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申城警察今昔

2018-10-21uncelb

兵器 2018年10期
关键词:展柜枪械陈列

uncelb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无论说起哪个领域里的事情,上海都必涉其中。特别是涉及到城市管理,上海就更有故事了。比如警察,这个在新旧社会里都被人所熟知的社会职业,上海就会有比其它城市多得多的谈资。“警察”,这个职业和在这个职业上的人,其在上海的存在、变化和发展,同样也见证了中国人民从半殖民半封建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整个过程。在上海内环高架下的瑞金南路,有一座可以说清这个过程的博物馆——上海公安博物馆。

上海公安博物馆

上海公安博物馆是上海市公安局的下属单位,这座博物馆所在的建筑也是上海市公安局的一座会议中心。该馆并不紧邻商业地段,而是在工业居民区附近。从地铁4号线鲁班路站3号口出来,沿着翟溪路往西,穿过几家卖葱油饼的门市,到瑞金南路交叉口从路西往北,出地铁后10分钟就到了。

进入一楼大厅,左手边是休息处与礼品柜台。右手边是博物馆陈列的警用车辆。其中包括读者们都很熟悉的长江750挎斗摩托车,上海本地产的桑塔纳警车等。这里还展示了一辆警用装甲车与少见的敞篷警车。不过从大厅的内装与车辆的摆放方式观察,这座建筑显然不是专门为博物馆修建的。

二层展厅

从电梯旁的指示牌看,展馆的常设陈列包括三层。乘坐电梯前往二层,就算正式开始参观了。这一层主要包括三个展区,分别是序馆(介绍馆的概况与上海市局历任局长)、公安史馆、公安英烈馆。可不要以为网上对于该馆的介绍都聚焦于枪械陈列,就草草跳过这部分。经笔者实地体验,这一层的信息量与文物的重要性反而是最高的。

公安史馆绝对是这座博物馆的核心。这部分陈列的故事从鸦片战争后上海出现外国租界开始讲起,到世博会前上海市公安局的发展结束。

◎租界警务处

参观伊始,便可以看到上海租界工部局警务处巡捕的帽徽实物,以及万国商团的纪念品实物。所谓“工部局”就是1854年小刀会起义前后,英美德等国在上海组成的租界行政管理机关。而上海近代警察的源头,是当时工部局下属的警务委员会。1863年,公共租界成立后,警务委员会改组为工部局警务处。这个充当外国殖民者“打手”的部门,就是当时上海最早的近代警务机关了。

在这里,参观者可以配合租界地图仔细端详。如今繁华的上海,哪些地方曾是外国殖民者的“地盘”。比如南京路上的第一食品商店,在19世纪曾是殖民者的会审公廨(殖民者的法庭)。

陈列在一旁的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警哨(上图①),外国巡捕的制服、装具,工部局警务处徽章(上图②),还有英国殖民者遗留的井盖、靠左通行的路牌实物。

这里有一个展柜建议观众一定仔细看看。那就是薛耕莘老人的租界警察证与回忆录手稿(上图③)。这位老先生解放前曾长期在法租界警察局担任刑警,曾经审问过叛国分子,解放后最终在上海获得离休待遇。展柜里,他的回忆录第一页内容则是审问川岛芳子的情况。

◎国民党上海警察局

大革命之后,国民党政府在上海成立了特别市。上海特别市公安局随即诞生。之后随着历史发展,这个单位先后多次更名。电影《战上海》中曾经以台词方式登场的“飞行堡垒”也是由国民党警察组建。所谓“飞行堡垒”,其实是国民党上海警察局的特种机动车大队(装备装甲汽车,抗战胜利后装备日制坦克)。

在展柜里,參观者可以看到很多国民党统治时期上海警察局不同单位的胸章实物,其中“飞行堡垒”的胸章尤为显眼。汪伪政权颁发的“良民证”,国民党时代的警察刊物《上海警察》、《红绿灯》等实物也值得一看。

通过展板,参观者可以了解国民党上海警察局的机构发展。一条隐藏在其中的线索是,在大革命后的20多年间,国民党上海警察局的机关办公地点数度变化。而如今上海市公安局机关的办公地点福州路185号,原来是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上海警察局搬迁至此的。

◎接管上海警察局

参观完上海解放前的公安历史部分,就会迎来该展区的重头戏——上海解放前后的公安战线故事。这部分的实物展品更加令人兴奋。

上海解放时,国民党警察局是被我军接管的。在这里,曾在电视纪录片里提到的中共中央华东局社会部在解放上海前撰写的《军警宪特调查资料》实物就在展柜里陈列!这是渡江战役前后我党隐秘战线很出名的一段故事。

这里有解放前夜我党上海警察工作委员会(警委)书记邵健在地下工作时用来记录警委成员名字的伪装词典,以及警委在与敌人斗争期间撰写的文件实物。而在一旁展示的则是国民党上海市警察局代局长陆大公在解放军接管上海警察局时撰写的交接报告实物。这几件展品直观的介绍了我军接管上海市警察局的过程。在这里,参观者会发现,原来《战上海》里的上海警察局长的历史原型,名叫毛森。

