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冰袋冷敷在四肢骨折病人中的早期应用

2018-10-21李雪冰

健康周刊 2018年18期
关键词:四肢骨折冷敷护理

李雪冰

【摘  要】目的:观察改良式冰袋冷敷在四肢骨折病人的早期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四肢骨折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组及改良组各100例,两组病人按医嘱冷敷48 h。传统组使用传统橡胶冰袋冷敷,改良组根据伤肢周径选用合适弧度的冰袋冷敷,观察两组病人冷敷后2 h、12 h、24 h、48 h疼痛、肿胀等情况。结果:在减轻疼痛程度方面,冷敷后2 h、12 h、24 h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 在减轻肿胀度方面,冷敷后12 h、24 h、48 h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改良式冰袋冷敷对四肢骨折病人控制疼痛、减轻肿胀效果优于传统冰袋,病人感觉舒适、乐于接受。

【关键词】改良式冰袋;四肢骨折;冷敷;护理

四肢骨折后疼痛、肿胀、出血问题一直是影响病人康复的重要因素。早期冷敷具有有效控制疼痛、减轻局部充血水肿、缩短手术等待时间及康复的作用。传统橡胶冰袋平直,肢体稍微活动或翻身容易移位,不能很好地保持在固定的位置,而且舒适度差,往往达不到理想的冷敷效果。而改良式冰袋呈半弧形,外形设计符合关节解剖,与肢体接触面广泛而且严密,贴合性好,不易滑落,对四肢骨折或挫伤冷敷效果良好,可以达到更有效的止痛、消肿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四肢闭合性骨折及挫伤排除冷疗禁忌证的病人共200例为研究对象,受伤后1 h~10 h入院。按入院日期分为传统组和改良组,每组100 例。传统组男66例,女34例;平均年龄46岁;股骨骨折22例,髌骨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42例,桡骨骨折18例,软组织挫伤8例。改良组男62例,女38例;平均年龄48岁;股骨骨折24例,髌骨骨折9例,胫腓骨骨折44例,桡骨骨折16例,软组织挫伤7例。两组病人治疗方案基本相同,年龄、病种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改良组冷敷方法

1.2.1.1 改良组冰袋的制作

早期选择250 mL、500 mL塑料输液瓶为模具,用容积为250 mL 、500mL 、1 000 mL的输液软包装袋,分别注入清水250 mL~700 mL,再向软包装袋子中加入1 mL红墨水,排尽袋内空气,并用油性笔在软包装袋明显写上“冰袋”字样标识,后期得到我院检验科免费提供大小不等的生物冰袋,然后覆盖在模具上放进冰箱冻成半弧形圆滑的冰袋备用。

1.2.1.2 改良组冰敷操作

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应用冰袋的治疗目的、方法、注意事项,以取得病人的主动配合和家属的支持。根据病人伤肢患处周径,选用合适弧度的冰袋套上用棉质小毛巾缝制大小相当的套子,覆盖在患肢冷敷48 h,冰袋紧贴患肢,始终保持在所需冷敷部位。

1.2.2 传统组冷敷方法

采用传统橡胶冰袋加布外套冷敷48 h。传统的冷敷方法是将大块冰块打碎,磨平棱角后灌入橡胶冰袋或冰囊。

1.2.3 注意事项

有如下情况病人予以剔除:对冷敷有抵抗性或者不适者,包括周围血管障碍、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以及风湿病病人,有雷诺氏现象者、某些血管炎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对冷特别敏感者,肢端冷敷后产生缺血现象以及对冷忍受度低者。应用冰袋期间,密切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感觉或末梢血液循环、感觉,询问病人有无麻木感,防止用冷过度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及康复。如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寒战,立即停止使用。夏天2 h~3 h(冰块溶解)、冬天3 h~4 h更换冰袋1次,以达到有效冷敷的目的。使用后的冰袋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后重新冷冻备用,符合消毒隔离的原则。

1.2.4 观察指标

1.2.4.1 疼痛程度

冷敷后2 h、12 h、24 h、48 h观察局部疼痛程度。使用口诉言词分级法,将疼痛分为4级。0级:无痛;Ⅰ级(轻度):有疼痛但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不受干扰;Ⅱ级(中度):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用止痛剂,睡眠受干扰;Ⅲ级(重度):疼痛剧烈,不能忍受,睡眠受严重干扰,可伴有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1.2.4.2 肿胀程度

冷敷后2 h、12 h、24 h、48 h观察局部肿胀程度。Ⅰ度:轻度肿胀,皮肤皱纹变浅;Ⅱ度:中度肿胀,皮肤皱纹消失,Ⅲ度:重度肿胀,皮肤出现水疱。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采用秩和检验,以 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减轻疼痛程度方面,冷敷后2 h、12 h、24 h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而冷敷后48 h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减轻肿胀程度方面,冷敷2 h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冷敷后12 h、24 h、48 h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

3 讨论

骨关节及软组织损伤后的肿痛是骨科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肢体在创伤初期,由于血管损伤、扩张充血、微小血栓的产生致微循环不畅,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炎性物质在局部浔润,使血管壁通诱性增加,使组织间胶体渗透压增高,引起组织发生水肿,甚至支肤发亮产生张力性水疱。而疼痛是由于创伤后血肿压迫或炎性致痛因子刺激局部末梢神经所致。疼痛常伴有不愉快或厌恶的情绪和恶心、出汗、血压改变等自主神经反应;当出现剧烈疼痛时可反射性地引起邻近骨骼肌收缩而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血又使疼痛进一步加剧。冷敷可以促使微血管发生收缩,使微血管的通透性降低,减轻局部充血肿胀;减慢神经传导速度,麻痹局部的末梢神经,使末梢神经敏感性降低,从而缓解疼痛;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流减慢,降低组织温度及细胞代谢,从而减轻炎症,具有止血、镇痛以及消肿等作用。

传统橡胶冰袋比较坚硬,冰囊体积、重量较大,放置不稳,只能挨着患肢放置,不能很好地紧贴患肢,与患肢接触面积小,不易固定,特别是患肢活动时,冰袋容易移位,容易导致冰袋滑落及破损,需反复扶持调整位置,病人感觉不舒适,达不到理想的冷敷效果,而且给功能锻炼及护理工作带来不便。改良后的冰袋呈半弧形,外形设计符合四肢关节解剖,与患肢充分接触,接触面积大,容易固定,不容易滑落,避免传统冰袋的弊端,病人感觉安全、舒适,其治疗效果更佳。

冷敷疗法作为急性创伤早期行之有效简便经济的治疗手段之一,在临床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有效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实践证明,改良冰袋冷敷应用于四肢骨折早期,能更有效减轻疼痛、肿胀,使用中不影响病人主动锻炼,缩短了康复周期,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病人感觉舒适,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舒适护理的整体护理内涵;护理人员便于操作及观察,达到了提高护理质量和节省资源的目的。由于操作方便、制作简单、价格低廉而且效果好,对于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增加病人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杜励,黄素碧,吴青霞.冰袋冷敷对四肢骨折创伤的早期应用.当代医药论丛,2017,14(11):19-21.

[2]张治.冰袋冷敷对减轻四肢骨折创伤后早期患者疼痛肿胀的应用.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25(26):25-26.

[3]何叶谈.不同冰袋冰敷方法在四肢骨折病人早期应用的效果.护理研究,2016,18(11):10.

猜你喜欢

四肢骨折冷敷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何时冷敷何时热敷
鼻舒朗冷敷凝露
冷敷热敷,各有奇效
民间疗法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初探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40例临床观察
四肢骨折合并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骨折内固定手术时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