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大学生宪法意识的路径探析

2018-10-20姚晨雨杨宁

炎黄地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大学生

姚晨雨 杨宁

摘 要: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大学生宪法意识的高低不仅能够反映我国宪法和法律实施程度,而且与我国的依法治国建设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提升大学生的宪法意识,事关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事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事关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养。尽管大学生对宪法有了更多的认识,但当前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在培养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深入探讨这些问题才能探索出合理、有效的提升大学生宪法意识的路径。

關键词:大学生;宪法意识;路径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方面上再次强调,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可以看出,学习宪法知识、遵守宪法规定、弘扬宪法意识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深化法治教育、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保障。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既是祖国的未来,又是民族的希望,提升他们的宪法意识,对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培育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必要性

大学生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骨干力量。提升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1.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大学生的宪法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法治程度的重要标准,提高大学生的宪法意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和核心。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中坚力量,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任。依法治国必须以依宪治国为重要前提和途径,所以,在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培育,提高他们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对我国法治的最终实现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性的意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要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物质生活基础,还要培育一大批具有高素质尤其是宪法精神和宪法意识的公民,这样才能为我国的宪法实施和法治建设提供坚实可靠的精神支撑和思想保障。

1.2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倡导的价值观,它凝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价值基础。我国的现行宪法中存在着大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内容,因此,提升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对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国家和社会的层面看,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大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他们进行宪法教育,能够为国家和社会经济政治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产生深远的影响。从个人层面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个人价值的实现需要依靠具备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宪法意识,使宪法意识成为全社会的主导意识,真正融入大学生的物质与精神世界,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理建构。

1.3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需要

做合格的公民要求要在思想道德意识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宪法意识是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必备的基本意识,树立起强烈的宪法意识对每一位公民都是责无旁贷的。大学生作为即将走向社会的公民阶段的群体,他们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培养他们的宪法意识,是提高大学生群体法律素质的必然要求,更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必由之路。宪法意识是构成公民意识的主要内容,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宪法意识,使宪法意识真正成为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主体意识,才能使他们具备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法律素质,提高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仅要充分认知宪法,懂得运用宪法来维护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而且要懂得法律条文尤其是宪法条文,从根本上增强自身的宪法意识,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

2 大学生宪法意识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中坚力量,宪法知识储备量的多少,宪法意识是否健全,以及是否会用宪法的权力来保障自身的权利不受侵犯,已经成为检验我们国家宪法教育及宪法实施成败的关键。虽然大学生的宪法意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当前大学生宪法意识和宪法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宪法意识水平尚待进一步提升。

2.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依法治国,宣传宪法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充分认识到提升宪法意识的重要性,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法律,与我们的距离很遥远,甚至在我们生活中是接触不到宪法的。结合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很多学生有个误区,觉得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专业课上,只要专业知识过硬,将来在找对口工作的时候,就能够在人群中占据绝对优势。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把仅有的学习宪法知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直接定义成无关紧要的课程,而且学习兴趣全无,对宪法知识的学习划分为低于一切技能知识的掌握,一些大学生仅停留在对宪法的认识水平上,并没有真正形成宪法意识。总之,当前大学生在对待宪法的学习上,基础水平较差且学习态度极其不端正,在思想上更是不够重视,这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宪法知识及理念的理解与掌握。

2.2宪法教育体系不完善

目前各大高校对于宪法课程的设置仍大多安排以公共课的形式为主,课时十分有限,授课教师无法将宪法知识讲得面面俱到,最终导致学生们无法在课堂上全面深刻地了解和学习宪法知识。目前,宪法在教学形式上依旧普遍采用灌输式,重视课堂书本知识的讲授,而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上课主要是以老师讲课为主,很少安排与学生进行互动,学生主要以听为主,缺少社会实践环节。宪法的学习,如果只是一味的按照课本安排的内容和顺序讲,那么只会让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更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宪法的兴趣。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要求大学生能够知宪、守宪,更注重的是宪法意识、宪法意识和宪法信仰的培养,在守宪的基础之上,会用宪法维护自身的权益不受侵害,具备维权意识。然而高校在宪法意识上,没有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能把学到的宪法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3课程考察不够严格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公共政治理论课,很多学生常常是平时不学,快到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应付考试的现象时常发生。久而久之,对宪法学习的态度就养成了考前背一背就能拿高分的坏习惯,所以导致学生缺少对宪法这方面学习的动力,在内心很难产生对宪法的需求,更恶劣的还会觉得它会是学习中的阻力,这对今后的成长是没有好处的。而且,对于这门课程的考察,学校往往会采用一些选择题和简答题比较简单题目,学生只要在考前把考试重点背下来就可以通过考试。这种考察方式,很难真正引起大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学习宪法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对此门课程的考试和考察方式必须更加严格,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宪法、培养宪法意识的重要性。

