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红藤煎配合雷火灸治疗卵巢囊肿疗效观察

2018-10-23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9期
关键词:红藤雷火卵巢囊肿

215000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元和医院

卵巢囊肿是一种起病隐匿,并且症状不典型的妇科常见良性肿瘤,属于基层医院门诊的常见病,患者大多数情况是在诊治其他疾病时,通过辅助检查而发现此病。卵巢囊肿好发于育龄期妇女,部分患者未被及时诊断和治疗,囊肿增大可压迫输卵管或改变输卵管走行方向,从而影响卵子捕获,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也可压迫产生卵子的皮质层,使之萎缩,影响排卵功能而致不孕[1]。西医学认为与内分泌紊乱、血液循环异常、炎性反应等多种因素相关[2]。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关疾病名称,多归为“癥瘕”范畴。2013年以来运用中药红藤煎加味配合雷火灸对62例卵巢囊肿患者进行辨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卵巢囊肿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已婚28例,未婚2例;年龄19~42岁,平均(30.5±2.85)岁;单纯患此疾病无其他并发症9例,同时患有其他妇科疾病21例(宫颈疾患17例,月经病3例,腰腹痛为主诉1例)。观察组32例,已婚29例,未婚3例;年龄19~42岁,平均(30.5±3.12)岁;单纯患此疾病无其他并发症8例,同时患有其他妇科疾病24例(宫颈疾患16例,月经病5例,腰腹痛为主诉3例)。两组一般资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经B超确诊的卵巢囊肿患者。

排除标准:卵巢恶性肿瘤或其他脏器转移性肿瘤。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中药红藤煎加味治疗,方药组成:红藤20 g,败酱草15 g,银花10 g,连翘10 g,当归10 g,赤芍10 g,延胡索10 g,大黄6 g,丹参15 g,木香6 g,香附10 g,白芷8 g,乌药6 g,茯苓15 g,泽泻10 g,甘草5 g。临证加减:体质健壮、肿块体积较大者加枳实10 g、泽兰10 g;有腰酸痛楚,小腹不适者加制香附10 g、川断10 g;胃纳不佳者加薏苡仁15 g;若患者同时伴有宫颈炎症,可配合局部治疗或外用妇炎洁,酌加蒲公英15 g。上方水煎内服,1剂/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配合雷火灸,在小腹部和腰骶部施用雷火灸,两部位交替施灸,0.5 h/次。两组均治疗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妇科检查及B超复诊,观察两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3]:①临床治愈:患者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妇科检查及B超复诊显示囊肿完全消失;②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妇科检查及B超复诊显示囊肿缩小>75%;③有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妇科检查及B超复诊显示囊肿缩小50%~75%;④无效:不符合以上各项指征者。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讨 论

卵巢囊肿属于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可能是生殖系统慢性炎症引发,目前,手术摘除是临床处理较大卵巢囊肿的常用治疗方法。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惧怕手术而选择保守治疗。古医籍中散见于“带下病”“癥瘕积聚”的记述中,认为该病的产生是由于水湿不化,结聚而成。囊肿阻滞经脉,气血瘀滞,出现小腹疼痛,月经不调,日久化热,湿热下注而见带下、不孕。严重者影响三焦气化,整体功能失调[4]。《金匾要略·妇人妊娠脉证并治》其曰:“妇人宿有瘤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瘤痼害。……下血者,后断三月,坏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瘕不去故也,当下其瘕……。”张仲景所指的瘤病相当于妇人腹部的肿瘤包块,卵巢囊肿属此范畴。

根据中医辨证医治的原则,本病依据患者腰酸少腹不适,带下,腹中有肿块,疼痛等症状进行辨证施治。主要以活血和营,清化下焦湿热,通络化瘀消癥为主。采用加味红藤煎口服配合雷火灸施治,随症加减。方中红藤、银花、连翘、败酱草具有清化湿热的作用,无寒败胃之虞;配合当归、延胡索、赤芍、大黄,能够发挥活血化瘀的作用;香附、木香、枳实能够引气和血;茯苓、泽泻具有健脾渗湿、引邪下泻之功效;乌药则为引药下行。丹参苦能降泄、性微寒,有清热解毒、祛湿、凉血消肿、行气止痛之功;当归苦泄、温通,既能补血,又能活血,与赤芍相配活血散结;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祛凝滞之囊肿、行气血之结聚。然此方具体运用,应根据气病、血病、新病、久病之异而灵活加减施治,诸药配伍,相得益彰,故能临症取效。

中医《针灸大成》曰:“夫人女子癥瘕,血结成块,漏下赤白月事不时。”李艳梅等认为,气滞或寒凝导致瘀血凝滞,经络闭阻不通。小腹两侧为少腹,少腹为肝所属,故卵巢囊肿为肝之经脉不通;又“肾主生殖”,卵巢囊肿常引发不孕,故此病与肾虚亦密切相关,并取气海、子宫穴,运用温针灸法补益先天肾气、通经络直达病所治疗本病。《医学入门》云:“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艾灸可补针药不足。艾叶具有温中、逐冷、除湿之能。孙树枝等认为[5],艾灸具有温阳作用,其热力可透入肌肤,深入脏腑从而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而收温阳散寒,通调水道,治病防病,保健强身之功效。雷火灸首见于《本草纲目》,由雷火神针改良而来,通过火热力及红外线辐射力,将药物的温热之性渗透至组织深部,从而达到补益中气,祛风散寒,温阳逐水等功效。雷火灸可调节肺部呼吸活动功能,治疗呼吸道感染,调节肺部病灶局部血液循环速度,加速局部血液供应,增强吞噬细胞对病灶部位炎性组织细胞的吞噬功能[6]。笔者在小腹部和腰骶部施用雷火灸可达温补元阳,化瘀消癥之能。临床实践表明,艾灸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与普通艾条相比,雷火灸药艾条燃烧时可产生独特的热力与红外线辐射作用,可在穴位周围形成高浓度药区,通过经络传导,快速发挥活血散瘀,畅通经络,消炎镇痛,调和气血等作用;但在施雷火灸温针时应注意防止烫伤,因为雷火灸最高温度可达到240℃,使用时必须采用防烫垫保护[7,8]。

综上所述,加味红藤煎口服配合雷火灸,内外并用,治疗卵巢囊肿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猜你喜欢

红藤雷火卵巢囊肿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周围性面瘫应用针刺联合雷火灸治疗的效果评价
雷火灸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天佑中华·雷火迎春
沼泽地边的雷火与荠叔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鞋尖朝外
卵巢囊肿:悄无声息的杀手
维吾尔医治疗卵巢囊肿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囊肿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