在这之后,展区展示了解放后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安局成立的相关文物。其中上海市公安局最早的木质印章,陈毅市长签发的公安局第一号命令,军管时期的公安手册均以实物展出,非常难得。

◎镇反运动中的上海公安局

建国初期,上海的治安局势严峻。展区以大量实物展示了这一时期上海市公安局与敌特反革命分子做斗争的历程。其中,陈毅市长签发的反革命分子处决命令;杀害李白烈士的国民党特务叶丹秋的供词;国民党“上海万能台”特务罗炳乾绘制的地图;国民党教育部给潜伏特务应功九开具的“教授聘书”(实为所谓“嘉奖文件”);“水河帮”反革命土匪集团的武器与国民党杀手刘全德的手枪都是非常具有说服力的展品。

除了镇反期间的文物外,在这一区域参观者还可以看到穷苦群众控诉“一贯道”的证词,以及上海市公安局开展打击封建邪教的宣传品。解放后人民公安干警乘公共汽车使用的乘车券也是难得一见的文物(该券采用政府内部结算,而解放前反动派军警乘车根本不给钱)。

◎文艺作品中的上海公安

不容错过的是,这里还展出了两个笔者这代人“既陌生又熟悉”的文艺作品的历史源头。那就是电影《今天我休息》与儿歌《一分钱》的原型。

原来,电影《今天我休息》中的主角——热心民警马天民的原型,就在上海。他是上世纪50年代上海市公安局闸北分局芷江庙路派出所的民警马人俊。马人俊同志因为热心服务群众,并侦破了不少治安案件而于1956年被评为公安战线一级英模。这里除展出了电影海报外,还陈列了马人俊同志受毛主席接见时带过的胸花。

儿歌《一分钱》的故事原来也发生在上海,它是著名作曲家潘振声先生以上世纪50至60年代在上海居住时的亲身经历改编的。

公安史部分进入改革开放后的展出则主要侧重于上海市局的组织调整。在这个部分,参观者不妨留意一下汶川地震中上海警方在震区拾到的门牌以及华东警校的相关文物。有趣的是,这里还展出了广播剧版《刑警803》的剧本。笔者这才知道,这部近年的同名电视剧是翻拍自广播剧的。所谓“803”其实是上海市局刑侦总队的代号,《刑警803》就是以该单位的侦破故事为原型创作的。

◎警魂

走出公安史展区,就会进入公安英烈馆。这里的入口摆有一尊英烈雕像,下方写有“警魂”二字。这个展区面积不大,但每个英烈的故事都摄人心魄。其中既有上海解放前夕就义的“警委四烈士”的生平,也有在1979年5月30日在处理爆炸物时牺牲的卫淑海、蔡煜等13位烈士的遗物。在他们之中,既有从抗日时期一路走来的老兵,也有建国后警校毕业、牺牲时与笔者年龄差不多的年轻人。

三层展厅

◎刑事偵查馆

参观完二层展厅,便可以乘电梯来到三层的刑事侦查馆展区。这个展区采用暗蓝色调内饰,给人一种冷峻的感觉。展柜中陈列了建国以来上海市公安局侦破过的一些重案。其中不乏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案件。在案件部分的后半段,还有一些陈列配合介绍上海市公安局的技侦部门概况。总体来说,看得出这部分展示的布展时间较早。很多技术侦查方面的内容已经有些过时,希望馆方能够及时调整内容。

这里需要提醒参观者,三楼的刑事侦查馆展区关于刑事案件的展板内容、展品涉及到具体案件的现场情况,不推荐未成年人和不适应这类内容的参观者前往。

◎治安、交通、监管展区

经过刑事侦查馆展区,就会进入到治安、交通、监所管理三个展区。连同前面提到的刑事侦查馆展区,这一层的三个展区分别对应上世纪末我国公安部门日常工作业务的刑侦、治安、交管与监管部分。

在治安管理馆展区,参观者可以在了解治安警察工作范围的同时,见到很多有趣的展品。比如上世纪末收缴到的非法枪械,解放后上海市公安局用于户籍管理的户籍卡片专用柜等。这里有电影演员周璇的户口登记材料,国民党上海市长赵祖康、黑社会头子杜月笙的民国身份证底卡实物,以及我国第一代居民身份证制卡工具,改革开放后的因私探亲护照,解放后的持枪证等展品。

交通管理馆与监所管理馆展区相对不大,但也有很多不应错过的展品。比如展板写明了中国大陆的第一块汽车号牌就是上海市发出的。交管部分除展示了各个时代的上海市汽车号牌外,还展示了不同时代上海交警的执勤点照片、交警的竹联背心、警用摩托与第一代“追飞拍”(早期的超速电子探头)等装备。而监所管理部分则简要介绍了提篮桥监狱为代表的上海现代监狱的情况。

