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FGF与VEGF在骨折愈合过程表达及促进愈合机制分析

2018-10-22孙成群任应清张炯华王茉莉袁乐丽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棕色生长因子软骨

孙成群 任应清 程 坚 张炯华 王茉莉 袁乐丽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发生部分或完全断裂,多发于儿童和老年人,但目前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骨折发生的数量显著增加。骨折的愈合从生理、组织及生化角度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诱导期、炎症期、软骨痂期、硬骨痂期和重建期,5个阶段互为重叠[1],其愈合过程是相当繁杂的,过程受到多种激素及因子的影响,如骨基质中大量存在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人体内其表达量是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的10倍。在人体内bFGF可以促进骨折早期的软骨修复,同时具有促进血管增殖的作用。有研究也报道局部或全身应用bFGF可以加速骨和软骨的形成,缩短骨折愈合时间[2]。而骨折发生时常伴随周围组织及血管的破坏,导致骨折断端出现血流障碍,造成愈合过程缓慢,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促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具有诱导血管新生的作用[3]。虽然目前临床上治疗骨折的方法较多,但骨折愈合过程中内固定、生长因子及血流量的供给仍然是关键的不可或缺因素,因此,本文主要从生长因子及血流量的供给来深入探究bFGF对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表达的影响及二者在促进骨折愈合中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1.1 材料 动物:健康雄性SD大鼠共40只,体重240~270g。药品及试剂:10%水合氯醛(行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理盐水(西安悦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bFGF(武汉禾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戊巴比妥(上海西陇化工有限公司),4%多聚甲醛溶液(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10%乙二胺四乙酸钠(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无水酒精(广东中能酒精有限公司),VEGF多克隆抗体试剂盒(上海抚生实业有限公司),苏木紫-伊红染色试剂(杭州昊鑫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AB(Diaminobenzidine)显色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SABC(strept avidin-biotin complex)免疫组化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ELISA(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试剂盒购自武汉优尔生科技有限公司。仪器:注射器(江苏正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克氏针(深圳佰慕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天平(FA2004A型号,上海精天),低温冰箱(三洋公司,日本),石蜡切片机、石蜡包埋机(沈阳誊德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生物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日本);离心机(80-2型,上海),M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及MIPRD图像处理软件(南京天龙光电仪器厂)。

1.2 实验方法 (1)分组与造模[4]: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只大鼠,然后再分别将对照组、观察组按照造模后 7d(D7)、14d(D14)、21d(D21)、28d(D28)4个时间点随机均分,每个时间点5只大鼠。参照文献方法进行造模:所有大鼠均采用水合氯醛麻醉法麻醉(10%,0.25ml/100g),待麻醉满意后采用正规手术方法用线锯断胫骨,然后用合适直径的克氏针进行髓腔内固定,用生理盐水冲洗后缝合伤口,伤口无菌包扎。造模后立即对观察组(20只)所有大鼠的骨折断端注射bFGF(600μg/kg,注射1次/2d),对照组用同样的方法在大鼠骨折断端注射生理盐水。(2)取样: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在造模后D7、D14、D21、D28注射过量戊巴比妥处死5只大鼠,截取胚骨制作骨痂标本。将标本固定在4%多聚甲醛溶液中24h,然后流水冲洗12h,用10%的乙二胺四乙酸钠室温下脱钙21d,使用梯度酒精法脱水。用石蜡沿骨折方向纵向包埋后制作成5μm层厚的纵向组织切片。(3)组织学观察:将制作好的石蜡切片脱蜡脱水,苏木紫-伊红染色(HE)行脱水、封片后用显微镜观察。(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蜡块切成4μm厚的切片贴在载玻片上,常规脱蜡脱水后加入VEGF单克隆抗体(抗体稀释度为1:2000),SABC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新生血管情况。(5)VEGF表达水平测定:首先将骨痂置入乳钵中,加生理盐水进行研磨,离心后取上层清液,将上层清液用蒸馏水稀释100倍制得标本溶液。滴加1ml蒸馏水置标准品溶液中(浓度为8000pg/ml),然后将其装在8个试管中,每个试管中再加入300μl稀释后的标本溶液,然后1号管中加入300μl浓度为8000pg/ml标准品溶液,然后从1号管中吸出300μl加入2号管,然后再从2号管中吸出300μl加入3号管,依次类推,其中7号管中吸出300μl废弃掉,8号管作为对照管。检测每管的光密度,从而计算出血管中VEGF的含量。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织学观察 D7:对照组骨折断端有少量的成纤维细胞,成骨样细胞形成,但伴有明显的骨膜反应。观察组成骨样细胞量远大于对照组,肉芽组织大量形成,骨膜反应较轻。D14:对照组骨折间隙可见软骨内成骨现象。观察组中骨折间隙软骨内成骨明显,有较多成熟软骨细胞,并伴有新生管形成。D21:对照组骨折处成骨细胞增殖,软骨细胞呈肥大样,部分呈现钙化样。观察组骨折处出现较多成熟板层骨,伴有成熟的骨小梁生成即开始骨痂塑型期。D28:对照组骨折处出现部分成熟板层骨,观察组形成大量成熟板层骨,基本完成骨痂塑性。

