐赠“又抽收佛爷满茧税腾鳌堡斗捐藉补不足”[6]。塔山书院,在多方的支持下,逐步发展了起来。由于绅商各界的支持,在塔山书院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书院的管理制度也在逐步完善。

(二)塔山书院的管理

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影响着书院的存在和发展。在办学前期,书院的师资聘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基本完备。书院初建,“聘本城儒学训导霍景隆主讲,景隆直隶举人,文章宗匠,与鼎镛共主坛席宏奖,风流人才辈出,颇极一时之盛。”[6]尽管初建时按规定对山长进行任用,但是在光绪初年知县贺■上任后,出现任训导兼任山长的情况。早在道光时期,道光皇帝就曾颁布过谕旨,禁止教职兼充,但是由于聘请山长困难,教职兼充的现象依旧屡禁不止,到了咸丰以后这种情况便是一发不可收拾。“周儒,字聘园,咸丰辛酉科拔贡,同治丁卯科举人,主讲海城他山书院”“王恩甲,字冠庭,咸丰辛酉科未仕,主讲海城他山书院”[6]。“应聘举人王恩甲周儒等为书院山长……”[6]虽然塔山书院在知县贺■的整顿下,经费来源、学田的管理以及书院的规模有所变化,但是塔山书院也在步入消亡之中。

在学生管理方面,书院建立者不仅爱惜人才,而且为了鼓励被书院录取的学生,按照取得的成绩,奖励银两若干。“时有知名士刘克家于县考前患病,鼎镛为改期以待之……”[6]由此可见山长对人才的爱惜。清末,考课制度已经成为书院重要的教学内容。“考课是书院的主要教学活动,是一种学业成绩考核制度。一般每月课试两次,一次是官课,一次是师课。”[6]每年的二月初二县官抽考一次,每月逢八书院山长考试,依照童生取得的成绩,酌与奖励。但是,为了能够让童生遵守院规,也相应的规定了奖罚措施。《海城县志》中记有他山书院课规如下:“书院课规:书院之设,原为课士,今已逐条整饬,及须严定课程,自此而后,每年课期除正六冬腊四月不课外,定于二月为始,每大课诸生童齐集书院,点名领卷。设遇县官公出山长代课,生有超特一等之分,童有上中次取之别。弗殉情面、略无偏私、不拘生童。”又如光绪四年腊月海城县知县贺■言“年二月初二日,县官扃试甄别一次,其生童省试之年即于七月内甄别,拟定录取生童十名在书院内肄业,每月每名膏火银二两。逢八山长出题,小课至初二十六仍随众生童,大课其诗文优长者一例给奖设有录。旧雷同犯规等弊,即将膏火扣除,另行拔补其■。故旷功者按日扣除膏火,如日久不到亦必另行拔补。每逢课期,如有交卷遇迟者或延至二日后者,文虽佳不录;其领卷不交者,永远扣考。遇更名仍行混入者,查出面斥诸生童;务争自濯磨以期飞腾达。异日款项充盈,所有膏火奖赏商拟绩增,慎勿自弃。”可见,他山书院对童生奖罚分明,管理相当严格。尽管如此,这并没有改变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的消亡进程。

二、塔山书院的废改和影响

(一)塔山书院的废改

甲午战后,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朝,随着吏治的腐败,民族危机的加深,书院教育的积弊也越来越深,呈不可扭转之势。在李国均的《中国书院史》中,他将书院衰败的表现总结为以下三点:一是所设课程,无裨实用。二是山长滥竽充数,不问品学。三是书院生徒“贪微末之膏火”,志趣鄙陋。到了清末,虽然朝廷多次下发诏令,对书院严格管制,但是书院衰败已无可挽回。光绪朝,对书院的改革,已成了社会迫切的愿望。正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熊希龄给陈宝箴的上书中所言:“时局日急,只有兴学育才为危之法……整顿书院,尤刻不容缓。此省先变,则较他省先占便利。此府先变,则较彼府先占便利”[7]。在经过戊戌政变的曲折之后,光绪二十七年八月(1901年),清政府下达关于改革书院的诏令,上谕云:“人才为政事之本,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术。......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行切实整顿外,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8]。在全国废改书院的浪潮中,塔山书院也由此改制。

根据《奉天通志》中“及庚子乱后,书院遂发,学舍荒芜,鞠为茂草。光绪三十二年,知县管凤酥,就书院旧址,设立两等小学堂。民国四年,改为中路小学校”[2]。塔山书院在庚子政变后,被改为学堂。

(二)塔山书院的影响

塔山书院作为海城地区文化研究与教育中心,为海城乃至整个盛京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塔山书院满足了当地的教育需求,開启了清代海城地区书院教育的先河。清末官学教育已满足不了海城人民的需要,而书院的发展填补了海城教育发展的空缺。海城地区的官学“受制于清廷对东北抑制教育的政策;受开发晚、和经济文化教育落后的自然限制”[9]。但是,塔山书院作为独立于官学之外的办学体制,并不受“国语骑射”的限制,使塔山书院办学气氛相对自由。这使独立于官学之外的文人志士收到了更多的教育的机会。

其次,塔山书院丰富了海城地区的文化内涵,使方志的撰修初具规模。方志作为地方情报的载体,对于地方统治者具有辅助功能。从清以来,地方志就被统治者尤为重视,海城塔山书院的士子作为当地儒学文化的传承者,参与了海城县志的编撰工作。黄在忠、张世清等书院贡生就曾与知县杨金庚编撰了《海城县志》,记录了海城地区的人文地理,风土文化,繁荣了海城地区的文化,促进了海城区域文化的发展。

最后,塔山书院培育了一大批人才。他山书院所建的五十余年,可谓人才辈出。王秀民、魏秉钧、尹三聘等,后来都成为辽东文化界的名人,他们的诗文大都收录在《奉天通志》《海城县志》中。由他山书院培养出来的庞应奎、庞增益、傅中泰的书法作品均有较深的造诣,并且在海城地区影响深远,享有盛誉。

参考文献:

[1]王树楠.奉天通志:卷一百五十:教育二[M].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

[2]蒋廷锡.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学校部:卷十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白新良.中国古代书院发展史[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4]昆冈,等修.钦定大清会典:卷三百九十五[M].清会典馆,清光绪三十四年.

[5]海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海城县志:卷三:人物志[M].海城:海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

[6]俞启定.中国教育制度通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9.

[7]周秋光.熊希龄集:上册[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49.

[8]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8:4719.

[9]王洪宾.东北教育通史[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287.

[10]肖永明.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M].北京:商务印刷馆,2012.

[12]李国均.中国书院史[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13]齐红深.东北地方教育史[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14]杨余练.清代东北史下编[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塔山书院教育
“塔山英雄团”:仅有32人走下塔山阵地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于书院认识的误区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斗牛斗来了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