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环境下防震减灾宣传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2018-10-21兰思萱

传播力研究 2018年24期

兰思萱

摘要: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四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强调,加快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的优势创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这样的全媒体环境,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带来新的工作形式,该工作的进行应该顺应媒体环境的变化,创新宣传模式,以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从而抓住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脉搏。

关键词:全媒体环境;防震减灾;宣传模式创新

长久以来,媒体形式的转变对社会各方面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充分利用全媒体环境时代下的优势,对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一、全媒体环境下,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凸显

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多次地震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这使得地震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人们开始渴望了解更多的地震知识,以及地震中的自我保护方式,但是也有很多负面的言论纷纷出现,地震部门逐渐处于舆论中心,基于此现状,借助全媒体的优势,做好防震减灾的宣传工作显得更为重要。一方面,新媒体能够为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供了多种方式和渠道,宣传平台也具有多样的特点,相关部门应该借助这一契机,结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充分利用二者的优势,加大防震减灾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新时代对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契机也增加了宣傳的要求,宣传形式繁多、宣传产品参差不齐、谣言传播迅速、负面新闻频发等都是当前宣传工作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利用全媒体的优势,创新宣传产品,满足公众的知识需求,遏制谣言的传播,解决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话题,传播弘扬正确的防震减灾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同时也提供群众对相关部门工作的认可。

二、全媒体环境中宣传创新

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以群众为基础、具有一定的社会性,是一项长久的工作,为了能够有效的进行宣传,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需要充分利用媒体平台,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

第一、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的对象是面对全体群众,其中普通公众占比较高。传统的宣传手段虽专业性较强,但内容刻板晦涩、抽象,使得受众很难理解,造成受众心理对防震减灾知识敬而远之的态度,降低公众对学习该类知识的兴趣。所以在当前的全媒体时代,应该注重将相关的防震减灾宣传内容更加简化生动、贴近公众,才能使得宣传内容通俗易懂,方便群众的接纳和掌握。长期以来的防震减灾工作缺乏互动,以灌输式为主,受众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长此以往就会使得受众造成逆反心理,抵触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新媒体的诞生使得宣传的方式和语言多样化,相关部门可以利用新时代媒体环境中的语言特色、形式特点,结合当前多数受众的求知心理和好奇心,组织宣传形式和语言,改变灌输的宣传方式,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第二、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创建更能满足受众需求的知识内容,相关部门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查和研究,掌握受众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利用地震部门的专业知识和资源,进行整理和筛选,建立完善的地震知识资源库,并且通过新媒体平台和传统的媒体方式进行推送,力求在第一时间满足受众的需求,提升地震部门和国家政府的社会形象。在较长的时间里,我国地震部门在公众心中存在感不高,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宣传工作,树立更好的权威和公信力,可以借助“地震事件”或大地震纪念日等敏感时期,抓住公众的注意力,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引导,树立正面形象,并且提高知识的宣传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群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第三、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是新媒体,传统的媒体虽然已经显得落后,但是还有一部分人离不开传统媒体,因此相关的宣传工作就需要结合二者的优势进行展开,才能够提高宣传效率,保证防震减灾宣传工作面向所有的群众。在全媒体时代下,可以沿用传统的地震部门和公众面对面交流、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宣传方式,更应该借助新媒体的便捷性,依靠互联网技术,做好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官方网站、地震科普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都是可以利用的现代化宣传平台,而且大量实践证明上述的宣传方式可以使防震减宣传工作取得良好的进展和成效。

三、结束语

地震灾害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多年来,我国的地震部门将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当成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宣传效率、加强民众防震减灾意识更是进行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可以说在普及地震知识和防震应急避险常识等方面成果显著,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工作效果。鉴于此,本文研究了全媒体时代下防震减灾宣传工作需要创新的内容和方式,希望能够为防震减灾宣传知识的普及和效率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进一步提升全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尽可能的降低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慧.新媒体环境下防震减灾宣传模式的创新性研究[J].防灾博览,2016 (06):14-21.

[2]李红梅,王立军,马凤霞,刘宁.美国“未雨绸缪(Ready)”项目及其对我国防震减灾宣传的启示[J].国际地震动态,2010 (11):12-18.

[3]邹文卫.地震社会心理与防震减灾宣传[J].灾害学,2006 (03):1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