3 提升大学生宪法意识的路径

宪法意识不会自发产生,必须通过专门的培养才得以形成。提升宪法意识是学习和宣传宪法,深化法制教育,培育卓越法治人才的内在要求。为提升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大学生宪法意识。

3.1加大宪法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

宪法教育是帮助大学生培养掌握宪法知识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大学生宪法意识形成的前提条件。当前,全国高校都开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但是其中有关宪法部分分量仍然比较轻,而且课堂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无法满足培养具有高宪法素质的大学生的需要。因此,应加大宪法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提升大学生学习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自觉性,从根本上树立起宪法意识。首先,高校教师需要对书本有限的内容上进行拓展。结合当前国内外的时政热点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对书本中的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和分析,提高大学生对宪法的认识水平,加强宪法知识的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宪法理念,增强大学生对宪法及法律的敬畏之心,形成对宪法的情感与内心信仰。其次,高校可开设与宪法相关选修课。鼓励非法律专业大学生选修此类课程,并选派专业的教师来讲授,精心选择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案例进行讲解。通过对生动鲜活的事例分析,提升大学生了解宪法的兴趣和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大学生运用宪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思想上、行为上真正重视起宪法教育,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宪法意识。

3.2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当代大学生宪法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新一代大学生往往追求个性、向往自由,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如今高校已不再是大学生学习宪法文化的唯一途径,家庭和社会同样对大学生宪法意识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某一程度上,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维权意识的培养作用甚至要大于学校在此发挥的作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要求现在的高校教育要建立以家庭、学校和社会相互配合的三位一体教育体系,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大环境,共同提高培养大学生宪法意识成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宪法教育,要联合好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整体教育,充分发挥这三者各自的优势。以学校教育为核心,不仅要与学生家庭教育相融合,强化家庭的育人功能,建立与学校定时、定期通报与反馈机制;还要与社会大环境相融合,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知识传播和有效的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宪法和法律高于一切的观念。通过三方面因素的相互协调、配合,使大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提高大学生宪法教育的实效性。

3.3营造良好的宪法意识教育环境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理论产生、发展的的源泉、动力,没有实践的理论只能是纸上谈兵。在整个大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必须要通过普法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宪法学习活动,加大对宪法知识的宣传教育的力度,营造一个人人都崇尚宪法的社会环境。宪法的普及不应该满足于对宪法条文含义的解释,还应该与公民的实际情况和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对于大学生来说,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把握宪法的本质特征,将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与自己的成长成才联系起来,使大学生真正认识到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尤其是宪法意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使宣传教育达到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高校应开辟各种渠道,开展一些与宪法学习相关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学宪法、用宪法、守宪法的良好环境。可以充分依托“国家宪法日”这一重要载体,将“国家宪法日”宣传教育活动打造成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实践活动,动员广大师生参与,积极培养大学生主动了解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的兴趣和热情,深化大學生对宪法的认知。通过一些列特色鲜明的宪法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切实提升学生对宪法本质和宪法意识的理论认知,引导学生将宪法意识内化为学习宪法的自觉意识,外化为遵纪守法的自觉行动。

参考文献

[1]本刊编辑部,邵景均.弘扬宪法意识 推动宪法实施[J].中国行政管理,2018(03):5.

[2]赵翠.当前我国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D].湘潭大学,2017.

[3]孙运青.当代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4]李超.弘扬宪法意识 建设法治国家[J].延边党校学报,2016,32(06):60-62.

[5]耿怡雪.大学生宪法意识研究[D].中北大学,2016.

[6]汤艳春,康玉娟.浅议大学生宪法意识的培育[J].法制与社会,2015(14):233-234.

作者简介:

姚晨雨(1994-),女,汉族,山西省长治市,硕士研究生在读,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杨宁(1993-),女,汉族,山东省潍坊市,硕士研究生在读,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微信使用对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影响
浅议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养路径
浅析大学生校园兼职
暑期近万名大学生兼职送外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成立首个村级大学生创业园
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