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州市水利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018-10-19辛英华

水能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滨州市水利建设

【摘要】从治水理念、水网建设、防洪减灾、农村水利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 ,分析滨州市水利发展现状。从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應对极端气候、民生水利、水生态、现代水治理体制机制等方面 ,分析滨州市水利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水利建设;防洪除涝;水资源管理;水生态;滨州市

1、水利发展

1.1治水理念进一步升华

滨州市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重要治水思路,以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现代水网建设和雨洪资源利用为重点,以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坚持统筹治水、依法管水、科学用水,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人、以水定地,加快推动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局部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从注重行政推动向坚持两手发力、实施创新驱动转变,统筹解决全市水安全问题。

1.2水网建设加速推进

通过兼容并蓄、调引结合、治污防污,滨州市水质发生根本转变,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人口、经济、社会承载和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加快推进区域水网构建,先后启动实施一批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全市水网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障能力得到提升。南水北调邹平县、博兴县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开工建设,工程全部完成后可新增供水能力1.505亿m3。全面启动中型水库增容、新建水库等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已完成滨州市南海水库东库区、无棣王山水库增容项目,新建完成博兴锦秋水库、北海新区北海水库、沾化金沙水库工程,徒骇河沾化县橡胶坝蓄水工程;阳信县雾蓿洼水库、博兴水库、邹平辛集洼水库工程进展顺利。

1.3抵御水旱灾害能力显著增强

强化防洪薄弱环节建设,对全市徒骇河、德惠新河、马颊河、秦口河(勾盘河)、潮河、小清河、支脉河、预备河、孝妇河、杏花河等13条骨干河道及其支流进行治理。“十二五”期间完成列入省2008~2012年重点河道治理规划4条河道5处重点河段治理工程,完成列入国家2009~2012、2013~2015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的土马沙河、潮河、支脉河、杏花河、北支新河、秦口河、马新河等12条河道27处重点河段治理工程,完成投资3.96亿元,实施加固堤防291.85km,新建堤防36.4km,河道整治360.72km;全市河道重点河段防洪除涝能力普遍达到20年一遇防洪、5年一遇除涝标准。按照“高标准建设、市场化运作,新建与改造并重,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大力进行沿海防潮工程建设,累计加固海堤10.8km,新建海堤6.36km。

1.4农村水利建设加快推进

“十二五”期间,滨州市累计投入资金3.43亿元,解决了74.56万农村居民和学校师生饮水不安全问题,共建成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21处,农村人口规模化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90.1%,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任务。

坚持“耕地灌区化,灌区节水化,节水长效化”,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和田间高效节水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9.2亿元,实施了6处大型灌区、2处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开展了6县区多批次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完成2个规模化节水灌溉增效示范县建设,全市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16.64万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77.68万亩,“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面积160万亩,为确保滨州市粮食连续稳产增产发挥了有力地支撑和保障作用。

1.5水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

强化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划定并公布了滨州市地下水超采区、限采区和禁采区。积极推进生态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启动实施了三号支沟、土马沙河、码堡沟、胜利河、秦皇河、付家河、新月河水系、黛溪河等河道生态治理工程。2014年,滨州市被水利部确定为第二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大力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累计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1处、省级水利风景区16处。

1.6水利管理制度建设

(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入实施

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 “三条红线”控制管理,逐步形成需水管理机制;贯彻落实《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国务院460号令) ,全面完成了新版取水许可证换发工作;加强水质监测,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水文水资源监测网络;实施“封井并网、水源转换”工程;完成《滨州市黄河滩地地下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城市供水应急对策研究》《滨州市水资源管理实时监控与管理系统方案》全面推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对10余个新建项目进行了水资源论证;实施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共建设监测站点119个,监控用水企业68家。

