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东风来得更猛烈些!”

2018-10-22

决策 2018年4期
关键词:都市南京优势

“东风吹绿博望大地”

《决策》:博望这么多年一直在坚持东向发展,现在提出要做东向发展的排头兵,主要是基于哪些方面的因素?

郝轶琦:博望的东向发展是一以贯之的,首先是博望有产业优势,二是有内生动力和发展定位优势,博望区的设立,重在拓展马鞍山的城市发展空间,更好地与南京和长三角对接,很天然地要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而且,博望东向发展在战略谋划和战术操作上想得比较透、比较全面。这些都为博望更进一步的东向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们可以走得更远,融入得更深。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新时代开局之年,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博望要以什么样的心态、状态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东向发展、融入南京都市圈,对于博望而言,不是一句新鲜的政治口号,更不是流于形式的表面文章,而是博望赶超跨越的出路所在,我们就是要让新一轮东向发展的春风,全面吹绿博望大地,力争成为马鞍山融入南京都市圈的典范和名片、安徽东向发展的排头兵。

《决策》:您曾说过,博望东向发展最终是要“会师南京主城”,为什么要突出强调主城?

郝轶琦:融入南京,首要是借力借智,在博望形成高端数控机床产业生态圈,实现“中国机床博望造”,推动高端数控机床战新产业基地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同时,在三产服务业上,打造南京的“四季花园”,走好全域生态、全域旅游、全域休闲的绿色发展之路。二是要会师主城,我们不是简单对标江宁、溧水、高淳三个区,最终要会师南京主城,瞄准南京主城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民融合等资源要素,将所有这些集聚起来,为我所用,实现互动发展。

博望东向发展,一定要提高站位。十九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和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这是对区域发展路径的重新指引,对既有的路径和思路都要进行审视和变革。因此,我认为,能不能抢抓这一轮机遇,就是看能否深刻理解“高质量发展”,能否围绕三大变革做文章。博望有一定的產业基础,但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只有东向发展,才能凤凰涅槃。

东向与双圈的辩证法

《决策》:采访中,各级干部着重提到一个词“东向姿态”,对这个词,您是如何理解的?

郝轶琦:东向的姿态很重要,要有发自内心的面向和拥抱南京的情怀,要正视差距,南京已经是万亿级别城市了,要拿出学习的劲头、真诚的态度和朝气蓬勃的状态。全区各级干部都要明白,东向发展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机遇稍纵即逝,守株待兔,想融入没有可能;小跑慢跑,机遇就会变成别人的;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实现和南京同频共振。

基于这样的紧迫感,我们正在跟南京构建起政府对话、规划对接、产业对应、商业对赢、文化对唱“五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机制,坚决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2017年,我们制定了东向发展一号文件,2018年还要制定一号文件和融宁工作要点,制定可量化可考核的工作任务,逐项往前推进。

《决策》:博望提出“双圈融合”,其背后是怎样的谋划?

郝轶琦:2017年4月,马鞍山市正式成为合肥都市圈的一员;此前,马鞍山已是南京都市圈的成员之一。这也意味着,博望在区位上是双圈的交集地区,优势更加凸显。

南京周边的县市区都在融入南京,而且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竞争面前,博望要先人一着,就必须用巧劲,采用新办法,不能再按部就班地干或者学人家现成的。所以,我们提出“双圈融合、无问西东”,从本质上说,在融合、共赢中,东向与双圈是辩证统一的。博望要在融入南京都市圈的过程中,汇聚各方资源,走一条新路,只要能为我所用,都可以与博望的优势与特色相融合。不管是来自东边还是省内的发展机遇,都要抓住,让博望的优势变成发展的强势,让博望在南京都市圈周边县区的“争奇斗艳”中脱颖而出。

“吃着碗里的,

看着锅里的”

《决策》:赴来安县考察归来第二天,博望就召开了“东向发展,博望怎么干”的专题大讨论,通过大讨论,博望的东向发展形成了怎样的战略共识?

郝轶琦:来安之行对我们触动比较大,来安有不少值得博望学习的地方,但我们也有底气做得更好。结合调研,再反观自身,我们形成了很好的共识。

首先要解放思想,融入南京。来安等地东向发展搞得比较好,是思想解放的结果,是制度创新的结果,也是工作务实的结果。

其次要真抓实干,对接南京。全区各级各部门要通力合作,不折不扣地把目标任务落实到位,要练好内功,用实力赢得南京人才、企业、资金的青睐。

三要主攻产业,配套南京。要基于自身的禀赋和潜质精准定位,在彰显特色中融入发展,实现博望产业形态与南京的合理分工、错位互补,紧紧围绕主导产业的全链条,因为博望主导产业的提档升级刻不容缓。通俗来说,就是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吃着碗里的”就是不放弃已有优势,我们的产业基础要紧紧抓住,不要羡慕别人干的事,重要的是干出自己的特色。务实的同时,也要敢想,一定要“看着锅里的”,能与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产生联系的,就要迎上去,主动出击,大胆对接。军民融合发展是一个重大机遇,博望要力争打造成南京军民融合企业扩能升级和搬迁的首选地,建成军民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四要问题导向,对标南京。要坚持问题导向,遇到问题不回避,主动往前跨一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路径,着力破解“强项不强、弱项很弱、短板很多”的问题。

最后是勇于担当,久久为功。对接南京要有求人办事的耐心,把面子甩掉,把身段放低,积极主动的多联系、多跑动、多沟通。要坚决破除不敢担当、不愿负责的消极状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勇于负责,绝不允许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确保东向发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决策》:从一系列动作来看,博望的东向战略谋划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要以怎样的举措来落地实施?

郝轶琦:2018年,我们将开展“大对接、大调研、大讨论、大提升、大落实”,不断增强主动意识,在全区上下形成打造“宁博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博望在大对接上将按照“发挥四大优势、做好四篇文章”思路,注重发挥好区位优势、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后发优势,做好融合南京文章、产业升级文章、绿色发展文章、体制机制创新文章。

大调研,就是认真研究与南京都市圈合作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深化对南京都市圈发展一体化重大问题和重大政策的研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部门融入南京都市圈的工作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考察,不断学习南京都市圈周边城市的产业发展状况。

通过大讨论,向全社会发布公告、召开专题座谈会、开展大讨论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营造社会氛围。博望在马鞍山日报发布“打好南京牌,博望怎么干”征文启事,征求了“全面融入南京都市圈,博望区怎么干”意见建议21条。今后还将邀请知名专家授课,筹办东向发展高端论坛,举办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在全区上下形成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与此同步,在南京都市圈城市打造立体化的宣传态势,提升博望在南京都市圈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大提升,就是要做到发展规划上互融、基础设施上互联、产业发展上互补、要素资源上互享,全面提升“宁博共同体”建设的档次和水平。

大落实,就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力项目为王、企业家为上的理念。硬环境方面,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加快推动华夏幸福博望产业新城建设,加快实施61个重点项目,切实提升城镇环境和承载能力;软环境方面,在增活力、降成本、优环境上下功夫。通过这些努力,博望的东向发展一定能进入一个新高度。

猜你喜欢

都市南京优势
南京比邻
“南京不会忘记”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矮的优势
南京·九间堂
画与话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又是磷复会 又在大南京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