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新生血管生成情况 (1)显微镜下观察:D7:对照组骨痂处几乎无着色的棕色细胞颗粒,观察组骨痂周围见棕色细胞,但两组均未见新生血管形成。D14:对照组骨痂处有少量着色的棕色细胞颗粒,观察组骨痂周围着色的棕色细胞由外向内逐渐减少,可见少量血管芽和血管腔形成。D21:对照组骨痂周围着色的棕色细胞由外向内逐渐减少,也可见少量血管芽和血管腔形成,观察组仅骨痂深处有棕色颗粒,并有大量血管芽、血管腔形成。D28:对照组骨痂仅有少量棕色细胞颗粒,小血管腔逐渐形成,观察组中血管腔扩大,血管数量大量增加。(2)新生血管计数结果:D7两组均未见新生血管形成。D14对照组新生血管量为0,观察组为(14.46±2.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1对照组新生血管量为(12.63±2.21),观察组为(17.10±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8对照组新生血管量为(28.39±4.52),观察组为(42.32±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VEGF表达水平测定 术后D7、D14、D21、D28 4个时间段观察组VEGF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后两组各时间点VEGF表达量(pg/ml)

3 讨论

骨折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缓慢的过程,期间受到多种因子及激素的调控,其中内固定、生长因子及血流量的供给仍是关键的不可或缺因素[5-6]。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生物因子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多种动物骨折模型及兔的骨质延长术中多次使用局部注射bFGF[7-9]。有研究表明,大鼠全身注射bFGF可以刺激皮质骨 、松质骨的形成[10]。而本文主要是研究bFGF对骨折处VEGF合成的影响,主要深入探讨bFGF对VEGF表达影响。

本研究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术后D14开始观察组中骨折间隙软骨内成骨明显,有较多成熟软骨细胞,并伴有新生管形成。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术后D14开始观察组骨痂周围着色的棕色细胞由外向内逐渐减少,可见少量血管芽和血管腔形成,而对照组术后D21开始形成少量血管芽和血管腔。新生血管计数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D14开始出现新生血管,而对照组D21开始出现新生血管,比观察组延迟了7d,而且D14、D21、D28 3个阶段观察组新生血管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D7、D14、D21、D28 4个时间段观察组VEGF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VEGF定量水平峰值与观察组之间间隔7d。有研究表明bFGF内皮细胞强有力的有丝分裂原,体内体外均可促进血管生成[11],当骨折处缺血时,bFGF分泌促进VEGF分泌,两者协同共同作用于骨折处,改善其缺血情况,促进骨折愈合过程。

综上所述,骨折处局部注射bFGF可以增加骨折愈合过程中VEGF表达量,并延长其表达时限,两者共同作用可以促进骨折愈合过程。

猜你喜欢

棕色生长因子软骨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SOX9在SD大鼠胚胎发育髁突软骨与胫骨生长板软骨中的时间表达研究
用生长因子美容险毁容
又香又甜的棕色方块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鞍区软骨黏液纤维瘤1例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无论什么颜色和棕色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棕色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