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分子高晓松

2018-10-22罗屿

上海采风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小柯朴树老狼

罗屿

最近,高晓松在微博上发了条状态,宣布正式入职哈佛成为研究员,并立志“在哈佛认真做点研究,努力做一个较好的知识分子”。

在哈佛的官网上,我们也可以看到高晓松的职位信息,在信息栏中可以看出,高晓松这次是入职哈佛著名的东亚语言与文学系。虽然担任的研究员一职在国外大学属于初级职位,但高晓松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幕后音乐人的快乐

当年电影《孔雀》还在粗剪,高晓松看过样片后写下一首歌,在机房唱给导演顾长卫听。“由于我唱歌走调,他没看中。有时歌与歌手是缘分。”这个被高晓松压在“箱底”的作品,在2017年终于等来有缘人——高晓松将这首《蓝色降落伞》给了歌手周深,并自己出资带领“乐坛高家班”为周深打造了最新专辑。

当年,高晓松也曾两次“任性”地自己投资给“特别喜欢”的歌手录歌,一次是小柯,一次是朴树。1995年,高晓松偶然听到丰盛中学音乐教师柯肇雷(小柯原名)一首歌曲小样,甚为惊喜,半夜赶到小柯家,一鼓作气听了所有小样。听罢,高晓松表示,要给小柯出唱片。小柯父母坚决反对,理由是,儿子在单位呆上十几年就能分房子。高晓松保证,小柯跟着自己,三年后一定可以买房。高晓松至今记得,小柯成名后花了5.5万元买了一辆绿色掉漆二手拉达,兴冲冲开到喜欢的女生的家。

至于朴树,高晓松曾在微博中这样写:“20年前你(朴树)来找我卖歌,我说你唱这么好何不我们投资给你出唱片?你说你要卖歌攒钱自己做。后来我们为你成立麦田音乐,带你来这个喜忧参半的圈子。”

无论小柯、朴树,还是周深,抑或其他歌手,都让高晓松体会到作为幕后音乐人“挖掘一口深井,灌溉很多树林”的快乐。

这些年,高晓松在音乐上并不高产。但有人说,他内心其实一直和音乐紧密相连。不久前录制音频节目《矮大紧指北》时,戴着耳机对着话筒独坐窗前的高晓松说自己在某个瞬间忽然找到当年认真做唱片的感觉。“耍把式很长时间以后,坐在那里安安静静一个人说话,那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

善于变通的异类

在《矮大紧指北》以前,高晓松已随《晓说》《晓松奇谈》等节目的走红,成为炙手可热的互联网脱口秀主持人。除此之外,这位民谣旗手、中国知名音乐制作人,如今还是电影导演、作家、公益图书馆馆长……2000年,互联网蓬勃兴起之时,他还先后入职搜狐、新浪等企业。有人统计在《晓说》之前,他至少换过5次不同的公司头衔。

有人将热切拥抱世俗与变化的高晓松称作“一个顽强的善于变通的异类”。高晓松并不否认自己对变化的热爱,他说自己从不拒绝新的东西。

辗转过多家企业的高晓松向世人展示着一个音乐人的灵活身段,他说:“作为职业经理人要经历丰富,这样做事才会游刃有余,不用‘努。”高晓松常提到自己身上有北京孩子的闲散,“干什么都不会‘努到吐血”。

这一次,与太合音乐集团合作为周深新专辑进行宣发,让高晓松有种兜兜转转又遇故人的感觉——太合音乐的前身太合麦田,正是高晓松和清华学长宋柯1996年创建的麦田音乐。

在《如丧:我们终于老得可以谈谈未来》一书中,高晓松曾深情回忆麦田的初创岁月。

这不是高晓松在回首往昔时唯一的感性时刻。他说过,当年老狼在台上唱《同桌的你》,台下所有人点着打火机合唱,他站在老狼身旁泪雨滂沱。

这些感性的回忆,很容易让人想到乐评人李皖早年说过的:有“两个高晓松”,一个在歌里,纯情得一塌糊涂;另一个在现实中,轻佻、贫嘴,没一秒钟能够安静。

两不相欠才是完美人生

高晓松40岁生日时曾问宋柯,自己前40年有什么缺点。宋柯答:恃才傲物。

高晓松自认,打小就是“比较柔和的人”,只是年轻时人都想“踹生活两脚”。他从不否认年少时的狂放不羁,“现在想想,自己都讨厌自己”。最膨胀时,他曾与亲密无间的死党老狼因为音乐上的分歧大打出手。

曾经的轻狂与少年得志不无关系。24岁时高晓松因《同桌的你》一举成名,而早在两年前,22岁的他就通过拍广告发了财,有了车,有了3万块钱的大哥大,大哥大上还吊着一个3500元的BP机,有一个特别贵的呼号,就呼一个数6。

然而,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都在暗中标好价码,没有人可以永远是一个孩子、一个宠儿、一个狂生。2011年的酒驾事件,几乎让高晓松重启人生。他曾说,自己获刑后在里面回想从前,“常把脸捂在褥子里说,‘我以前怎么是这样一个人?”他甚至感恩生活,“在最关键的时刻给我悬崖勒马,让我免于陷入疯狂”。

这些年高晓松身上明显的变化是,进入互联网世界后,他以勇于自黑的气质让自己火速成为“第一网红”。

他早已过了用显微镜放大自己细微伤口的年紀。早在八年前他就曾在微博感慨:“40岁前总想让全世界人都喜欢自己,又无端恐惧全世界人都鄙视自己。40岁才发现,你喜欢的人喜欢你,你鄙视的人鄙视你,两不相欠,才是完美人生。”

高晓松的父母一直希望儿子成为一个“有艺术修养的科学家”,然而他却成了“懂点儿科学知识的艺术家”。

“我内心深处一直想做一个较好的知识分子,这就像生活给你盖了一个戳。”接到哈佛大学做一年研究员的邀请,高晓松说对他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

总结出“两个高晓松”的李皖其实还说过,高晓松身上一直都有严肃的知识分子的思考,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端正的态度,只是真实的他被那些感伤的歌曲和痞气爱玩遮蔽了。

高晓松的微博认证是:阿里娱乐战略委员会主席、杂书馆馆长。这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两个身份。高晓松的杂书馆是一家大型私立公益图书馆,也是一所免费公开借阅的藏书楼。

猜你喜欢

小柯朴树老狼
窸窸窣窣的影子(短篇小说)
朴树“卖身”救友
阳台上的桂树
归来仍是少年
友情
借钱还钱
“为你好”
老狼叔叔想吃鸡
《“船长”小柯:上了我这条贼船就很难下去》
叼烟斗的老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