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固定支架加VSD引流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2018-10-23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29期
关键词:粉碎性腓骨换药

422200隆回县中医医院(湖南)

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是临床中一种较难处理的骨折,临床中多采取外固定支架对骨折部位实施固定,但是对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十分有效,而采用传统换药治疗虽然可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是因为在清创换药过程中会使创面的血流灌注出现不足,容易增加感染概率,所以治疗效果也并不十分理想[1]。为了选择效果更佳的治疗方法,促进患者恢复,本研究对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联合VSD引流治疗的效果作如下分析与阐述。

资料与方法

2014年6月-2016年7月收治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56例,获取我院伦理会的批准同意,经X线或CT检查均被明确诊断为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均签署了书面知情同意书。入选患者未患有心、肝、肾等严重器质性疾病,未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合并症,不存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及智力障碍,可良好配合治疗与调查。依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28例。观察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19~68岁,平均(43.5±8.2)岁;其中高空坠落伤6例,车祸18例,重物砸伤4例。参照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24~63岁,平均(43.5±6.5)岁;其中高空坠落伤8例,车祸16例,重物砸伤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参照组辅助患者取仰卧位,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后对骨折创面进行清理,利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将无血运的坏死皮肤组织、肌肉以及创面异物进行彻底清除,尽量将创面的肌腱组织、血管以及神经进行保留,在C型臂X线机的观察下对骨折实施体力线及长度的复位、纠正成角至功能位,复位满意后置入外固定架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依据骨折部位开放粉碎程度选择远端解剖接骨板内固定、克氏针,吻合血管,修复受损肌腱及肌肉,视具体损伤情况采取缝合、植皮修复或者皮瓣修复,冲洗伤口后关闭创面。②观察组在接受参照组相同的治疗基础上加用VSD引流治疗。依据创面实际大小,采用多侧孔引流管乙烯醇海绵对创面实施覆盖,保证海绵与创面之间不能存在缝隙,实施缝合固定。对创面周围2~3 cm范围内的皮肤利用半透明粘贴薄膜实施封闭,连接引流管之后与中心负压吸引装置实施接通,设置负压范围在-53~-26 kPa的范围内,创面出现凹陷则表明负压有效,持续治疗6~7 d,更换海绵及薄膜,直至创面愈合。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情况、换药及引流管更换次数、创面面积以及住院天数。②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治疗后6 h、12 h及24 h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无痛感评分0分,轻度疼痛评分1~3分,中度疼痛评分4~6分,重度疼痛评分7~10分。利用Mazur评分评价患肢功能:关节无肿痛、发热症状,活动自如且步态正常为优秀;关节存在轻微肿痛,活动度恢复至正常的3/4,步态基本正常为良好;活动时存在明显疼痛,活动度恢复至正常的1/2,步态基本正常,但需要服用药物继续治疗为尚可;关节活动、静止时均存在明显疼痛,关节存在肿胀,活动度恢复不足正常的1/2且步态跛行为差[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治疗后的指标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创面恢复情况均优于参照组,并且换药及引流管更换次数、住院天数均少于参照组,且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术后患肢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2.86%,参照组为71.43%,两组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36,P<0.05),见表2。

讨 论

患者在发生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后,由于骨折后会导致软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在后期患肢皮肤、血管、肌肉以及神经等出现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出现进行性缺血坏死、感染,处理不当则极易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骨髓炎、骨不连等严重并发症,增加了截肢率。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临床指标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疼痛评分(分) 换药次数(次) 引流管更换次数(次) 创面面积 住院天数(d)参照组 28 4.83±1.26 7.24±2.86 3.68±0.34 13.21±1.26 30.22±6.54观察组 28 3.12±1.13 3.45±1.32 2.94±0.53 9.06±1.34 20.57±7.21 t 5.346 6.367 6.219 11.939 5.246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表2 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比较[n(%)]

目前针对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多采取外固定支架治疗,此种生物学固定治疗能够使骨折部位得以稳定,并且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对软组织不会造成较大的干扰,能够在不对骨折稳定性造成影响的情况下,实施创面观察、换药以及植皮等操作,骨折部位的稳定性得到保证,利于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3]。但是,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固定作用显著,对骨折愈合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而VSD引流的主要作用是能够对创面起到保护作用,可有效将血液、脓液等物质排出体外,不仅可有效避免坏死组织出现聚集,还能够使创面组织所遭受的刺激得以减轻,减轻组织肿胀和疼痛程度[4]。同时VSD引流还能够对创面细胞因素发挥调节作用,能够增加纤溶蛋白激活物的分泌,降低胶原酶活性,进一步发挥促进细胞增殖、提高内皮细胞活性的作用,同时VSD引流还能够发挥扩张血管的作用,增加了血流速度,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创面组织细胞的增殖修复,进而可加快创面愈合速度[5]。在负压状态下,创面边缘张力下降,使组织向伤口中心位置迁移,并且对炎性介质的释放发挥抑制作用,使血管通透性降低,对毛细血管及新组织的生成发挥促进作用,进一步达到缩小创面面积的目的;并且所使用的生物半透明膜能够有效防止细菌入侵、抑制微生物生长,可有效避免感染的发生,更利于术后恢复[6]。而从本次研究结果中发现观察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以及创面面积均优参照组,换药及引流管更换次数、住院天数均少于参照组,并且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由此表明,VSD引流更利于降低患者痛苦,加速伤口愈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对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与VSD引流联合治疗可获取更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粉碎性腓骨换药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modified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dur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双钢板技术在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经腓骨前方外侧入路结合外固定架治疗Gustilo Ⅲ型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疗效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复胫骨缺损伴小腿软组织缺损
双钢板在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
骨折方联合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40例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