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洛书”与六经欲解时

2018-10-20李一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三阳中位阳气

李一莹,王 宁

(1.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000;2.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山东 青岛 266000)

关键字:洛书;六经欲解时; 《伤寒论》

《伤寒论》[1]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将人之 阴阳划分为六部,分称三阴三阳。六经病各有其欲解时刻,现代诸多医家[2-8]从六经欲解时进行临床发挥,收到大量有效验案。

1 六经病欲解时简述

《伤寒论》描述了六经病欲解时刻,对六经病在某个时刻容易痊愈总结了规律。如“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从经文看出,六经病欲解时,时间跨越3个时辰,对应现在约6个小时,而三阳经欲解时,时刻彼此相连,共占一日18个小时;而三阴经彼此重叠,均出现在夜间。古人有“天人相应”的思想,疾病欲解时刻必然与一日之阴阳盛衰存在密切联系。

在这里,“欲解”有2个表现。一是疾病在此时减轻或者痊愈,因此时人之阴阳得天时相助,驱邪有力,疾病向愈。二是人之正气不足,得天时相助,复与邪争,可表现为症状定时加重。二者区别在于正邪之强弱而已,亦是天人相应的具体体现。

2 六经病欲解时研究现状

经文所述,六经病各有其欲解时刻,将其归纳,可得如下表格,最后1栏取其三个时辰的中位时,也就是中间时刻点。见表1。

表1 六经病欲解时刻

2.1 以阴阳一日之消长变化解释 以陈修园[9-10]《伤寒论浅注》为代表,如:“太阳病欲解之时,大抵从巳至未上者,以巳午二时,日中而阳气降,太阳之所主也。邪欲退正欲复,得天气之助,值旺时而解矣。”此说笔者甚同。但亦有不美之解,如“盖六经解于所旺之时,而少阴独解于阳生之时,阳进则阴退,阳长则阴消,即所谓阴得阳则解也。”似有迎合经论之嫌。

2.2 从子午流注之经络气血盛衰时刻来解释 目前有诸多医家从子午流注之经络气血旺时来解释六经病欲解时,此种解释最为失当。

从表1可以看出,六经欲解时刻,均跨过3个时辰,若按五行划分,具有3个五行属性,若按子午流注,经气旺时解释,亦跨过3条经脉,其中经脉气血旺时与六经欲解时刻多有不符。

2.2.1 此六经,非彼六经 按经络气血旺时来解释,其前提条件是六经病就是十二手足经脉病。以太阳病为例,太阳经分为手足二经,其太阳病证候,《伤寒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均与足太阳膀胱经相符,而与手太阳经病不甚符合。但足太阳膀胱经旺于申时,并非“从已至未上”。因此,太阳病与太阳经病并非等同。此六经,非彼六经。

2.2.2 无形之阴阳与有形之经络 阴阳[11]按照阴阳之气多少,一分为三,称之为三阴三阳,此为无形之阴阳。而十二经络,按循行部位及阴阳气血多少,冠之以三阴三阳,乃有形之经络。前文所述,伤寒六经病的发病特点与六足经符合程度高,而与手经符合程度低。且《伤寒论》明言太阳病,而并没有说太阳经病。太阳病是人体三阳之气病,因此,一日当中太阳之气最旺之时,也就是上午9点至下午3点,得天之三阳之气相助,太阳病最易痊愈。

用陈修园先生的话来总结:“且三阴三阳,上奉天之六气,下应地之五行,中合人之脏腑,合而为一,分而为三,所该者广。今人言太阳止曰膀胱,言阳明止曰胃,言少阳止曰胆,三阴亦然,是以有传足不传手之说。不知脏腑有形者也,三阴三阳无形者也,无形可以概有形,而有形不可以概无形。”

3 洛书术数含义

从洛书术数研究[12-20]中发现,六经病欲解时刻与之有着密切联系。

洛书,见图1(插页四):古称龟书,传说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载图象。洛书与河图并称洛书河图,中华文明的源头,是中国古代的两幅神秘图案。