四层展厅

四层的三个展区是展品数量最多的。它们分别是消防装备馆、警用装备馆与警务交流馆。這里着重介绍前两个展区。

◎消防装备馆

消防装备馆区域使用了消防车的红色调内饰。展柜内除了陈列有不同时代的消防车模型外,还有很多上海消防部门的珍贵文物。

这里提醒参观者一定要注意展柜中的四件展品与一张照片。

第一件展品是清末时代使用到新中国建国后的木质水泵,展柜内的水泵下方还标有简体的“杨家消防队”字样。第二件则是清末到解放前上海不同地区救火会的头盔。这些头盔使用典型的法式头盔型制,相信其当年的使用者与法国渊源颇深。第三件展品是上海市公安消防部门使用过的手动电话交换机。这是上海公安消防部门一直用到改革开放前的设备。第4件展品是“背负式干粉灭火器”。从外形观察,军迷们不难判断,这是我军大量装备的74式火焰喷射器的消防部队使用型。除了加压罐使用橘红色外,它的外形与74式火焰喷射器完全相同。可见火焰喷射器这种纵火的武器,确实摇身一变成为过灭火装备。

一张照片是展板上解放前上海某救火会的瞭望塔。据网友介绍,与这块展板上同时代的虹口救火会建筑中,瞭望塔如今还有一座健在。它位于吴淞路560号虹口消防中队院内。如果有读者对消防感兴趣,不妨参观完公安博物馆,找机会去虹口消防中队参观。

◎枪械

警用装备馆可能是大多游客最感兴趣的展区了。这里的警用装备基本只有两类,那就是枪械和制服。在这个展区中,有很多经典的展品,在网上的旅游推介中也以这里的枪械展品作为重点介绍。

其中被誉为“镇馆之宝”的是孙中山曾经使用过的一支勃朗宁M1906型袖珍手枪。孙中山先生虽获得过不少礼品枪械,但他真正随身佩戴过的枪却没有几支在外展出。这一只M1906是1916年孙中山先生在陈其美被刺后不久,从身上取下赠送给当时在场的国民党元老萧萱的。参观者观察这支手枪时别忘了看看一旁关于这支枪失而复得过程的介绍。在同一个展柜内,另一支孙中山先生送出的阿斯特拉礼品手枪也值得一看。

在枪械展区,还有很多不容错过的展品。比如潘汉年任上海副市长期间曾经使用的柯尔特M1908型手枪。解放后任上海市公安局长的杨帆使用的象牙把FN1910型手枪。

解放前的中国堪称“世界轻武器博物馆”,而上海作为中国当时对外的门户城市,社会上的轻武器更是种类繁多。抗战结束后,上海的FN系与柯尔特系手枪因为军火贸易而变得十分常见。在上海公安博物馆的枪械陈列中,柯尔特、瓦尔特两公司的枪械展品也占了很大比例。

国内其他博物馆中不常见的伯格曼半自动卡宾枪、柯尔特伍德斯曼手枪、二战前瑞士生产的斯太尔MP34冲锋枪,二战以来美国情报人员常用的高标准.22口径无声手枪,少见的早期袖珍南部手枪在这里都能见到。另外不易分辨的国产51式手枪、52式公安手枪与63式自动步枪在这里也有陈列。

在特种枪械方面,解放前上海黑社会头目杜月笙的“水果刀枪”、黄金荣的折叠左轮手枪是这里比较出名的展品。其实在展柜的另一边,欧美手册中常见的高卢1号袖珍手枪,审讯用拐弯手枪也很经典。

相比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与中国民兵武器陈列馆,这里的枪械展品数量并不多。但是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上海公安博物馆的枪械展品保养状况非常好。枪械的表面光洁漂亮,铭文清晰。

◎警服与标志

在枪械部分之后,陈列有包括边区警察在内的我党领导下的人民警察队伍的历代制服与警衔警种标志、佩饰实物。其中59式、71式与89式警服实物以及92式警衔如今都比较难以见到。建议对警察文化比较感兴趣的参观者多留意这处。

参观感受

至此,上海公安博物馆的参观就算结束了。我一看表,共用时三小时。总体来说,笔者认为这座博物馆在国内为数不多的警察/公安类博物馆中算得上最高水平。该馆以保管的档案、警械为依托,布展的线索性与趣味程度为方式,让一座公安博物馆做到了军迷与普通观众都喜欢。陈列史料丰富,枪械展品珍惜程度较高。说到底,上海与警察有关的历史故事与实物展品的丰富程度是该馆魅力的成因。美中不足的是,刑侦展区缺乏参观提示,刑侦技术部分有些过时,另外展馆纪念品品种过少。

猜你喜欢

展柜枪械陈列
出售中
超越“展”与“藏”
FAMAS步枪?Kel-Tec RDB步枪?
组合与构建
贪官“自我量刑”,满足了
博物馆展柜防盗探测原理及类型分析
中国05式5.8毫米冲锋枪
邮票藏在哪?
服装市场品牌 陈列现状和未来解析 陈列与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