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诊断小儿下尿路功能障碍中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的应用价值

2018-10-23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9期
关键词:遗尿顺应性尿路

224001江苏省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膀胱尿道压力检测对于诊断下尿路障碍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随着B超检测技术的发展,逐渐应用于儿童下尿路障碍诊断[1-3]。目前B超影响对于小儿尿失禁,可疑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膀胱输尿管回流,以及相关的肾积水,慢性和复发性尿路诊断与鉴别具有较高价值,同时应用膀胱尿道压力检测能够评估药物和手术治疗的疗效。尿动力学检查是评估下尿路功能的重要标准,其可以对下尿路功能进行准确地反映,且可以将尿路症状以图标形式和数字形式表示[4-5]。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即在记录尿动力学参数的同时开展X线或B超检查,以图像展现出尿路动态变化情况,由于B超具备的非侵入性特点,使得超声尿动力学检查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6-7]。本文主要分析在儿童尿路功能障碍中应用超声尿动力学检查的价值,旨在为今后临床该疾病诊断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因尿路功能障碍而发生排尿障碍患儿32例,对其进行病例分析,其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4个月~11岁。膀胱压力容积、尿道压以及压力流率/肌电图联合测定为主要检查项目。

操作方法:检查前叮嘱患儿憋尿,随后取集尿器嘱患儿将尿液自然排入;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将双腔测压管经患儿的尿道向膀胱内放置,取直肠测压管和肛塞电极经患儿的肛门放置。将残余的尿量抽取出,使用温度37℃左右的生理盐水进行灌注操作,在患儿出现强烈尿意后,叮嘱其将尿液自然排入至集尿器当中,对排尿曲线至尿末进行绘制。对膀胱顺应性以及充盈期末逼尿肌压进行详细的记录。随后将双腔测压管以2 nz1/min的灌注速度与1 nun/min的拉杆速度拉出患儿的尿道,期间对尿道压力改变数据进行连续记录。

结 果

经分析并结合患者的主诉,本次研究中收治的下尿路功能障碍患儿32例中,脊柱裂12例,儿童遗尿6例,肾积水4例,尿失禁5例。儿童尿动力学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32例患儿尿动力学检查结果(n)

讨 论

在对排尿功能障碍患儿尿动力学检查时大多情况均能发现异常;尿流率下降以及尿流曲线发生改变为其主要表现。充盈期膀胱感觉、基础压、顺应性、稳定性以及排尿期逼尿肌收缩性发现有所异常,同时尿道压力也能发现异常。本文依据膀胱功能障碍的相关临床诊断,开展尿动力学检测措施,对其具体膀胱尿道功能特征进行了解[8]。

神经性膀胱为脊柱裂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9],尿失禁或者慢性尿潴留为其主要临床表现。逼尿肌反射亢进或者逼尿肌无反射为主要的尿动力学表现,患儿的膀胱顺应性下降,逼尿肌括约肌出现协同失调的情况[10]。因脊柱裂损伤有不同的受损程度,且脊髓平面的高低不同,使得尿动力学有多样性结果出现。膀胱高压和上尿路损害的危险因素即为膀胱的顺应性降低、逼尿肌压力明显提升且逼尿肌同括约肌存在不协调的情况。此外,脊柱裂患儿的尿动力学表现可伴随其年龄出现变化。将尿动力学检查实施于脊柱裂患儿当中,可以检测并评估患儿的下尿路功能,有利于临床针对患儿的病情开展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其临床症状进行有效改善,且可以避免对上尿路的损害。

尿失禁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即为遗尿,夜遗尿至在睡眠时间段出现尿失禁情况。膀胱容量小以及膀胱感觉减退等均与遗尿的发生有关,夜间的尿量多而又无法清醒自行排尿为导致夜遗尿的主要原因。本次研究中遗尿患儿6例的尿动力学表现表明,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患儿4例,最大尿道闭合压增高患儿2例。逼尿肌无反射为肾积水患儿尿动力学的主要表现,本次研究中,尿道狭窄患儿2例,其尿动力学检查发现有尿道压增高情况存在,神经源性患儿2例,其逼尿肌反射亢进,膀胱顺应性下降,尿道压分布正常。患儿的中枢神经发育不良、支配膀胱的神经受损是导致小儿逼尿肌无抑制收缩的主要诱因,尿急和尿失禁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总之,排尿功能障碍患儿的下尿路功能有多样化的表现存在,为其开展尿动力学检查有利于患儿下尿路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应用B超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方法对排尿功能障碍的儿童患者进行评估,能够提供更多的尿道功能与形态信息,显著提高下尿路功能障碍的诊断准确性,可推广。

猜你喜欢

遗尿顺应性尿路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从温、补、清三法论治小儿遗尿
要想不被“尿路”困扰 就要把它扼杀在摇篮里
幼儿园中的遗尿风波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脊柱后路全麻手术患者肺顺应性及循环的影响
中医哈萨克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56例
腔内隔绝术用覆膜支架顺应性的研究意义及进展
清热化瘀排石汤治疗尿路结石32例
益气健脾补肾法治疗小儿遗尿38例
FHIT和PC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