洛书术数结构,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也就是1,3,5,7,9为阳数,2,4,6,8为阴数。洛书是数字化的太极图,见图2(插页四),其阳(阴)数的大小,代表了阴阳的盛衰。因此,阳气初生之位(子)用1来代表,阳极位(午)用9来代表。东方(卯位)3代表阳气之升,西方(右,酉)7代表阳气之降,均用数字的大小代表了阳气的盛衰,阴数位仿此。

洛书用9个数字阐释了太极阴阳的消长变化,其各个方向以及中间之和均为定数,所呈现出一个太极圆图。也就是说,洛书用9个数字代表了一个周期的阴阳胜负消长,放在一日中就是一个昼夜的阴阳循环。

4 从洛书数理来看六经病欲解时

六经欲解时刻,按照其中位时刻,排列在洛书九宫图上,见图3(插页四)。发现其与洛书数术存在着密切关联,或许能够从中找到答案。

因六经病欲解时,多经时辰有交叉重复段,因此取其中位时,布列于洛书图上,可以看到如下规律。

4.1 三阳病 欲解时规律,从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分别对应3,7,9阳数之位,而且均按照数字大小从低到高排列。在这里应当说明,5为阳数,居于九宫之中,不在四方正位。1虽为阳数,但为阳气初生之地,此时阴盛而阳微,因此三阳病断不能解于1之位。

4.2 三阴经 亦按照三阴(太阴),二阴(少阴),一阴(厥阴)的顺序,排列在数位1,8的位置。数字1与8,但恰好是一天中阴气最盛的时间段。1虽为阳数,其表阳气初生,阳弱之时正是阴气最盛之时,因此1,8之位是一天阴气盛极之时,三阴病将此区间,再分为3部,发现三阴欲解时均是从阴气最盛开始按照太阴(三阴)、二阴(少阴),一阴(厥阴)的顺序排列。

可以看出,六经病欲解时,均按阴阳的多少有序的排列,且与阳数阴数的大小,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只不过阴阳在图中出现的部位的差异,恐与人的生理功能有关。

5 体会

5.1 六经病是六气为病,而并非六条经脉,因此就有条件和自然之阴阳进行对应。因此可循天地阴阳消长规律来判定经气之盛衰,因此有了六经病欲解时之说。六经病在阴阳而不在经络,本文中所述亦用“六经病”一说,为习惯目前主流说法。

5.2 中位时之说 并非笔者首先提出。但笔者认为,中位时应当是六经病欲解时的平均时刻。三个时辰的中间时辰也就是中位时,中位时应是六经欲解时的准确或者平均时刻。其早与晚,在与正邪的盛衰。病愈与否,无非一正邪盛衰,正盛则病愈早,反之邪气盛病愈即迟,甚或不愈。得天时相助,无非增强一分正气。因此正气强,则病愈在前一时辰,邪气强,病愈迟后一时辰,平均在中位时而已。

5.3 从人体的生理功能看六经病欲解时 而三阴病欲解时,按三阳经规律,应该出现在4,6,8之位,但却集中出现在1,8之位上,也就是将阴气盛极之时一分为三,顺序依然按三阴、二阴、一阴顺序排列。阴阳之位出现些许差异,考虑与人体生理功能有关。

阴阳图代表了阴阳往复的周期性变化,也代表了天体运动以及昼夜的阴阳消长变化,归于人体,则应结合人体生理功能来看。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中医又有“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之说,于此段相呼应。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人气有阳气之意,也就是阳病当易白天而愈。

从图中可以看出,三阴病欲解时,从图上看是夜间9点到清晨7点之间,恰是人类入睡的时刻,卧则阳入于阴,阴得阳助,且借天之阴气最盛,故而三阴病欲解时,集中出现在子时到卯时。

猜你喜欢

三阳中位阳气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大土三阳书画作品
三阳发布新款索尼E卡口85mm F1.8 ED UMC CS镜头
黄帝内经:着至教论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伤寒论》三阳三阴病证的证素辨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