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2018-10-19河南省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473000申文栓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8期
关键词:胆结石胆囊出血量

河南省南阳市第三人民医院(473000)申文栓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在近年来表现出明显升高的趋势,发病原因较为复杂,与感染、胆汁停滞、饮食等存在直接性关联。本病在发病初期并无典型症状表现,病程较长,患者对病情发展重视度不高,极易出现风险较高的并发症,使治疗和治愈难度明显增强。早发现、早治疗对提高胆结石临床疗效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与革新,其已成为临床治疗胆结石的首选,其中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最为普遍。本文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法的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n=50)和治疗组(n=50)两组。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年龄20~68岁,平均(47.3±8.1)岁;病程4个月~5年,平均(2.7±0.6)年;其中多发结石21例,单发结石29例;治疗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年龄19~69岁,平均(46.2±8.0)岁;病程5个月~6年,平均(2.9±0.5)年;其中多发结石20例,单发结石30例。在一般资料对比上,两组间表现出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予以比较。

1.2 方法 治疗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操作方法:术前12h禁食,术前6h禁饮,通过B超检查对胆囊位置进行明确,选择头高脚低仰卧位,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利用气腹针进行穿刺并对CO2气腹进行创建,将腹压维持在12~14mmHg范围内。通过三孔法完成手术操作,经腹腔镜对腹腔个重要脏器进行探查,分离处理胆囊粘连位置,对胆囊三角进行解剖,分离胆囊和胆囊动脉,使用钛夹夹闭后进行直接切断处理,利用电钩切除胆囊。术后采用浓度为0.9%氯化钠注射液对腹腔进行冲洗。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操作方法:术前禁食、禁饮及探查胆囊位置等与治疗组相同。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于右上腹经右肋缘或腹直肌作手术切口,对胆囊和脏器进行隔离。充分线路胆囊和胆囊三角后,对胆囊三角进行解剖,对胆囊动脉和胆囊进行分离,采用丝线进行结扎处理后直接予以切断,使用电刀将胆囊切除,术后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冲洗。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②并发症:常见类型为肾功能不全、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腹腔感染。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统计处理得到的数据,手术相关指标以(±s)描述,对比开展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描述,对比开展x2检验,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展开比较 对照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组间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见附表1。

2.2 对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展开比较 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将其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0%进行比较,对照组显著高于治疗组,两组之间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2。

附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附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肛门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对照组(n=50) 88.07±17.03 134.59±12.08 42.51±7.16 8.53±2.40治疗组(n=50) 51.09±7.04 55.05±9.05 17.36±4.60 7.12±1.31 t 14.1898 37.2620 20.8966 3.6464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3

附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胆结石作为临床十分常见的胆道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是因为胆道系统解剖生理结构发生异常改变后导致的胆道疾病,其中最为多见的是胆固醇结石,不及时治疗或选择的治疗方法不恰当,会增加黄疸、胰腺炎、胆管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危险[2]。就目前而言,临床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治疗胆结石,前者主要包括中药治疗、滚石治疗和碎石治疗等,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发展,但对于结石直径在0.5mm以上或保守治理好无效的患者,手术治疗依然是最理想的治疗方案[3]。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传统开腹手术和微创手术两种,其中传统开腹手术已经被临床大量实践证实具有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术后恢复慢、住院时间长等缺点,临床推广使用具有限制性。而微创手术作为临床治疗该疾病的首选方案,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其优势主要体现在:①可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病灶部位进行确定;②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利用腹腔镜直视作用进行相关操作,可简化操作步骤,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③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因为此项手术是在封闭的腹腔中进行的,无需暴露各重要脏器于空气中,从而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危险[4][5]。相关文献报道[6],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疾病,可在显著缩短手术耗时的同时促使患者快速恢复健康,且其作为微创术式的代表,可确保手术切口美观性,患者接受度较高。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与相关研究学者的报道结论基本一致。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后可知,手术治疗胆结石术后常见并发症主要为切口感染、胆管受损等,而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在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各项操作,发现胆管损伤等不良情况出现时,及时进行引流,术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待无任何胆汁液体流出后予以B超检查,确定腹腔与膈下无任何积液残存时,将引流管拔除。术后合理选择和应用抗生素抗感染,及时更换辅料,以免发生术后感染等不良情况,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回归正常生活和社会[7]。

综合上述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效果确切,可显著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同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猜你喜欢

胆结石胆囊出血量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溶石汤剂治疗胆结石46例