(2)水利改革取得进展

2006年以来,根据市政府部署,市、县两级水利部门全面启动了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全市纳入改革范围的30个水管单位中,有16个为纯公益性的河道、堤防、水闸管理单位,其中市属2个(市小清河管理局、市海河管理局);有4个准公益性的水库管理单位;有10个灌区管理单位,其中市属3个。目前,除市级海河管理局、小清河管理局两个纯公益性水管单位未完成改革任务,其他单位均按规定进行了水管体制改革,并基本完成。

(3)水利法制建设得到加强

滨州市水利局以强化执法队伍、执法能力和执法机制三个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完善执法制度,实施综合执法,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有序的水事环境。

2、水利发展存在问题

2.1水资源支撑保障能力不足,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滨州市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人均当地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70m3,不到全国的1/15,属资源型缺水区域。全社会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尚未真正构建,大水漫灌、跑冒滴漏、粗放利用等水资源浪费问题还比较突出,水资源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同时水体受到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局面。据测算,在现状供水能力和用水水平下,充分考虑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到2020年,一般年份和枯水年份我市将分别缺水1.6亿、2.2亿m3。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全市追赶超越、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瓶径”制约。

2.2极端气候变化剧烈,旱涝灾害威胁程度加重

全市先后發生2010-2011年有水文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秋冬春三季连旱,2014-2015年历史罕见严重干旱,以及2011-2013年马颊河流域、2012年德惠新河流域重大涝灾等多次灾害,全市旱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75.51亿元。严重的旱涝灾害,彰显出滨州市防洪抗旱工程体系的薄弱性和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脆弱性。全市仍有800多km的河段、100多km的海岸无堤防保护,已治河段、已建海堤达标率不足50%、30%。抗旱应急水源特别是地下水储备不足,防汛抗旱应急管理能力不强。

2.3民生水利建设滞后,影响小康社会建设进程

农村供水规模化、集中化程度不高,水质处理措施不完善;工程管理薄弱,供水管道老化失修;饮水水源地缺乏保护,农业面源污染、工业废污水、农村生活垃圾及人畜粪便等依然威胁饮水水源地安全。农田水利灌排体系不健全,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率不足50%;中小型灌区普遍老化失修,多数灌排泵站带病运行;全市“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53%,农业“靠天吃饭”局面尚未根本改观。

2.4水生态退化严重,生存发展环境受到挤压

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按照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等“新五化”方针,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滨州市水生态治理任务十分繁重,中小河流断流天数增多,大量农村河道萎缩,功能衰减,水生态环境恶化。根据《山东省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报告》,全市浅层、深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分别为577.47km2、7652km2,超采量分别为1441.47万m3/a、4410.2万m3/a。

2.5现代水治理体制机制不完善,水利改革任务艰巨

水资源要素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尚未形成,城市建设、产业布局、园区开发等尚未充分考虑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要求,难以真正发挥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依法保护、促进节约、规范运作的水权水市场制度尚未建立,水价改革尚未到位。市、县水利事权交叉,社会资本进入水利工程建设、政府购买服务和水工程绩效考核机制缺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协调,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尚未建立。水利工程管理投入在水利投入中所占份额依然较少,大多数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仍未落实到位。大部分河湖及水利工程尚未开展管理保护范围划定和确权划界,管理保护要求和管理手段缺乏。水法规体系尚不够健全,水利法治的权威性和执法力度还不够强,依法治水管水体制机制尚待进一步健全。今后五年,全市深化水利改革任务将十分艰巨。

参考文献:

[1] 滨州市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

[2] 滨州市各县区提供的资料。

作者简介:辛英华(1982-),女,汉族,山东省滨州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规划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水资源管理滨州市水利建设
滨州市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开赛
最美还是夕阳红
新一代水文模拟系统的流域嵌套式强化观测方案设计
湖北省用水调查与用水定额修订
彭阳县基层水利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上下游水权交易及初始水权改革思考
水资源管理工作中的瓶颈及解决对策分析
滨州市一道中考题的探研
春天是一位染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