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具:高效课堂的“利器”

2018-10-20施沈红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利器学具突破

施沈红

[摘要] 学具是基于课堂教学需要和学生兴趣取向而配置的教学器材之一,学具的巧妙利用不仅可以开启学生的兴趣爱好,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参与,有效地服务于教学难点、重点的突破,为课堂教学构建高效愉悦的学习环境。在小學数学的课堂中,教师的学具可以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学具体验中感受数学概念和规律的存在,在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中建构新的认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学具;小学数学;课堂;突破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数学向来被称为“思维的体操”,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复杂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而小学生的年龄尚小,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发达,仍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形成了矛盾,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应运用学具辅助学生进行学习,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操作学具中积累感性经验,丰富表象,进而上升为理性认知,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灵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拥有数学思考的意识和习惯,为后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运用学具,激发探索兴趣

小学数学虽然比较简单,但是对于新学的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表现出的抽象、复杂等特点,很难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眼中成了“枯燥”“无趣”的代名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精心研读教材,运用学具引入新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获取新知的内驱力,拉近所学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丰富学习的内涵。

如在教学圆柱的侧面积时,在上新课之前,教师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了一些带有包装纸的圆柱形包装盒。新课伊始,教师手拿茶叶罐等瓶瓶罐罐走进教室,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不知道老师要千什么。老师指着茶叶罐说: “如果我要给茶叶罐的侧面裹一层包装纸,怎么知道需要多少呢?”学生们认为这个问题简单,只需要求出圆柱的侧面积便可,但引出了新的问题:圆柱的侧面是曲面,没办法直接求,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立即诱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于是教师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包装盒和剪刀,沿着圆柱的高剪一刀,看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学生们立即投入到了动手操作中,学生们发现沿着圆柱的高剪开,圆柱包装纸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它和圆柱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学生们继续进入探索中。

上述案例,教师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人手,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作为学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的欲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是鲜活的,这比教师单纯地告知、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运用学具,强化学生理解

数学有着很强的深奥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小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难以适应数学的发展需求,这就形成了矛盾。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运用学具,吸引学生融入课堂,调动多重感官融入学习,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强化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大化课堂教学效益。除此之外,在实物的观察下,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认知能力都得到有效的训练和提升,学习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有3根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基于学生的认知,让学生拿出小棒,任意抽取3根小棒围一围,看是否可以围成三角形。学生们很是兴奋,立即投入到了动手操作中。很快,学生们便发现了问题,有的学生抽取的3根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有的学生抽取的3根小棒却不可以围成三角形,这是什么原因呢?藏着什么奥秘呢?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将能围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长度和不能围成三角形的3根小棒的长度运用表格进行整理,这样便于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顺利地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上述案例,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运用学具进行操作,在操作中自然地引出问题,进而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深化了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运用学具,实现知识建构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重点倡导的学习数学的方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学发展的需求。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生于课堂,运用学具为学生搭建动手操作的平台,为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发挥指尖智慧,加快新知内化的历程,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为学生们准备了很多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新课伊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为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然后教师让学生运用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一个大的长方形。在拼好以后,再观察一下自己所拼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宽是多少厘米?运用了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所拼长方形的面积又是多少?在学生们拼好以后,教师组织学生们进行了汇报:

生1:拼的长方形长4厘米,宽3厘米,用了12个小正方形,长方形面积是12平方厘米。

生2:拼的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用了10个小正方形,长方形面积是10平方厘米。

生3:拼的长方形长6厘米,宽4厘米,用了24个小正方形,长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在学生们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显得非常自然和容易了。这样的过程既帮助学生积淀了基本的活动经验,又自然地理解了所学知识,提升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性。

总之,学具是学生学好数学、实现理解的有效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研读教材,为学生搭建动手操作的平台,发挥学具的作用,深化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手脑并用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最大化数学课堂教学效益。

猜你喜欢

利器学具突破
以低成本学具助力初中生物学教学
FASHION ICON
利用学具构造一道几何反例图形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光绘利器
围巾“出动”高Bigger抢镜利器!
Who am I?5款不可貌相的数码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